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忌大量飲水

盛夏高溫季節,中暑病人也有所增加。針對一些人認識誤區,專家提醒說,人體缺水會誘發中暑,但中暑後大量補水有害無益。
 
當環境溫度超過98℉(36.7℃)時,人體熱量散發途徑由傳導、對流、輻射、蒸發四種形式變為只有蒸發散熱一種形式,此時出汗明顯增加來維持散熱,通過代償仍然不能把熱量散發出去就會引起中暑。中暑後除及時採取治療外,飲食上也必須注意。

首先忌大量飲水,應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造成體溫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促使熱痙攣的發生。同時,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者大多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嚴重者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在高溫環境一旦有人出現高熱104℉(40℃)度以上、頭暈頭疼、噁心嘔吐、精神狀態改變、意識障礙、抽搐、心動過速、呼吸急促等中暑表現時,應迅速將其轉移至陰涼地方、有冷氣的室內或車內,用濕毛巾擦身,並迅速送到醫院診治。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