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政審和殺人

 2007-07-10 04: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6月25日《中國青年報》在「高考中國」欄目發了一篇標題為《「最大走資派」的兒子上了大學》的報導,這個標題對於經歷過文革的讀者肯定有吸引力,「最大走資派」之大,中國最大冤案之大,可以襯托出中國的高考之大是如何的大啦。

劉源參加高考的時候,劉少奇安尚未「平反」,還是政權的一個「敵人」,這對於劉源非常之不利,因為政審制度會把劉源刷下去的。不過,中國的「第二號走資派」鄧小平已經復職,劉源向鄧小平寫了一封求助的信,於是政審一關也就被放行了。不過,劉源卻上不了他嚮往的北京大學,原因就是北大還認定劉少奇是壞人,或者至少是麻煩人物,不敢錄取,結果是北京師範大學錄取了劉源。1980年,劉少奇被平反,之後,北大專門派人找到劉源,承認當年眼光不夠,欲請劉源轉學到北大,但是劉源拒絕了。

劉源考大學時的個人資料中的籍貫、政治面貌、社會關係等等,一概填「眾所周知」,這也算得是心酸的幽默吧。當時劉少奇已經被當局醜化為一個魔鬼,劉源既不能表示反對當局當時的結論,也不願意承認當局的的結論,所以就寫「眾所周知」,這可見劉源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然而劉源這三十年的官場表現卻十分平庸,這又有一點兒難以理解。

政審一事,自古就有。我看過一個清朝的科舉人士的履歷,其中有他的十四代先輩的資料。今朝之政審,其實就是照搬古代科舉的做法,中共那些建黨的人物之中,比如陳獨秀、董必武,也都是清朝的秀才,對這一套制度當然很熟悉。這一些人成立組織,造反打天下,不是殺人就是被殺。為了組織上的純潔,當然要對每一個成員的根底瞭如指掌,就必須有一套嚴格的政審制度。

政審制度是當局至今仍然在繼續實行的人事制度之一。杜絕「敵人」進入統治集團,是政審制度的一個重要功能。在三十多年前,參軍、上學都必須通過嚴格的政審。發展到現在,上大學的政審要求被降低了,但是在參軍和錄用警察等敏感的職業方面,當局的政審基本上還一如既往的嚴格。

排除敵對分子進入統治集團,其目的當然是保證政權不改變顏色。

政審標準之中在一條是:直系親屬中有無因敵我性質被殺、關、管者?這一條現在仍然要講究,凡政審對象,如果有這樣的社會關係,那他基本上就無法通過政審的了。說到這裡在,就應該說「政審和殺人」這個主題了。

政審和殺人有什麼關係呢?

我在一本年鑑上讀過一段關於政審的資料,在一九六二年,中學和大學招生的政審標準就十分苛刻,就是所有出身於資本家、地主、富農以上家庭的畢業生,都列為政審不合格。重慶市教育局、公安局發布的1964、1965年大學、高中生招生文件,在政治審查一條中,這樣寫道:「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是無產階級改造舊社會建設新社會的極為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我們和資產階級爭奪後一代的一條極為重要的戰線。中等學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學校招生,必須堅持貫徹階級路線,對考生進行政治審查,提高新生的政治質量。把好這個關口,是關係到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把印把子掌握在工人和貧、下中農子女的手中的問題。」文件提出,要防止「階級敵人有可乘之機,值得警惕」,要求學校認真核實學生的家庭出身,「有些學生親身父母是四類分子,隨母后嫁的,也要弄清楚,寫明白。」在高等、中等校錄取新生的政治審查標準有數條,不僅直系親屬被判刑、管制的學生不能錄取,甚至有海外關係的亦不能錄取。標準中雖然提出「本人確已劃清思想界限、擁護黨和政府方針政策、表現進步的,可以錄取」,但這只是一種虛偽的「擺設」,在極左的政治環境下,從來沒有實行過。這個政審標準,把出身於反動家庭的青年學生當作「敵人」看待,這當然是不合理的,於是又規定:「政審標準和作法,只能傳達到學校黨支部委員會、公安派出所,不得擴大範圍,不得對外公布,防止造成緊張氣氛。」

把出身於「剝削階級家庭」的青年當作「敵人」看待,這也算是符合「辯證法」吧,比如,親屬中有無被 「殺、關、管」 的一條,想想那些人為什麼被「殺、關、管」,也就明白了,比如土改運動殺了多少地主?被殺的地主其實沒有幾個是有罪的,但是當局卻要殺,殺了可以奪其財。殺了人,就會留下仇恨,他們的後代肯定會有人記住。俗話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有誰的父母被殺,不想報仇呢?除非沒有機會,一有機會就要報仇的。

當局殺了幾百萬的地主,但是未成年的子女卻沒有可殺的理由,不然這些人也要被全部殺掉的。但是這一些人在智力上又屬於優秀的群體,怎麼辦呢?為此當局再設障礙,將他們上升途徑堵住,這就是政審。比如重慶政審中還有:「有些學生親身父母是四類分子,隨母后嫁的,也要弄清楚,寫明白。」明顯就是為了防止這些有殺父之仇的青年有報仇的機會。

不讓「剝削階級」出身的青年進入官場,害怕他們有機會報仇,但是寫成政策則十分的堂皇:「學校招生,必須堅持貫徹階級路線,對考生進行政治審查,提高新生的政治質量。把好這個關口,是關係到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把印把子掌握在工人和貧、下中農子女的手中的問題。」殺人的魔王也要時刻提防被別人殺死,1951年,當過毛澤東的秘書四年的山東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黃祖炎,就是被一個出身地主家庭的部下刺殺致死的,因為此人對於其父親被批鬥十分的不滿,終於在禮堂中公開地開槍報仇。

這一刺殺案,最能說明有對於政審的作用了。一個人時刻都要提防那些有冤仇的人,就說明他自己殺人多,太殘忍。

政審制度的延伸,就是時刻都講階級鬥爭,把那些前「剝削階級」的遺民作為敵人去進行慢性的消滅,比如管制、批鬥,百般歧視,使得許多地主子弟連老婆也娶不上,這就是「慢性消滅」。到了文革時期,很多的地方發生了對地主成份的家庭實行滿門殺絕的慘案,可惜的是毛澤東還沒有來得及將全國的地主家庭全部都殺光。
来源:自由聖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