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海外華人子女:從香蕉人到芒果人

 2007-08-09 23:0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何謂「香蕉人」?「香蕉人」(American-born Chinese),最初意指出生在美國的華人。現在,這個概念的範圍已不再限於美國,而擴及整個海外,泛指海外華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上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對外交流的密切,「香蕉人」現象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如今,十年彈指一揮,對於我們,「香蕉人」是否陌生依然?

  這其中,「黃皮其外、白瓤其內」、「黃皮白心」、「夾縫中的人」、「中文盲」、「邊緣化」,是描述「香蕉人」時使用頻率最多的詞彙。

  這些詞彙將「香蕉人」劃分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面對中西文化的抉擇,他們該何去何從?

  「香蕉人」遇到的第一道關卡就是他們的父母,由於基本上已完全西化,所以他們難以認同父輩們傳統的中式思維方式。於是,雙方的矛盾不可避免。

  媽媽,為什麼你不走進我的世界?

  「親愛的媽媽,我丟兩個問題給你接招:第一,請問為什麼我們的‘品位’如此不同?是因為我們分屬不同的時代還是因為我們成長於不同的文化?第二個問題比較關鍵,就是,老媽,你為什麼不去瞭解我的時代或者文化的品位世界呢?……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路、我的世界呢?……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

  「親愛的安德烈,你的母親出生的1952年……一貧如洗……貧窮使得我缺少對於物質的敏感和賞玩能力,但是卻加深了我對於弱者的理解和同情,可能也使我更加勇敢……你能回答這個問題嗎:如果這太好的環境賦予了你美感和品位,那麼它剝奪了你一些什麼?你這一代,是否其實有另一種的‘貧窮’?」

  這是作家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通信。安德烈在德國接受教育,穿Polo襯衫,聽HipHop和R&B音樂的他,很享受目前所能享受到的物質生活,並且十分不能理解父母這一輩持有的「品位」。在他看來,父母的品位是老舊而落伍的,他甚至斷言他的母親已經是一個被「定型而不自知的人」。

  事實上,這也是絕大多數「香蕉人」和他們的父母都會有的爭論。

  美國華盛頓的石東華先生,為了給女兒補補中華文化這一課,在女兒石珊大學畢業那年,特意帶她回國遊覽名勝古蹟,誰知女兒除了對美食和美景感興趣以外,對其它的一切都很排斥。石先生感到很是困惑。

  「德國是我的出生地,德語是我的母語,我從小在德國文化下長大,你非讓我說自己是個中國人,我肯定說,關鍵是我的內心會說——我不是。」喻利雅,德籍華人,17歲時就奪得德國2003園藝世博會命題徵文大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與父母的文化衝突日增,「她從來不看中國電視,看的都是美聯社、綜合外電消息的報導。」母親這樣形容女兒。

  一方面,「香蕉人」在學校接受的是完全西方的教育,他們的思維方式可以說已經和西方人全無二致,西方世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是他們為人處事的基礎,而這顯然是其父母——擁有中式傳統思維方式的第一代移民所不能接受的。「香蕉人」看不慣父母謹小慎微的行事作風,父輩們也搞不懂子女張揚外露的價值選擇。

  另一方面,對中華文化的認可程度是「香蕉人」與其父母爭論的又一焦點。作為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中西兼備,然而,在說英語、看美劇的大環境下成長的「香蕉人」,脫離了祖籍國的文化氛圍,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

  於是,一個家庭,兩代人,兩種思維方式,矛盾在所難免。

  黑頭髮、黃皮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漢字卻不識得幾個。中國人會對他們說:「你是中國人?那你怎麼不會說漢語?」外國人會對他們說:「你是中國人?你的英語怎麼說這麼好?」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