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常听说却不常见的字

 2007-09-28 23:2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记得小时候祖母很喜欢我,常在一起,她不识字,但说惯了的许多话语,我一听就懂,照她的话去做了。后来上学念了多年的书,想起她的话仍耳熟能详,但写不出来。有些到现在仍在老奶奶口中流行,有些却不常听到了。可能属于现代称为“语言流失”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世界现象。

  祖母如果活着该是150岁了,她说的北京话可以算是一百多年前的北京话。有些语音还能在字典中查到,但是很少人说,甚至孩子们也听不懂了,真可惜。例 如小时候祖母说“小二(我在家行二),把门yǎn上”。长大了在字典上发现这个yǎn原是很不常见的“揜”字,是个古汉语,同“掩”字。左边提手、右边把 门“合”起来,很形象。现在很少见了。祖母还常说“dí面”如何如何,这个做“当面”讲的“觌”字我50岁以后,偶然在字典上发现,多年的疑团才理清楚, “卖”加“见”读“敌”的音,真使人难认难解。但这个音在北京附近乡镇还常听说。“觌”字却不常见,可能是这个“古汉语”在农村被保留下来了。

  在北京有些人把“搁在那里”说成“撂(liào)在那里”,南方人就说:“放在那里”,其实,搁、撂、放,意思差不多,北京五方杂处,说话各自习惯不同,就不去考证了。与“撂”字同一页字典上发现了“尥蹶子”这个词组,也是常听不常见的字,小时候北京汽车少、 马车多。马、驴、骡子拉车驮东西的很多,统称“牲口”,当它们不堪重负或饥渴难忍时,常用两条后腿跳起来反抗,人们称这个动作为“尥(liào)蹶子”, 成了牲口的专用词。但有时也巧妙地形容人的工作表现,如“干不了”、“不想干”、“负担过重”、或“情绪不佳”等,旁观者多少有点贬意,就用上粗放的“尥 蹶子”一词。口头说说,很少见行文。不过内涵却很幽默风趣,感谢字典上居然有了。

  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不是北京长大的,临别的时候阴天要下雨,母亲说:“掉点儿了。”这位客人懵懵懂懂说个“再会”就走了。回到家里赶紧打来一个 电话,问我:“掉点儿”是我掉了什么东西吗?当时真不懂也没答话就走了,对不起,我回答他:“这点儿是雨点儿从天下掉下来,与你无关!”多可笑的故事,至 今难忘。北京话有些简练的“土话”十分可笑。例如青年人爱说“颠儿了”,表示“走了”或“离开了”。毫无“颠沛”、“颠簸”的意思,来源也考不出来。香山 寺的罗汉堂里把济癫和尚放在屋顶的梁上,像是“编外”的罗汉,他跳出来滑稽的样子,我猜可能是“颠儿了”的来源吧!

  本来仓颉造字时有一部分是“象形”而来,所以洋人说中国字就像“picture”(图画)。一点不错,如手字的篆体就像五个指头的手掌,两个手把东西 一分为二,北京话称“bāi”开,常说的歇后语“猴掰棒子”、“瞎掰”等,bāi的形象正好是“两只手分开来”的掰字,很好理解。比起靠拼音连缀在一起的 西方文字强多了。这就是世界称道“东方文化”的点点滴滴。

  常说而不常见的字,愈来愈少。偶然发现很高兴,写出来供大家一笑。但报上愈来愈多洋文词组,什么WTO、QQ、IT等,老年读者看起来有点“心慌”。正好成了“常见而不好说”的哑语了,挺别扭!编字典时要想法子编进去了。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