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產者能否散播民主種子?

中國人大今年三月通過《物權法》以及中國領導人最近就民主問題的闡述,增加了外界關於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推測。海外媒體認為,中國的產業擁有者,正在通過爭取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來散播民主的種子。不過,有學者認為,個人權利意識的提升能否推動中國社會民主化進程,在中國並沒有簡單的答案。

*港報稱有產者自保意識提高*

今年三月,中國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物權法》,規定私人物權和公有財產享受法律同等保護。

中國官方媒體指出,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只講所有制,不講所有權,沒有物權法,結果造成國家、集體和私人財產遭到侵犯,甚至被摧毀。而這部將於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對於推進經濟改革和建設法治國家都有重大意義,它標誌著中國市場經濟進一步完善,也表明中國向政治文明邁出了重要一步。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說,在《物權法》通過後的兩個月時間裏,中國各地房主和開發商的訴訟事件明顯增多。這個趨勢凸顯出財產所有者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有學者進一步指出,個人權利意識的提升必定會推動中國社會的民主化進程。

*學者稱財產來源首先應合法*

旅美中國問題學者程曉農認為,《物權法》的有效實施必須建立在真正的自由市場經濟之上。但是目前的中國並不存在這種前提。

程曉農說:「問題在於,中國現在不是一個自由市場國家。中國是一個專制下的權貴資本主義國家。所謂的私有財產在相當程度上是和腐敗以及以權謀私掛鉤的。在這種情況下,保護私有財產迴避了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財產來源的合法性問題。」

*中共高層更新能否帶來新思維?*

除了《物權法》在人大獲得高票通過外,中國總理溫家寶最近關於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民主的公開談話,也被輿論認為是歷年來中共領導人在講話中最具突破性的一次。
有人預計,在今年秋季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七大」上,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局將有半數左右的席位換人。分析人士認為,十七大形成的中共高層會吸納更多五十歲左右的年輕幹部,開始中國領導核心從第四代向第五代的過渡。因此,這些新成員有望為中共執政方針帶來新的經驗和思路。

不過,旅美中國問題學者程曉農並不這樣認為。程曉農說:「年齡並不是追求政治進步的必然條件。並沒有任何根據假定說,一個幹部年輕,他就一定追求民主,一個幹部年紀大,就追求專制。」

程曉農預測,新一屆中共領導核心將進一步由所謂的「團派」和「太子黨」主導。
本文留言

作者袁野2007年5月7日華盛頓報導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