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 不代表體內缺水 (圖)

 

人平時要多喝水,這樣對身體好。日常多注意補充身體的水分,對健康有幫助。可凡事都要有個度,水喝多了,也有「害」身體的時候,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引起「水中毒」。

在大量出汗後感到口渴的時候,並不一定代表體內缺水,而是唾液量少,嘴裡發黏,這時可以用水漱口,滋潤口腔和咽喉,然後少量喝水。同時也可以飲用一些糖鹽水,補充體內的鹽分,這樣才可以避免「水中毒」。

為了能讓自己的體重盡快降到47公斤,在外企工作的李小姐已經節食快半個月了。每當她覺得餓的時候就喝水充飢。

日前,李小姐又感覺餓了,在半小時裡,她喝下了七八杯水,沒想到居然出現了頭暈、噁心,心跳速度減慢等症狀,家人趕忙把她送到了醫院。

醫生檢查後表示,李小姐體內的電解質已經被水稀釋得很嚴重,這可能就是她出現頭暈、噁心的原因。雖然喝水能夠有飽腹感,但飢餓的感覺並不完全來自於胃部,如果像李小姐這樣喝水,很可能「水中毒」,稍不留意還可能出現昏迷、抽搐等更嚴重的症狀。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劉東跟朋友一起出去玩兒,由於出汗很多,劉東就一直沒離開水。在兩個多小時裡,劉東已喝下兩瓶綠茶和一瓶礦泉水。隨後,劉東突然覺得噁心、頭暈,身上一點勁兒都沒有。朋友發現他的異常後趕忙把他送到附近的診所,醫生簡單檢查後診斷,劉東「水中毒」了。

醫生說,大量出汗後只喝水,水經過腸胃的吸收後會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出汗就已經失去了體內的一些鹽分,不斷地喝水和出汗就會使身上的鹽分越來越少,血液中的鹽分含量就越來越低。這時,人就會出現頭暈、眼花、沒勁兒等「水中毒」的症狀。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