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專欄】亞里士多德並非唯物主義者

亞里士多德並非唯物主義者,而是神智潛在的理性智慧集大成的公民哲。

亞里士多德綜合了當時的所有科學知識,這句話很溫和。實際上老亞當時是對他的所有公民哲前輩的哲學及所含的科學都在述評中批判地「判刑」了,這做法在他看來是「恢宏大度的人」必然要做的。說老亞心目中認為他就是哲學的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把柏拉圖當克羅諾斯和把眾多公民哲前輩都要納入他的麾下,他真的就是這樣的。但亞里士多德並非馬列哲學史所謂集大成的唯物主義者。整個希臘羅馬思想史上,有的只是歷史性地安排好了的理性智慧和神性智慧競爭式地推進人的智慧的進程,沒有一個共產黨政治頭腦裡設定的唯物主義者。

所謂唯物主義者,用亞氏邏輯的定義可謂「認定萬物歸根結底是物質的人」。可細看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他承襲「水、火、土、氣」四元素的思想之後,將萬物產生最終歸結到超感官、超地球物質的「純形式」和神。如果這是唯物主義,那柏拉圖也是了。須要指出的是,亞里士多德雖非唯物主義者,卻也不折不扣地是一位叛逆的離經者——在「恢宏大度的人」的名義上「修理」過所有公民哲前輩的思想。不過,亞里士多德離經不叛道。正如羅素所說,他的形而上學,「是被常識感所沖淡了的柏拉圖……是用一種新的詞彙在闡明著柏拉圖主義。」

  柏拉圖師承蘇格拉底,一直使用對話辯論的辯證法傳播他在《大西國》、《理念論》、《理想國》等作品裡闡述的講道德、愛國家、敬神靈的和諧社會的思想學說。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倫理學》、《政治學》、《物理學》、《論天》等書,從沒背離過柏拉圖主義「敬神,愛國,講道」的和諧社會的道,而且是大講特講,只是不用老師柏拉圖的辯證法方式和「哲學王」、「理念」、「囚徒」、「回憶」等詞語講,而用演繹邏輯的新方法和「形式與質料」、「目的因」、「動力因」、「不動的推動者」等新詞語,開物理、天文、生物等新學科終其一生地講,直到逃離雅典。

在亞里士多德的觀念裡,萬物是各種感性的質料因為某種目的而被賦予形式,像橡子長成橡樹一樣,由小到大的由潛在的物質演變成為現實的物質。這自身具有目的或就是目的並具有動力的(純)形式,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地存在,這不就是換了詞語的理念嗎?由此可知,亞里士多德離開柏拉圖學園,雖然不再讀理念論的經,而且還很細緻地批判,但是他實際上還在宣講理念論蘊藏的神道。

亞里士多德從小就被教導要把日月看作是神,當天體不被看作是神的時候,腦子裡神的觀念還牢著呢。因此當他認為最初不動的、以太元素構成的天體是被不動者推動著作圓運動的,這位推動天體的永恆的不動者——第一推動者——就自然地被他稱為「神」了。他認為,月亮以下的東西都是有生有滅的,以上的一切東西都是不生不滅的;大地是球形的,位於宇宙的中心;由土、水、氣、火四種元素構成的地上物體的自然運動是直線運動,由第五種元素(以太)構成的天體的自然運動則是圓運動;天體是一層層作圓運動的,各層天都是完美的球形,所有天體都圍繞著地球在轉動著。亞里士多德的這些天文觀念後來被基督教完整地繼承著,直到哥白尼、開普勒和伽利略被歷史安排著以日心說挑戰亞里士多德到17世紀以後,還堅守了很久(至今還沒完全放棄)。現代科學——工業技術——實證主義學者,例如羅素們,將亞里士多德的天文觀當作原始人崇拜日月星辰的一種產物,宣告由亞里士多德而托勒密的天文學過時了,恐怕還是獨斷。

亞·托天文學是基於對於神和善的信仰而創建起來的,理智而神智地看,是由人類各部族的神話奠基的,像種子一樣種植在地球人類的心靈深處,這才可能有如此整齊劃一的思想認識。這是什麼?就是道家所說的道,佛家所說的法。亞里士多德雖以教授的姿態出現,離開老師柏拉圖的數學理念學院另外開辦了形而上學統領和以邏輯學為統一的學科思維方法的綜合大學,把古代所有的認識都知識化了,所有的知識都學科式地系統化了,一切都按照歷史的安排在做,並沒有叛道和逆法。所以他的邏輯學和天文學才能夠一直主導基督教文化1500年以上。
本文留言

作者唐子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