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孔子正名

作者:十羊人  2007-06-25 14: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有一位老師給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上歷史課,說,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不過他有個缺點—鄙視人民,不愛勞動。也許孩子太小,老師沒說理由。

上中學語文課,有位老師上列子的《兩小兒辯日》說孔子也不知道日大日小的原因。其理由是: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於是得出結論:中學生來都明曉這個道,孔子不如我們。

大學文科教學教材選了《倫語•微子》說孔子不知五穀。理由是《倫語 微子》中有: 子路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如今學術界又興起孔夫子「喪家狗」熱。有位李埝教授讀《倫語》後說「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 說孔子「很執著,唇焦口燥,顛沛流離,像個無家可歸的流浪狗。 這才是真相。」

一聽孔子成了狗,很多人就發出了吼叫:比聖人於狗,詆毀中國文化,罪大惡極。於是乎對「喪家狗」的解釋成了熱門詞條。李零在自序中解題:

我的講義,正標題是「喪家狗」,副標題是「我讀《論語》」。首先,我想把這個題目解釋一下。
  
什麼叫「喪家狗」?「喪家狗」是無家可歸的狗,現在叫流浪狗。 無家可歸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他很執著,唇焦口燥,顛沛流離,像個無家可歸的流浪狗。
  
這才是真相。
  
當年,公元前 492年,60歲的孔子,顛顛簸簸,坐著馬車,來到鄭國的東門,有個擅長相面的專家,叫姑布子卿,給他相面。他說,孔子的上半身像堯、舜、禹,倒有點聖人氣象,但下半身像喪家狗,垂頭喪氣。孔子不以為忤,反而說,形象並不重要,不過,要說喪家狗麼,「然哉然哉」。
  
他只承認自己是喪家狗。
  
孔子失望於自己的祖國,徒興浮海居夷之嘆,可是遍干諸侯,還是一無所獲,最後老死於魯國。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知識份子的宿命」

有些人聽了覺得不妥:「喪家之狗」,是治喪人家的狗,非無家可歸的狗。喪在這裡應讀sāng,不讀sàng。理由:《韓詩外傳》裡,孔子這樣給子貢解釋喪家之狗:「賜、汝獨不見夫喪家之狗歟!既斂而槨,布器而祭,顧望無人。意欲施之,上無明王,下無賢士方伯,王道衰,政教失,強陵弱,眾暴寡,百姓縱心,莫之綱紀。」大意是:
  
「子貢,你沒見過辦喪事人家的狗吧!主人忙著裝斂入槨,擺器祭奠,狗就沒人顧及了。我想把見識付諸實踐,可是上沒有眼光遠大的的君王,下無賢士能人,王道衰敗,政教失調,強勢欺凌弱勢,多數強暴少數,老百姓為所欲為,不受綱紀約束。」

「喪家狗」說得過多了,聲音小了許多。一些內心深層不輕易開口的學者注意到了「喪家狗」之前的詞語「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從人格和政治處境上去把握孔子的高尚情操,而非狗之窘態。

我人個人不是要批判誰,也不是要贊成誰。我只說說我的理解。

李零沒有讀懂孔子的精神內核。李零的「喪家狗」出於《史記•孔子世家》中,原文是:「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索隱家語:姑布子卿謂子貢曰) ‘東門有人,其顙似堯’ (索隱家語云:‘河目而隆顙,其顙似堯’) ,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喪家之狗。’ (集解王肅曰:‘喪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見飲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於亂世,道不得行,故累然不得志之貌也。韓詩外傳曰:‘喪家之狗,既斂而槨,有席而祭,顧望無人也。’)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我認為應該抓住「形狀,末也」這句話,承認形狀似狗,但決沒有說自己的心境類同於狗。「欣然 」正是孔子精神飽滿而暢達的體現。如果要從大環境(如人格修養、社會處境、學說影響)去評孔子,我想孔子決不是中國的狗。

孔子本人沒有罪,但他卻被打倒過多次,孔子本人也沒說自己是聖人,但他被多被別人膜拜為「聖人」,自己做錯了事,說是孔夫子說的。在後世人的眼中也許孔子就是一個供人們玩的木偶。

孔子沒有說自己創立了儒教。說儒教在封建社會中起到了很大的負作用,封建主義,迷信,衛道士等詞幾乎與「孔夫子」等同。

我個人認為,說孔子是狗不對,起碼罵人不對,人們一聽「狗」這個詞就叫喊反對也不對。再者,說孔子精神失落也不對,李零的那句話與類似於某些人說「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寄託就找到了宗教」一樣。

為孔子正名,正什麼名?不是說他的名聲、人格怎麼樣了要去端正,而是以一種客觀而又寬容的態度去理解孔子,去感悟中國文化。客觀體現在對背景資料的全面掌握上,做到孟子所學的「知人論世」。寬容性體現在從整體上去看待人物的思想動態和思想層面,不要為文辭所害。

中國文化不是某人一字一句解釋出來的,也不是強加於某個群體的,而是人們感悟出來的。譬如: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體現的是一種理解他人、仁愛他人的心態,而非類似這樣的理解:我自己不想做或做不到的,就不要要求別人去做。 我拿不到金牌,你也別拿了。呵呵,還蠻有理。

「子曰: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有的人解釋為:對於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的解釋易於被統治者利用,所以又得出了孔子理論是愚民思想。我不反對他這樣解釋,我查看了這句話的出處,是《論語•泰伯》中孤孤單單的一句話。它給我的感覺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是:民可使(君)由之,不可,使(君)知之。這句話中省略了「君」字。 孔子開私學,想普及教育,提倡 「有教無類」。我想他沒有必要做自相矛盾的事。

「朝聞道,夕可死」展示的是一種對 「道」 的景仰與領悟,庸人聽了此句之後,認為早晨聽了「道」晚上就可以死了,一般人聽之後,認為早晨聽說了人情事理之「道」,晚上死了也安心,修道之人則認為在早晨聞「道」,並勤加修煉,人的各個方面會有所升華,絕不會「死」的,最終人會得「道」成仙。

文革中出現了「孔老二」 熱,如今出現了「喪家狗」熱,我說了這些話,說不定別人又會認為我是復古主義者,這是好聽的,不中耳的就出現了「封建殘喘衛道士」。

但願不要出現下一個「熱」了。把 「熱」 這個詞留給趕時髦的青年人吧。
2007年06(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投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