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敵匱乏只是原因之一,將濕地變成林地,圍湖造田,上游大壩導致洞庭湖來水減少等等,共同造成了今年鼠災的異常猖獗。望著散放在堂屋中央的一堆稻穀,張新良表情木然。稻穀還沒有曬乾,散發著潮氣,與老屋的霉氣混在一起,讓人有種濕痒的感覺。
稻穀大約有一千來斤。「這是我們家的所有收成。」張新良告訴記者,「按照往年的產量,最少應該有四五千斤的收成。」張家共有四口人,從村裡分到四畝田,又自己開了七八畝荒,而其中的一半,今年種了稻穀。「都被老鼠給毀了。」張新良說。張新良所說的老鼠,是在附近洞庭湖區生長的東方田鼠。
今年6月中下旬,由於長江上游開閘泄洪,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漲,淹沒了原來裸露的大片湖洲、湖灘,棲息於此的東方田鼠開始成群內遷,它們爬過堤岸,湧入附近的農田,瘋狂啃噬莊稼,四處打洞,使洞庭湖沿岸的湖南嶽陽、益陽兩市遭遇2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鼠災,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未能倖免。而張新良所在的岳陽縣鹿角鎮濱湖村,在這場鼠災中受害最為嚴重。
除了6畝水稻,張新良家還種了3畝花生,一畝西瓜,其餘的是玉米。「水稻不是最嚴重的」,張新良告訴記者:「花生和西瓜幾乎絕收。」在張家的花生地裡,記者看到了滿地的殘枝敗葉和稀疏兀立的少數秧苗,鼠洞在田裡縱橫交錯,一平方米內就有四到五個,老鼠的爬痕到處都是,不時還有受驚的老鼠倉皇跑過。有些看起來並無異樣的花生秧苗,拔下來看時,根部卻已是光禿禿的一片,而在秧苗旁邊,洞穴遍地都是,「老鼠在根旁挖個洞,把花生籽全給吃掉了。」
棲息在洞庭湖區400多萬畝湖洲中的約20億只東方田鼠,隨著水位上漲部分內遷
「因為去年花生價錢很高,今年擴大了種植面積。」濱湖村村支書徐紅兵告訴記者,全村今年的花生種植面積達到600來畝。而在旁邊的一畝西瓜地裡,種了兩季西瓜,地東頭的晚西瓜秧苗青青,果實尚小,地西頭的早西瓜則秧苗已殘,果實寥寥,只能零星地看見幾個小西瓜,有的表面已被打出了洞,瓜瓤已空。「熟的西瓜都被咬完了,就剩下這些沒熟的。」濱湖村村長陶小紅說。
走在泥濘的田間細埂上,不時能看到枯死的水稻。陶小紅說,在水稻還沒成熟時,老鼠喜歡咬水稻距離根部20厘米處的莖稈,到水稻成熟時,就吃掉稻穗。由於早稻減產,「有三分之一的農戶晚稻插秧遇到困難。」村支書徐紅兵說。除了花生、西瓜、水稻外,玉米、紅薯及蔬菜等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受損程度相對較輕,從表面上看上去,地裡還是一片蔥鬱。「這是因為它們還沒有成熟,」陶小紅告訴記者,在花生、西瓜、水稻等東西吃完後,老鼠就會轉向其他的農作物。
事實上,記者看到,在有些一兩米見高的玉米株上,玉米棒已經空空如也,籽實已被啃個精光,有些纏在架上的豆角也已被掏空,只剩下乾癟的外皮隨風飄搖。根據村支書徐紅兵的測算,濱湖村這次鼠災共損失花生600畝、水稻320畝、紅薯200多畝、西瓜100多畝、蔬菜100多畝、玉米200畝,實際經濟損失約 110萬元左右。在濱湖村的田間小路邊、草叢中,不時能看到老鼠的屍體,在前些天的高溫烘烤下,有的已經成為「乾屍」。
「那個場面有點嚇人,」陶小紅回憶老鼠肆虐時的場景:「6月24日左右最為嚴重,一撥接著一撥,一畝地有二三百隻老鼠,黑壓壓地四處亂竄,見什麼啃什麼,吱吱亂叫,叫人心慌。」「3畝花生一夜之間就沒了。」一位村民將老鼠進田形容為「鬼子進村」,「擋都擋不住」。為了將老鼠趕出田間,濱湖村採取了化學滅鼠與人工打鼠相結合的辦法,村裡購買了20斤「敵鼠鈉鹽」粉末和300斤「鼠剋星」。「將這些鼠藥和上大米、玉米等糧食,撒到莊稼上、路邊、草叢裡,老鼠吃了就難免一死。」
同時,全村動員了30% ∼40%的勞動力,「大家拿起鏟子、鋤頭、木棍、蛇皮袋等一切可用的器物,奔赴田間地頭。」一場人鼠大戰在洞庭湖畔的鄉間田陌展開。「那個架勢有點像以前搞運動,」陶小紅對20天前的滅鼠場面記憶猶新。刀光棍影下,老鼠敗下陣來。村民們收穫頗豐,一位村民一天就打死380隻老鼠,按一隻一角的價格賣給政府,換了38塊錢。截至7月初,「80%的老鼠差不多都被毒死或者打死了。」陶小紅說。
洞庭湖鼠患並非始於今年。「小時候就見到這麼多老鼠,」湖南省農業廳廳長程海波在談到此次鼠災時說,「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根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和湖南省植保植檢站專家多年跟蹤監測和研究發現,洞庭湖區鼠災從上世紀70年代末暴發以來,幾乎沒有間斷,並且愈演愈烈。1979年,北洲子農場暴發鼠災,農作物損失9.8萬元,524人患鉤體病,214人住院;
1985 年,岳陽市的4個縣發生鼠災,損失稻穀203萬公斤、花生3000公斤、棉花20噸;1993年,鼠災引起鉤端螺旋體病流行;1995年,茶盤洲農場28 公里大堤全面進鼠,進入垸內的田鼠造成各種農作物直接損失400萬元;1994∼1996年,東方田鼠嚴重危害農林、蘆葦,並引發鉤端螺旋體病與流行性出血熱,全洞庭湖區直接經濟損失年均逾1億元;1998年,洞庭湖流域發生洪澇災害後,引發較大的鼠災;2003年,湘江長沙段首次暴發鼠災;
2005 年5月,洞庭湖區鼠災再次暴發,僅對益陽市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1000萬元。垸內目測鼠量為每畝300∼500只,多的達1000只。「鼠災基本年年都有,」濱湖村村支書徐紅兵告訴記者,「1995年、1996年、1998年都很嚴重,但都不如今年損失慘重。」長江上游泄洪是引發這次鼠災的導火索。上游的來水迅速提升了洞庭湖水位,使得原本裸露的大面積湖州、湖灘被淹沒,棲息其上的東方田鼠被迫長途涉水游往岸邊。湖南省官方公布的監測數據稱,從6月 20日開始,洞庭湖水位平均每天以0.5米的速度上漲,到了6月24日,岳陽外湖水位已經達到29米多。而據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的結論,當岳陽外湖水位高出27.5米時,東方田鼠就會大規模遷移。
在上游來水較少、水位偏低的時候,東方田鼠就棲息在洞庭湖區廣袤的湖州、湖灘上,洲灘內茂盛的蘆葦、蘺蒿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食源。「近兩年,長江上游來水減少,加上本地持續乾旱,洞庭湖水位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使越來越多的湖灘長時間裸露在外,為東方田鼠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空間與時間。」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鄧學建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
「往年汛期,隨著上游來水增多,洞庭湖水位提升,總能淹死很大一部分老鼠,這有利於抑制老鼠的過度繁殖,是一個有效的平衡機制。」湖南省植保植檢站站長劉年喜說。而在去年,汛期水位提升不多,這個平衡機制失靈,老鼠群體在基數龐大的基礎上迅速繁殖成災。而據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波透露,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對東方田鼠每年能產4胎左右,每胎的數量為4∼11只。「如果是生活在湖灘,它們還會繁殖得更多。」
而據湖南省農業廳廳長程海波的推算,「每對老鼠一年的後代總量最高可達2000只以上。」在這次鼠災發生之前的6月14日,岳陽市植保植檢站工作人員對洞庭湖灘東方田鼠的分布密度進行了調查,發現200平方米內至少有5只。以這個密度推算,整個洞庭湖的洲灘上約有20億只東方田鼠。「洞庭湖生態環境已經遭到破壞,鼠災敲響了警鐘。」世界自然基金會湖南辦事處項目官員趙建國向記者表示,「天敵的減少、圍堰的增多、濕地的變異已經使洞庭湖區的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按照生態演化的規律,一種動物數量增長,相應地會帶來其天敵數量的增長,除非是原始的生態遭到了破壞。」世界自然基金會湖南辦事處項目官員張琛表示:「洞庭湖中的蛇就是個鮮活的例子。」濱湖村村支書徐紅兵在回答記者有關老鼠肆虐原因的提問時,將包括蛇類等天敵的減少與上游來水減少和天氣乾旱並列為三大因素,專門提及。但對當地人是否捕蛇,他未置可否。記者從一些村民處瞭解到,確實有一些當地人捕蛇,不是自己吃,「因為肉少,不好吃」,而是賣到長沙去,有的還拿到廣東去賣,「能賣個好價錢」。
與長沙市民聊起吃的,很多人會提及「口味蛇」,「吃蛇已經有很多年了」。湖南毗鄰廣東,在飲食習慣上也「蕭規曹隨」,喜歡各種野味。在長沙西長街水產市場,商家的蛇籠沿路依次排開,每個蛇籠都有少則七八條多則十幾條的各種活蛇。在不到50米的範圍內,竟有10多家店舖賣蛇。記者從一位市場工作人員處瞭解到,該市場一天的活蛇銷量可達 3噸左右。
據湖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統計,長沙市每天大概消費1萬公斤蛇。這些蛇中至少有3成是野生。一種吃貓頭鷹可治偏頭痛的當地傳說,讓老鼠的另一天敵貓頭鷹也難逃被大量捕殺的厄運。據專家介紹,每條蛇一年可吃老鼠近400只,一隻貓頭鷹一晚上的食鼠量就達4只。「當蛇與貓頭鷹被大規模捕殺後,正常的生物鏈不復存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湖南辦事處項目官員張琛說。
生態環境的破壞還有更多的表現。「灘洲上的楊樹林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可能比鼠害還嚴重。」趙建國向記者表示。「洞庭湖水位的高低,不僅取決於上游來水和天然降水,還取決於自身能否很好地涵養水源。」趙建國說,每種植一棵楊樹,都要挖坑、排水,原本的濕地水源大量流失,有的灘洲承包者甚至用水泥樁將大片水面圍起來,排水種楊。岳陽市東洞庭湖水域團洲、北湖等地,楊樹已向湖深處「挺進」1200米以上。「洞庭湖濕地正一步步轉變成洞庭湖森林。」
湖南省林業廳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洞庭湖區的楊樹在近三年的種植面積增加了近三倍。到目前為止,洞庭湖區成片的楊樹林達到100多萬畝,加上當地農民的自發種植,湖區共有楊樹林近300萬畝。這些樹絕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義大利楊和美國黑楊。它們的生長速度很快,5到6年即可成材。「種樹肥了一些人,卻害了生態環境,這個債遲早是要還的。」
趙建國還提示,「圍湖造田」「筑堤滅螺」等人為割裂洞庭湖水域的行為,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樣不容小覷。當天然湖泊被分割成塊後,原有的連貫水流被堤堰阻擋,對老鼠的殺傷力明顯減弱,靠汛期來水淹死部分老鼠以維護生態平衡的功能部分失靈。並且,這些不緊不慢進水的堤堰,使瘀積的泥沙得不到湍急水流的沖刷,逐漸沉積,為沼澤植被的生長提供了條件,使原本的水域演變成新的湖州。
同樣是遭受東方田鼠瘋狂侵襲,益陽市和岳陽市的損失情況卻大相逕庭。益陽大通湖區是最早爆出鼠災的地方,媒體上有關「人鼠大戰」的報導也大多出自這裡。但有一個報導的細節值得玩味,在報導大通湖區時,多是描述「滅鼠戰果」,一個被用濫了的數字是「從6月21日∼24日,全區共捕殺90多噸老鼠,約225萬隻」。而有關岳陽鼠災的報導內容則多為損失的情況,「濱湖村六百畝花生絕收」,「一個村的損失就達110萬元」等。
滅鼠的場地和方式也不同,大通湖區集中在岸堤、碼頭附近,人力是主要的滅鼠方式,老人、小孩也都投入了戰鬥;濱湖村滅鼠則集在田地裡,起主導作用的是毒藥,人力則在其次。這種差異源於一樣東西:防鼠牆。大通湖區的防鼠牆工程修建的比較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已著手修建,由於政府財力非常有限,大部分資金都是由農民自己籌集的。11公里的防鼠牆工程持續了近十年,到1993年底才全部建成,工程共花費了300多萬元。儘管今年老鼠遍地,但由於有防鼠牆「一夫當關」,大通湖區的農作物並沒有遭受很大的損害。
岳陽市的情況卻差強人意。去年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該市除岳陽樓區外,其他縣市的防鼠設施缺口達到595公里,實際僅建設268.3公里。汨羅市尚無1米防鼠設施,缺口達到107.6公里。「就是吃了沒有防鼠牆的虧!」鹿角鎮副鎮長王鵬這樣向記者表示。鹿角鎮靠近洞庭湖沿岸的區域大約有40公里,此次至少損失600萬元。
在岳陽縣農業局,記者看到一份督促各鄉鎮建設防鼠牆的文件,但該文件同時表示,各鄉鎮財政資金短缺是造成防鼠牆建設不力的重要原因。「修建防鼠牆需要600多萬元的投入,而我們一年的財政收入才幾百萬元。」王鵬副鎮長說。7月13日,岳陽縣農業局陳副局長要去一趟省農業廳,匯報該縣鼠災情況,但更主要的,是要爭取資金支持。在要呈給農業廳的報告裡,陳副局長寫道:「縣、鄉、村財政困難,救助能力有限,懇請省農業廳伸出援助之手,對我縣東方田鼠危害災情救助提供大力支持。」
同樣是在7月13日,省農業廳廳長程海波來到濱湖村考察,在考察後召開的座談會上,鹿角鎮、岳陽縣、岳陽市相關領導先後發言,主題只有一個:希望政府撥錢,修建防鼠牆。記者15日聯繫濱湖村村長陶小紅得到消息,政府已經承諾修建防鼠牆,時間暫定在今年下半年。「縣衛生局給每戶都發了防護油,防止村民下水時感染病毒。」濱湖村村支書徐紅兵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該村沒有發現由老鼠引發的疾病。
但滅鼠藥物的大量使用和老鼠死屍的隨意掩埋,還是讓人有些擔憂。1996年鼠災過後,該村曾出現兩例出血熱患者,有一位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為了滅鼠,濱湖村今年用了20斤「敵鼠鈉鹽」粉末和300斤「鼠剋星」,這些鼠藥在毒死老鼠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副作用。徐紅兵透露,全村共有1000多隻貓、100多隻狗、數百隻雞死於這些老鼠藥。記者看到,很多老鼠並沒有按規定深埋地下,路旁、水裡、草叢中、田地裡隨處可見老鼠的屍體,有的已經腐爛,散發出扑鼻的惡臭。
有的村民直接將死老鼠就地掩埋,房前屋後、犄角旮旯,都可以見到掩埋的新土。「怕就怕,鼠災過後,或許會釀成一場新的生態災難。」岳陽縣副縣長李石東對這種狀況非常擔憂。「老鼠身上有大量病菌,這些病菌很容易進入水中,如果人與水接觸,就可能染上惡性傳染病。」湖南省疾控中心專家郭綬衡教授稱。專家們擔心農民收割莊稼時接觸到含有傳染病病菌的水。
村民們的防護意識還不是很強,雨過天晴後的濱湖村,很多村民正在忙於插播晚稻,泡在水裡的腿上有的塗了點防護油,有的什麼防護措施也沒有。7月11日起,湖南省衛生廳要求洞庭湖區鼠患重點縣(市)區實行鼠傳疾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截至16日下午4點,記者從湖南省衛生廳有關部門瞭解到,省內16個監測站鼠疫疫情報告為零。
「老鼠還有再來的可能,」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洞庭湖水位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目前洞庭湖水位30米左右,還有300多畝的洲灘沒有被淹沒,大部分東方田鼠就躲在這些較高的洲灘上。」湖南省農業廳廳長程海波13日說。「長江洪水流入洞庭湖要到7月20日以後,」 程海波廳長說,「根據往年的經驗,洞庭湖水位有漲到32、33米的可能。」
如果洞庭湖水位漲到32、33米,將有更多的洲灘被淹沒,生長在這些洲灘上的東方田鼠很可能會給堤岸和農田帶來新一輪衝擊。「下一輪漲水到底能逼出多少隻東方田鼠,現在還無法預測。」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勇表示。「洞庭湖內最高的湖州有34米高,如果能將其全部淹沒,明後年的老鼠就會少很多。」程海波廳長說。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在緩解明後年防鼠壓力的同時,給今年的防鼠帶來的壓力難以想像。益陽市大通湖區靠著已嚴重破損的防鼠牆和全民死守僥倖過關,可以說已經到了承受的極限,而防鼠牆漏洞百出的岳陽市又將如何抵抗?
来源:稻穀大約有一千來斤。「這是我們家的所有收成。」張新良告訴記者,「按照往年的產量,最少應該有四五千斤的收成。」張家共有四口人,從村裡分到四畝田,又自己開了七八畝荒,而其中的一半,今年種了稻穀。「都被老鼠給毀了。」張新良說。張新良所說的老鼠,是在附近洞庭湖區生長的東方田鼠。
今年6月中下旬,由於長江上游開閘泄洪,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漲,淹沒了原來裸露的大片湖洲、湖灘,棲息於此的東方田鼠開始成群內遷,它們爬過堤岸,湧入附近的農田,瘋狂啃噬莊稼,四處打洞,使洞庭湖沿岸的湖南嶽陽、益陽兩市遭遇2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鼠災,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未能倖免。而張新良所在的岳陽縣鹿角鎮濱湖村,在這場鼠災中受害最為嚴重。
除了6畝水稻,張新良家還種了3畝花生,一畝西瓜,其餘的是玉米。「水稻不是最嚴重的」,張新良告訴記者:「花生和西瓜幾乎絕收。」在張家的花生地裡,記者看到了滿地的殘枝敗葉和稀疏兀立的少數秧苗,鼠洞在田裡縱橫交錯,一平方米內就有四到五個,老鼠的爬痕到處都是,不時還有受驚的老鼠倉皇跑過。有些看起來並無異樣的花生秧苗,拔下來看時,根部卻已是光禿禿的一片,而在秧苗旁邊,洞穴遍地都是,「老鼠在根旁挖個洞,把花生籽全給吃掉了。」
棲息在洞庭湖區400多萬畝湖洲中的約20億只東方田鼠,隨著水位上漲部分內遷
「因為去年花生價錢很高,今年擴大了種植面積。」濱湖村村支書徐紅兵告訴記者,全村今年的花生種植面積達到600來畝。而在旁邊的一畝西瓜地裡,種了兩季西瓜,地東頭的晚西瓜秧苗青青,果實尚小,地西頭的早西瓜則秧苗已殘,果實寥寥,只能零星地看見幾個小西瓜,有的表面已被打出了洞,瓜瓤已空。「熟的西瓜都被咬完了,就剩下這些沒熟的。」濱湖村村長陶小紅說。
走在泥濘的田間細埂上,不時能看到枯死的水稻。陶小紅說,在水稻還沒成熟時,老鼠喜歡咬水稻距離根部20厘米處的莖稈,到水稻成熟時,就吃掉稻穗。由於早稻減產,「有三分之一的農戶晚稻插秧遇到困難。」村支書徐紅兵說。除了花生、西瓜、水稻外,玉米、紅薯及蔬菜等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受損程度相對較輕,從表面上看上去,地裡還是一片蔥鬱。「這是因為它們還沒有成熟,」陶小紅告訴記者,在花生、西瓜、水稻等東西吃完後,老鼠就會轉向其他的農作物。
事實上,記者看到,在有些一兩米見高的玉米株上,玉米棒已經空空如也,籽實已被啃個精光,有些纏在架上的豆角也已被掏空,只剩下乾癟的外皮隨風飄搖。根據村支書徐紅兵的測算,濱湖村這次鼠災共損失花生600畝、水稻320畝、紅薯200多畝、西瓜100多畝、蔬菜100多畝、玉米200畝,實際經濟損失約 110萬元左右。在濱湖村的田間小路邊、草叢中,不時能看到老鼠的屍體,在前些天的高溫烘烤下,有的已經成為「乾屍」。
「那個場面有點嚇人,」陶小紅回憶老鼠肆虐時的場景:「6月24日左右最為嚴重,一撥接著一撥,一畝地有二三百隻老鼠,黑壓壓地四處亂竄,見什麼啃什麼,吱吱亂叫,叫人心慌。」「3畝花生一夜之間就沒了。」一位村民將老鼠進田形容為「鬼子進村」,「擋都擋不住」。為了將老鼠趕出田間,濱湖村採取了化學滅鼠與人工打鼠相結合的辦法,村裡購買了20斤「敵鼠鈉鹽」粉末和300斤「鼠剋星」。「將這些鼠藥和上大米、玉米等糧食,撒到莊稼上、路邊、草叢裡,老鼠吃了就難免一死。」
同時,全村動員了30% ∼40%的勞動力,「大家拿起鏟子、鋤頭、木棍、蛇皮袋等一切可用的器物,奔赴田間地頭。」一場人鼠大戰在洞庭湖畔的鄉間田陌展開。「那個架勢有點像以前搞運動,」陶小紅對20天前的滅鼠場面記憶猶新。刀光棍影下,老鼠敗下陣來。村民們收穫頗豐,一位村民一天就打死380隻老鼠,按一隻一角的價格賣給政府,換了38塊錢。截至7月初,「80%的老鼠差不多都被毒死或者打死了。」陶小紅說。
洞庭湖鼠患並非始於今年。「小時候就見到這麼多老鼠,」湖南省農業廳廳長程海波在談到此次鼠災時說,「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根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和湖南省植保植檢站專家多年跟蹤監測和研究發現,洞庭湖區鼠災從上世紀70年代末暴發以來,幾乎沒有間斷,並且愈演愈烈。1979年,北洲子農場暴發鼠災,農作物損失9.8萬元,524人患鉤體病,214人住院;
1985 年,岳陽市的4個縣發生鼠災,損失稻穀203萬公斤、花生3000公斤、棉花20噸;1993年,鼠災引起鉤端螺旋體病流行;1995年,茶盤洲農場28 公里大堤全面進鼠,進入垸內的田鼠造成各種農作物直接損失400萬元;1994∼1996年,東方田鼠嚴重危害農林、蘆葦,並引發鉤端螺旋體病與流行性出血熱,全洞庭湖區直接經濟損失年均逾1億元;1998年,洞庭湖流域發生洪澇災害後,引發較大的鼠災;2003年,湘江長沙段首次暴發鼠災;
2005 年5月,洞庭湖區鼠災再次暴發,僅對益陽市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1000萬元。垸內目測鼠量為每畝300∼500只,多的達1000只。「鼠災基本年年都有,」濱湖村村支書徐紅兵告訴記者,「1995年、1996年、1998年都很嚴重,但都不如今年損失慘重。」長江上游泄洪是引發這次鼠災的導火索。上游的來水迅速提升了洞庭湖水位,使得原本裸露的大面積湖州、湖灘被淹沒,棲息其上的東方田鼠被迫長途涉水游往岸邊。湖南省官方公布的監測數據稱,從6月 20日開始,洞庭湖水位平均每天以0.5米的速度上漲,到了6月24日,岳陽外湖水位已經達到29米多。而據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的結論,當岳陽外湖水位高出27.5米時,東方田鼠就會大規模遷移。
在上游來水較少、水位偏低的時候,東方田鼠就棲息在洞庭湖區廣袤的湖州、湖灘上,洲灘內茂盛的蘆葦、蘺蒿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食源。「近兩年,長江上游來水減少,加上本地持續乾旱,洞庭湖水位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使越來越多的湖灘長時間裸露在外,為東方田鼠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空間與時間。」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鄧學建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
「往年汛期,隨著上游來水增多,洞庭湖水位提升,總能淹死很大一部分老鼠,這有利於抑制老鼠的過度繁殖,是一個有效的平衡機制。」湖南省植保植檢站站長劉年喜說。而在去年,汛期水位提升不多,這個平衡機制失靈,老鼠群體在基數龐大的基礎上迅速繁殖成災。而據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波透露,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對東方田鼠每年能產4胎左右,每胎的數量為4∼11只。「如果是生活在湖灘,它們還會繁殖得更多。」
而據湖南省農業廳廳長程海波的推算,「每對老鼠一年的後代總量最高可達2000只以上。」在這次鼠災發生之前的6月14日,岳陽市植保植檢站工作人員對洞庭湖灘東方田鼠的分布密度進行了調查,發現200平方米內至少有5只。以這個密度推算,整個洞庭湖的洲灘上約有20億只東方田鼠。「洞庭湖生態環境已經遭到破壞,鼠災敲響了警鐘。」世界自然基金會湖南辦事處項目官員趙建國向記者表示,「天敵的減少、圍堰的增多、濕地的變異已經使洞庭湖區的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按照生態演化的規律,一種動物數量增長,相應地會帶來其天敵數量的增長,除非是原始的生態遭到了破壞。」世界自然基金會湖南辦事處項目官員張琛表示:「洞庭湖中的蛇就是個鮮活的例子。」濱湖村村支書徐紅兵在回答記者有關老鼠肆虐原因的提問時,將包括蛇類等天敵的減少與上游來水減少和天氣乾旱並列為三大因素,專門提及。但對當地人是否捕蛇,他未置可否。記者從一些村民處瞭解到,確實有一些當地人捕蛇,不是自己吃,「因為肉少,不好吃」,而是賣到長沙去,有的還拿到廣東去賣,「能賣個好價錢」。
與長沙市民聊起吃的,很多人會提及「口味蛇」,「吃蛇已經有很多年了」。湖南毗鄰廣東,在飲食習慣上也「蕭規曹隨」,喜歡各種野味。在長沙西長街水產市場,商家的蛇籠沿路依次排開,每個蛇籠都有少則七八條多則十幾條的各種活蛇。在不到50米的範圍內,竟有10多家店舖賣蛇。記者從一位市場工作人員處瞭解到,該市場一天的活蛇銷量可達 3噸左右。
據湖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統計,長沙市每天大概消費1萬公斤蛇。這些蛇中至少有3成是野生。一種吃貓頭鷹可治偏頭痛的當地傳說,讓老鼠的另一天敵貓頭鷹也難逃被大量捕殺的厄運。據專家介紹,每條蛇一年可吃老鼠近400只,一隻貓頭鷹一晚上的食鼠量就達4只。「當蛇與貓頭鷹被大規模捕殺後,正常的生物鏈不復存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湖南辦事處項目官員張琛說。
生態環境的破壞還有更多的表現。「灘洲上的楊樹林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可能比鼠害還嚴重。」趙建國向記者表示。「洞庭湖水位的高低,不僅取決於上游來水和天然降水,還取決於自身能否很好地涵養水源。」趙建國說,每種植一棵楊樹,都要挖坑、排水,原本的濕地水源大量流失,有的灘洲承包者甚至用水泥樁將大片水面圍起來,排水種楊。岳陽市東洞庭湖水域團洲、北湖等地,楊樹已向湖深處「挺進」1200米以上。「洞庭湖濕地正一步步轉變成洞庭湖森林。」
湖南省林業廳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洞庭湖區的楊樹在近三年的種植面積增加了近三倍。到目前為止,洞庭湖區成片的楊樹林達到100多萬畝,加上當地農民的自發種植,湖區共有楊樹林近300萬畝。這些樹絕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義大利楊和美國黑楊。它們的生長速度很快,5到6年即可成材。「種樹肥了一些人,卻害了生態環境,這個債遲早是要還的。」
趙建國還提示,「圍湖造田」「筑堤滅螺」等人為割裂洞庭湖水域的行為,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樣不容小覷。當天然湖泊被分割成塊後,原有的連貫水流被堤堰阻擋,對老鼠的殺傷力明顯減弱,靠汛期來水淹死部分老鼠以維護生態平衡的功能部分失靈。並且,這些不緊不慢進水的堤堰,使瘀積的泥沙得不到湍急水流的沖刷,逐漸沉積,為沼澤植被的生長提供了條件,使原本的水域演變成新的湖州。
同樣是遭受東方田鼠瘋狂侵襲,益陽市和岳陽市的損失情況卻大相逕庭。益陽大通湖區是最早爆出鼠災的地方,媒體上有關「人鼠大戰」的報導也大多出自這裡。但有一個報導的細節值得玩味,在報導大通湖區時,多是描述「滅鼠戰果」,一個被用濫了的數字是「從6月21日∼24日,全區共捕殺90多噸老鼠,約225萬隻」。而有關岳陽鼠災的報導內容則多為損失的情況,「濱湖村六百畝花生絕收」,「一個村的損失就達110萬元」等。
滅鼠的場地和方式也不同,大通湖區集中在岸堤、碼頭附近,人力是主要的滅鼠方式,老人、小孩也都投入了戰鬥;濱湖村滅鼠則集在田地裡,起主導作用的是毒藥,人力則在其次。這種差異源於一樣東西:防鼠牆。大通湖區的防鼠牆工程修建的比較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已著手修建,由於政府財力非常有限,大部分資金都是由農民自己籌集的。11公里的防鼠牆工程持續了近十年,到1993年底才全部建成,工程共花費了300多萬元。儘管今年老鼠遍地,但由於有防鼠牆「一夫當關」,大通湖區的農作物並沒有遭受很大的損害。
岳陽市的情況卻差強人意。去年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該市除岳陽樓區外,其他縣市的防鼠設施缺口達到595公里,實際僅建設268.3公里。汨羅市尚無1米防鼠設施,缺口達到107.6公里。「就是吃了沒有防鼠牆的虧!」鹿角鎮副鎮長王鵬這樣向記者表示。鹿角鎮靠近洞庭湖沿岸的區域大約有40公里,此次至少損失600萬元。
在岳陽縣農業局,記者看到一份督促各鄉鎮建設防鼠牆的文件,但該文件同時表示,各鄉鎮財政資金短缺是造成防鼠牆建設不力的重要原因。「修建防鼠牆需要600多萬元的投入,而我們一年的財政收入才幾百萬元。」王鵬副鎮長說。7月13日,岳陽縣農業局陳副局長要去一趟省農業廳,匯報該縣鼠災情況,但更主要的,是要爭取資金支持。在要呈給農業廳的報告裡,陳副局長寫道:「縣、鄉、村財政困難,救助能力有限,懇請省農業廳伸出援助之手,對我縣東方田鼠危害災情救助提供大力支持。」
同樣是在7月13日,省農業廳廳長程海波來到濱湖村考察,在考察後召開的座談會上,鹿角鎮、岳陽縣、岳陽市相關領導先後發言,主題只有一個:希望政府撥錢,修建防鼠牆。記者15日聯繫濱湖村村長陶小紅得到消息,政府已經承諾修建防鼠牆,時間暫定在今年下半年。「縣衛生局給每戶都發了防護油,防止村民下水時感染病毒。」濱湖村村支書徐紅兵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該村沒有發現由老鼠引發的疾病。
但滅鼠藥物的大量使用和老鼠死屍的隨意掩埋,還是讓人有些擔憂。1996年鼠災過後,該村曾出現兩例出血熱患者,有一位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為了滅鼠,濱湖村今年用了20斤「敵鼠鈉鹽」粉末和300斤「鼠剋星」,這些鼠藥在毒死老鼠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副作用。徐紅兵透露,全村共有1000多隻貓、100多隻狗、數百隻雞死於這些老鼠藥。記者看到,很多老鼠並沒有按規定深埋地下,路旁、水裡、草叢中、田地裡隨處可見老鼠的屍體,有的已經腐爛,散發出扑鼻的惡臭。
有的村民直接將死老鼠就地掩埋,房前屋後、犄角旮旯,都可以見到掩埋的新土。「怕就怕,鼠災過後,或許會釀成一場新的生態災難。」岳陽縣副縣長李石東對這種狀況非常擔憂。「老鼠身上有大量病菌,這些病菌很容易進入水中,如果人與水接觸,就可能染上惡性傳染病。」湖南省疾控中心專家郭綬衡教授稱。專家們擔心農民收割莊稼時接觸到含有傳染病病菌的水。
村民們的防護意識還不是很強,雨過天晴後的濱湖村,很多村民正在忙於插播晚稻,泡在水裡的腿上有的塗了點防護油,有的什麼防護措施也沒有。7月11日起,湖南省衛生廳要求洞庭湖區鼠患重點縣(市)區實行鼠傳疾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截至16日下午4點,記者從湖南省衛生廳有關部門瞭解到,省內16個監測站鼠疫疫情報告為零。
「老鼠還有再來的可能,」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洞庭湖水位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目前洞庭湖水位30米左右,還有300多畝的洲灘沒有被淹沒,大部分東方田鼠就躲在這些較高的洲灘上。」湖南省農業廳廳長程海波13日說。「長江洪水流入洞庭湖要到7月20日以後,」 程海波廳長說,「根據往年的經驗,洞庭湖水位有漲到32、33米的可能。」
如果洞庭湖水位漲到32、33米,將有更多的洲灘被淹沒,生長在這些洲灘上的東方田鼠很可能會給堤岸和農田帶來新一輪衝擊。「下一輪漲水到底能逼出多少隻東方田鼠,現在還無法預測。」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勇表示。「洞庭湖內最高的湖州有34米高,如果能將其全部淹沒,明後年的老鼠就會少很多。」程海波廳長說。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在緩解明後年防鼠壓力的同時,給今年的防鼠帶來的壓力難以想像。益陽市大通湖區靠著已嚴重破損的防鼠牆和全民死守僥倖過關,可以說已經到了承受的極限,而防鼠牆漏洞百出的岳陽市又將如何抵抗?
- 關鍵字搜索:
- 生態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