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曾國藩幕僚準確預言滿清50年內滅亡

 2007-08-06 22: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現在天下統一已經很久了,勢必會漸漸分裂,不過由於皇上一直很有權威,而且中央政府沒有先爛掉,所以現在不會出現分崩離析的局面。但據他估計,今後的大禍是中央政府會先垮臺,然後出現各自為政、割據分裂的局面;他進一步判斷,大概不出五十年就會發生這種災禍。
時已晚清。

如果不是曾國藩回鄉組織湘軍拚死鎮壓太平軍,不是他開啟引進西方「堅船利炮」的洋務運動,晚清不可能出現所謂的「同治中興」,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壽終正寢了。然而,儘管曾國藩對清王朝忠心耿耿,但與機要幕客趙烈文的一次小小論辯,看得出他開始憂慮清王朝究竟還能支撐多久、其壽命到底還有多長。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曆1867年7月21日,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與趙烈文聊天時憂心忡忡地對趙說:

京中來人云:「都門氣象甚惡,明火執仗之案時出......民窮財盡,恐有異變,奈何?」

趙烈文回答說:

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若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就是說,現在天下統一已經很久了,勢必會漸漸分裂,不過由於皇上一直很有權威,而且中央政府沒有先爛掉,所以現在不會出現分崩離析的局面。但據他估計,今後的大禍是中央政府會先垮臺,然後出現各自為政、割據分裂的局面;他進一步判斷,大概不出五十年就會發生這種災禍。

趙烈文真的是富有洞見,不僅對歷史大勢看得透徹,而且作為一個遠離權力中心、根本無法近觀恭親王、慈禧的幕客,對此二人的判斷卻準確異常,以後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恭親王確是朝廷中少有的開明權貴,晚清的一些革新措施大都與他有關,因此當時有視野開闊、思想開明之譽;但1898年維新運動興起時,他卻堅決反對,證明趙在1867年對他作的僅「小智耳」的論斷不虛。慈禧確實「威斷」,但大清王朝以後不斷為其「威斷」所蔽所誤已是眾所周知,無須再贅。趙的眼光,確實老辣。

不過,曾對趙的論斷仍無法或不願完全相信,總感到清王朝還有一線生機;尤其是不久之後,朝廷下諭,依總理衙門奏請,令督、撫、將軍對外交問題開誠佈公暢所欲言時,曾國藩興奮異常,認為這是當政者將振衰起弊之兆,清王朝振興有望,最起碼可以像東晉、南宋那樣長期偏安。

同治七年七月下旬(1868年9月中旬),曾國藩被任命為直隸總督。此時,曾國藩第一次見到慈禧太后、同治帝、恭親王及文祥、寶鋆等高官,並在幾天之內四次受到慈禧太后的召見。直隸總督的職位不僅使他能近距離觀察清王朝的最高層領導,而且使他能對形勢有更多瞭解。這時他才知道,國家的頹敗遠遠超過自己原來的預料,而朝中根本沒有可以力挽狂瀾之人。同治八年五月二十八日(1869年7月7日)晚上,曾國藩對剛剛來到保定直隸總督府的趙烈文坦承自己對時局、朝政的失望,對清王朝最高統治者的人品、見識、能力、優點與弱點逐一分析點評了一番,分析點評的結果是他們皆非能擔當王朝中興重任之人。曾國藩不禁哀嘆清王朝的未來「甚可憂耳」。這種局面,正是一個衰朽政權用人制度「逆淘汰」的結果,但反過來,這種「逆淘汰」又會加速這個政權的衰敗。最終,他不得不同意趙烈文兩年前的論斷:清王朝已經病入膏肓,難以救藥。

歷史驚人準確地應驗了趙烈文的預言,清王朝終於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趙1867年預言它不出五十年就垮臺正好44年;而且,接踵而來的也是趙所預言的「方州無主,人自為政」即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當然,曾、趙已分別於1872和1894年去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