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亦有道
清朝乾隆年間,浙江崇德縣(舊稱石門縣)有個縣令叫章清,讀書人出身,滿腹經綸,為官清正廉潔,在百姓中名聲極佳。章清到崇德縣沒幾年功夫,便將縣城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時,恰逢鄰縣盜案不斷,鬧得人心惶惶,上峰一紙文書,將章清調往鄰縣當縣令,整治那副爛攤子。章清隻身前往鄰縣,燒起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說來也怪,自章清上任後,那些盜賊便銷聲匿跡了,再無盜案發生,很快整個縣城便呈現出一派安寧祥和的局面。
數月後,章清將家人接來一起居住,三年任期滿後,章清雇了條船,率家人離任返鄉。百姓自願聚集在碼頭,為章清送行。章清辭別眾人,忽然眼前人影一閃,章清架在鼻樑上的那副近視眼鏡竟不翼而飛。章清大吃一驚,險些跌入河中,幸虧船夫機警,一把將他拉住。眼鏡不翼而飛,使章清百思不得其解,說被盜吧,這眼鏡又不值幾個錢,盜它幹啥?說丟了吧,怎麼會沒有絲毫感覺,他不由得連連搖頭,深感奇怪,好在行李中還帶有備用眼鏡,尚不至於兩眼一抹黑。於是,他揮揮手,吩咐船夫開船。
當天晚上,船停泊在與鄰縣交界的小鎮上過夜。第二天一早,章清忽然發現放在船艙中的十隻大木箱全都無影無蹤了。這可是章清的全部家產呀,他不由驚得目瞪口呆,好大膽的竊賊,我人尚未出縣境,竊賊便立馬出現了,還偷到我的頭上,真是可惡!如此看來,昨天那副眼鏡肯定也是被偷走的。
怎麼辦?章清考慮半晌兒:那些竊賊得手後肯定已遠走高飛,上哪兒去找他們呀,唉,自認晦氣算了,想到這裡,他長嘆一口氣,吩咐船家開船。
船行三天,終於平安抵達章清的家鄉。章清遠遠望去,只見碼頭上整整齊齊擺放著十隻大木箱,看上去十分熟悉,彷彿就是自己被盜走的木箱。章清十分奇怪,連忙跳上岸,匆匆趕過去一看,天哪,果然是自己的箱子,好運!箱子上還放著一封信,壓信之物正是那不翼而飛的眼鏡。
章清又驚又喜,當即拆開信,只見信上寫道:
章大人:
「我們是一夥盜賊,你在任時,我們慕你清正廉潔的名聲,從未在你管轄的縣境內行竊,但是,你離任時竟帶走十隻沈重的大木箱,不由得使我們對你這位清官表示懷疑。於是,我們先竊眼鏡再盜木箱,給你點顏色看看,可翻遍所有木箱,你的財產除了書還是書,所有尚不足三十兩紋銀,人們常說:‘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可你當了多年的縣令,仍一貧如洗。看來你的確是個清官,老百姓沒有看錯你。我們先前多有冒犯,實在抱歉,特將竊走之物完璧歸趙,還望大人海涵。」
原來如此!章清感嘆萬千,不由得自言自語的說:「嘿!真是盜亦有道呀!」
古代人道德標準很高,信天信神、善惡標準的普世價值自在人心,壞人做壞事還是有個尺度、良心問題,面對大善人或清官,盜賊亦有良知不敢侵犯。
- 關鍵字搜索:
-
盜亦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p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