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暫停的藝術 讓身心放輕鬆

隨著身心醫學的蓬勃發展,大家對「壓力」的認識日益增加,有關「紓壓」、「放鬆」的種種方式也逐漸受到重視。然而你或許不知道,「放鬆」並不見得需要很深奧、很複雜的方式,有時「太過頭」,反而會是壓力的來源!

●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時間放鬆

診間中,常聽到病患抱怨的一席話:「之前的醫師說,我的壓力太大、不會放鬆,要我找時間去運動、郊遊、培養興趣。我當然也知道!但就是太忙了∼上班累得要命、下班還要帶小孩、整理家務,連休息時間都不夠了,哪有時間放鬆?」

但是我常會向他們建議,「隨時隨地都可以放鬆,也都應該放鬆」。工作一天下來,其實壓力程度大小,並不見得與工作量相關,癥結反而在於「持續」保持一定狀態。

最簡單的紓壓方法就是「盡量減少壓力累積」,光是強迫自己至少每一、兩個鐘頭就離開座位、稍微改變一下眼前所看的景象、稍微想些不一樣的事情,習慣之後,身體和腦子才能體會「Time Out(暫停)」的藝術,也才能學會如何放鬆。

●沒有什麼特別興趣可以放鬆自己

這也是常見的一個錯誤觀念,要特別提醒大家:「沒有什麼興趣是天生的!」就以王建民熱潮來說好了,除了男性以外,連原本對職業運動較沒興趣的女性而言,也大舉加入瘋狂看球、欣賞球星英姿的行列。其中應該有不少人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竟然會為了看球賽熬夜、為了收集王建民悠遊卡而搶購吧?這正說明瞭興趣是「接觸」而來的。唯有先給自己機會去認識、嘗試一件事,才有機會去喜歡上它。

所以每當有病患抱怨自己沒什麼興趣時,我常會反問他:有沒有到河濱腳踏車道騎過車?有沒有爬過陽明山?有沒有學過畫畫或拼布?有沒有收集過可愛的小東西?…。無非就是希望鼓勵他們去培養興趣。
本文留言

作者賴仕涵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