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登陸與正名均不如為民主搭橋

登陸與正名均不如為民主搭橋
文/丁楚林

4月28日的北京連(戰)胡(錦濤)會談,藍綠兩營中為2008臺灣總統大選磨拳擦掌的各路英豪,都無疑讓海內外華人社區對兩岸問題及其前途更為關注。

臺灣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地方,它既擁有一個亞洲最民主的體制,可它又與世界上其他的民主國家有一個最大的不同:民主國家的民眾最關心的往往是民生問題,而兩千三百萬臺灣人最關心的,則是外交問題。以美國為例,美國人在過去兩百多年的歷史中,除了獨立戰爭和後來的兩次大戰,以及韓戰,越戰,和時下的對伊拉克戰爭之外,美國人大選年中的話題似乎永遠不離工作,工資,種族,禁槍和墮胎。而臺灣在過去和可以想見的未來,其大選的核心話題則似乎永遠都是兩岸關係。原因也很簡單:臺灣人在過去和將來所不得不面對的,便是美國人在以上幾次戰爭中所不得不面對的。區別只是:美國人只用暫時面對的,臺灣人則永遠不知何時是了。

於是,臺灣的政治家們為兩千三百萬民眾勾畫了兩副願景:一副是藍色的,題為登陸。用連爺爺的話說就是:兩岸聯手賺全世界的錢。另一副是綠色的:題為正名。好像改個名就可以解決兩岸關係的一切問題了。楚林不才,總覺得這兩副藥有點兒張冠李戴,有藥不對症之嫌。

先說那副藍色的,如果靠合夥作生意就可以解決外交問題,那麼連爺爺的這副藥應該先開給小布希才對。不是麼?伊拉克有人見人愛的石油,美國的國力世界一流。美伊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有了連爺爺的這副藥方,小布希立馬就可以從伊拉克撤回十幾萬美軍,既省了錢,又能賺到錢,豈不美哉?

再說那副綠色的,如果改個名就能丟掉歷史與現實的包袱,那麼這副綠色的藥方應該讓給中共先用。因為這世界上既找不出比中共背著更多歷史和現實包袱的政治團體,也找不出比中共更名不副實的政治團體,更找不出其他任何一個政治團體,改了名會比中共改名能讓更多的人心裏高興。

眾所周知,臺灣民調一直以來都是顯示要急統和急獨的人都不超過20%,而超過60%的人只希望保持現狀。為什麼80%的人不想或暫時不想統?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有一次和幾個朋友吃飯,飯桌上一位大陸朋友講要統一,旁邊一位臺灣朋友說:你能不能把你的房子賣了,把你的美國綠卡還給美國政府,先回去給我們做個統的榜樣?大陸的朋友默然。是啊,你自己不願回去,催著別人回去倒是挺積極的,這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痛麼?

再來說獨,臺灣為什麼要獨?臺灣有自己的議會,有自己的總統,司法和行政樣樣俱全。可為什麼遠看像個國,近看像個國,偏偏仔細一看,又不是個國了呢?答案是:這個國沒有得到大多數國家的認可。為什麼別的國不認可它?別人不願得罪中共嘛。可是你換了個名,或者改了個憲,那些今天不與臺灣建交的國家就會和中共斷交,和臺灣建交麼?果真如此,臺灣大選首先應該選的,是一個能給臺灣未來名字批八字的算卦先生。讓他給臺灣批個能讓別的國家一聽就會與大陸斷交,與臺灣建交的好名字,新名字。不過據我看,這位算卦先生還沒出生呢。

總而言之,大部分臺灣人不願統,是不喜歡中共,臺灣現而今獨不了,也是中共不讓。說來說去,中共是擋在解決兩岸問題上的絆腳石。統而不能,獨亦不能,皆因有個不得人心的中共。而無論登陸做生意或更名改憲,都不是搬開這絆腳石的辦法。充其量只能稱為鴕鳥政策。

然而,臺灣的副總統呂秀蓮最近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臺灣要當全世界進軍中國的橋樑。此話便如塞外來風,令人耳目一新。此話何解?如果副總統呂秀蓮是要臺灣當全世界與中國的民主橋樑,那麼只此一句,如今統獨皆不成的雙死棋就變成了統獨皆為可能的雙活棋。在兵法上這就叫置之死地而後生。

臺灣要當全世界與中國的民主橋樑,但不是「一國兩制」,而是要一國一制:民主制。老共要統,行,第一步先得開放黨禁報禁,讓國民黨和民進黨到大陸去設黨,讓自由媒體辦報,同時請歐美各國監督。請注意,這個要求立馬會得到所有那些未與中華民國建交的國家的認同,也會得到大多數大陸人的支持,更不用說大陸的那些花瓶民主政黨啦:再也不用當花瓶啦。如此反守為攻,其結果要麼是臺灣逼老共民主,要麼是老共不願民主而反逼臺灣獨立,統獨皆成可能,兩者皆活。藍綠兩營是維持臺灣內部穩定的兩股力量,二者的良性互動便可由此而生。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丁楚林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