記得小時候祖母很喜歡我,常在一起,她不識字,但說慣了的許多話語,我一聽就懂,照她的話去做了。後來上學念了多年的書,想起她的話仍耳熟能詳,但寫不出來。有些到現在仍在老奶奶口中流行,有些卻不常聽到了。可能屬於現代稱為「語言流失」的一種自然而然的世界現象。
祖母如果活著該是150歲了,她說的北京話可以算是一百多年前的北京話。有些語音還能在字典中查到,但是很少人說,甚至孩子們也聽不懂了,真可惜。例 如小時候祖母說「小二(我在家行二),把門yǎn上」。長大了在字典上發現這個yǎn原是很不常見的「揜」字,是個古漢語,同「掩」字。左邊提手、右邊把 門「合」起來,很形象。現在很少見了。祖母還常說「dí面」如何如何,這個做「當面」講的「覿」字我50歲以後,偶然在字典上發現,多年的疑團才理清楚, 「賣」加「見」讀「敵」的音,真使人難認難解。但這個音在北京附近鄉鎮還常聽說。「覿」字卻不常見,可能是這個「古漢語」在農村被保留下來了。
在北京有些人把「擱在那裡」說成「撂(liào)在那裡」,南方人就說:「放在那裡」,其實,擱、撂、放,意思差不多,北京五方雜處,說話各自習慣不同,就不去考證了。與「撂」字同一頁字典上發現了「尥蹶子」這個片語,也是常聽不常見的字,小時候北京汽車少、 馬車多。馬、驢、騾子拉車馱東西的很多,統稱「牲口」,當它們不堪重負或飢渴難忍時,常用兩條後腿跳起來反抗,人們稱這個動作為「尥(liào)蹶子」, 成了牲口的專用詞。但有時也巧妙地形容人的工作表現,如「幹不了」、「不想幹」、「負擔過重」、或「情緒不佳」等,旁觀者多少有點貶意,就用上粗放的「尥 蹶子」一詞。口頭說說,很少見行文。不過內涵卻很幽默風趣,感謝字典上居然有了。
有一次家裡來了一位客人,不是北京長大的,臨別的時候陰天要下雨,母親說:「掉點兒了。」這位客人懵懵懂懂說個「再會」就走了。回到家裡趕緊打來一個 電話,問我:「掉點兒」是我掉了什麼東西嗎?當時真不懂也沒答話就走了,對不起,我回答他:「這點兒是雨點兒從天下掉下來,與你無關!」多可笑的故事,至 今難忘。北京話有些簡練的「土話」十分可笑。例如青年人愛說「顛兒了」,表示「走了」或「離開了」。毫無「顛沛」、「顛簸」的意思,來源也考不出來。香山 寺的羅漢堂裡把濟癲和尚放在屋頂的樑上,像是「編外」的羅漢,他跳出來滑稽的樣子,我猜可能是「顛兒了」的來源吧!
本來倉頡造字時有一部分是「象形」而來,所以洋人說中國字就像「picture」(圖畫)。一點不錯,如手字的篆體就像五個指頭的手掌,兩個手把東西 一分為二,北京話稱「bāi」開,常說的歇後語「猴掰棒子」、「瞎掰」等,bāi的形象正好是「兩隻手分開來」的掰字,很好理解。比起靠拼音連綴在一起的 西方文字強多了。這就是世界稱道「東方文化」的點點滴滴。
常說而不常見的字,愈來愈少。偶然發現很高興,寫出來供大家一笑。但報上愈來愈多洋文片語,什麼WTO、QQ、IT等,老年讀者看起來有點「心慌」。正好成了「常見而不好說」的啞語了,挺彆扭!編字典時要想法子編進去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祖母如果活著該是150歲了,她說的北京話可以算是一百多年前的北京話。有些語音還能在字典中查到,但是很少人說,甚至孩子們也聽不懂了,真可惜。例 如小時候祖母說「小二(我在家行二),把門yǎn上」。長大了在字典上發現這個yǎn原是很不常見的「揜」字,是個古漢語,同「掩」字。左邊提手、右邊把 門「合」起來,很形象。現在很少見了。祖母還常說「dí面」如何如何,這個做「當面」講的「覿」字我50歲以後,偶然在字典上發現,多年的疑團才理清楚, 「賣」加「見」讀「敵」的音,真使人難認難解。但這個音在北京附近鄉鎮還常聽說。「覿」字卻不常見,可能是這個「古漢語」在農村被保留下來了。
在北京有些人把「擱在那裡」說成「撂(liào)在那裡」,南方人就說:「放在那裡」,其實,擱、撂、放,意思差不多,北京五方雜處,說話各自習慣不同,就不去考證了。與「撂」字同一頁字典上發現了「尥蹶子」這個片語,也是常聽不常見的字,小時候北京汽車少、 馬車多。馬、驢、騾子拉車馱東西的很多,統稱「牲口」,當它們不堪重負或飢渴難忍時,常用兩條後腿跳起來反抗,人們稱這個動作為「尥(liào)蹶子」, 成了牲口的專用詞。但有時也巧妙地形容人的工作表現,如「幹不了」、「不想幹」、「負擔過重」、或「情緒不佳」等,旁觀者多少有點貶意,就用上粗放的「尥 蹶子」一詞。口頭說說,很少見行文。不過內涵卻很幽默風趣,感謝字典上居然有了。
有一次家裡來了一位客人,不是北京長大的,臨別的時候陰天要下雨,母親說:「掉點兒了。」這位客人懵懵懂懂說個「再會」就走了。回到家裡趕緊打來一個 電話,問我:「掉點兒」是我掉了什麼東西嗎?當時真不懂也沒答話就走了,對不起,我回答他:「這點兒是雨點兒從天下掉下來,與你無關!」多可笑的故事,至 今難忘。北京話有些簡練的「土話」十分可笑。例如青年人愛說「顛兒了」,表示「走了」或「離開了」。毫無「顛沛」、「顛簸」的意思,來源也考不出來。香山 寺的羅漢堂裡把濟癲和尚放在屋頂的樑上,像是「編外」的羅漢,他跳出來滑稽的樣子,我猜可能是「顛兒了」的來源吧!
本來倉頡造字時有一部分是「象形」而來,所以洋人說中國字就像「picture」(圖畫)。一點不錯,如手字的篆體就像五個指頭的手掌,兩個手把東西 一分為二,北京話稱「bāi」開,常說的歇後語「猴掰棒子」、「瞎掰」等,bāi的形象正好是「兩隻手分開來」的掰字,很好理解。比起靠拼音連綴在一起的 西方文字強多了。這就是世界稱道「東方文化」的點點滴滴。
常說而不常見的字,愈來愈少。偶然發現很高興,寫出來供大家一笑。但報上愈來愈多洋文片語,什麼WTO、QQ、IT等,老年讀者看起來有點「心慌」。正好成了「常見而不好說」的啞語了,挺彆扭!編字典時要想法子編進去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常聽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