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專家證實,位於安徽省固鎮縣濠城鎮的垓下遺址屬秦漢時期古戰場,還曾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址,而當年西楚霸王項羽退守至垓下,並在城址進行二次修筑後,利用它「踞城而戰」。
新華社報導,垓下是秦末漢初的軍事重鎮。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漢相爭決戰於垓下,漢勝楚敗,劉邦擊毀雄霸一時的項羽西楚政權,建立起西漢王朝,同時留下「霸王別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歷史故事。
考古人員發現,在垓下遺址之下,還有一層龍山時期城垣,下層整體城垣由牆體、內護坡及墊土構成,內緩外陡,夯層不明顯,推測為堆筑。城內還發現兩處新石器時代紅燒土遺蹟,推測為當時房屋基址。
專家表示,此次考古研究證實,垓下遺址在大汶口文化晚期是有人居住的聚落遺址,發展至龍山文化時期即距今約四千六百年至四千三百年,進入第一個鼎盛時期,成為區域文化的中心。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楊立新說,推斷當年項羽退守至垓下,就是利用原有的早期城址進行二次修筑,加上優越的地理條件與劉邦相抗衡。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今年一月至六月對垓下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揭露面積約六百平方公尺。
專家探勘顯示,垓下城垣地下及基礎部分保存較完整,結構清晰,城址為圓角長方形,城內面積約十五萬平方公尺,包括護城河,城址面積近二十萬平方公尺。考古人員還發現秦漢時期的道路、排水溝、夯土基址、陶窯、水井以及灰坑等遺蹟。
楊立新認為,此次出土的銅箭鏃、鐵箭鏃、楚蟻鼻錢等文化遺物符合秦漢時期特點,並佐證垓下之戰為歷史事實。 来源:
新華社報導,垓下是秦末漢初的軍事重鎮。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漢相爭決戰於垓下,漢勝楚敗,劉邦擊毀雄霸一時的項羽西楚政權,建立起西漢王朝,同時留下「霸王別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歷史故事。
考古人員發現,在垓下遺址之下,還有一層龍山時期城垣,下層整體城垣由牆體、內護坡及墊土構成,內緩外陡,夯層不明顯,推測為堆筑。城內還發現兩處新石器時代紅燒土遺蹟,推測為當時房屋基址。
專家表示,此次考古研究證實,垓下遺址在大汶口文化晚期是有人居住的聚落遺址,發展至龍山文化時期即距今約四千六百年至四千三百年,進入第一個鼎盛時期,成為區域文化的中心。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楊立新說,推斷當年項羽退守至垓下,就是利用原有的早期城址進行二次修筑,加上優越的地理條件與劉邦相抗衡。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今年一月至六月對垓下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揭露面積約六百平方公尺。
專家探勘顯示,垓下城垣地下及基礎部分保存較完整,結構清晰,城址為圓角長方形,城內面積約十五萬平方公尺,包括護城河,城址面積近二十萬平方公尺。考古人員還發現秦漢時期的道路、排水溝、夯土基址、陶窯、水井以及灰坑等遺蹟。
楊立新認為,此次出土的銅箭鏃、鐵箭鏃、楚蟻鼻錢等文化遺物符合秦漢時期特點,並佐證垓下之戰為歷史事實。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楚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