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麵:中國明末傳到日本的國粹
在日本料理中有一項名為「中華料理」, 光看名稱,就知道它和中國大大的有關。而中華料理中,又以「拉麵」最廣為人知,可見日本拉麵源自中國,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事實上,關於拉麵在日本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明末浙東人朱舜水將拉麵傳進日本。據說當時朱舜水因抗清失敗潛逃至日本,由於擁有陽明學派學者的身 份,受到日本武士兼學者水戶黃門的熱烈接待,並邀請他為其講學。在這段時間裏,朱舜水除了授課外,順便也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留了下來,而拉麵,正是其中影 響最深遠的一項!
不過話雖如此,礙於財力和口味,當時真的吃過拉麵,大概也只有水戶黃門本人和其諸親友:而拉麵在日本被叫得出名字來,還得等到數百 年後,拉麵正式進入日本社會,相傳是在1900年左右,由中國傳入,發源於橫濱的中華街,在傳入的初期,還沒有拉麵這個名詞,所以都以支那面(中國面)稱 之。
而對於「拉麵」名稱的由來,也有眾多的說法,有人說拉麵語音的源由是「老面」,老面指的是發酵過的麵團;也有人說「柳面」才是拉麵 語音的源由,因為據聞有一位早期來自中國的柳先生,在橫濱中華街賣支那面聞名而得之。但流傳最廣的說法則認為,拉麵是中國北方的東西,不用菜刀切割麵團, 而是用手重複搓、揉、拉、扯麵團使其成為麵條,故稱之為拉麵。還有些有關拉麵名稱的說法則是:由於源起於中國,而中國又稱為「龍之故鄉」,故稱之為「龍 面」,意指給龍吃的面、中國人的面。也由於其麵條具有長且韌的特色,幫又稱「延面」。日本拉麵與中國的淵源深厚,除了強調營食美味的特質外,早期的日本拉 麵店,店老闆皆做中國服的裝扮,使用的麵碗,上面的圖案,也多為「龍」、「鳳」、「喜」等字的形狀為主。
至於拉麵被日本人所熱烈接受, 有兩類人應居首功。第一類人是二次大戰前,大約1910年左右,移民日本的中國人;其中以「源來軒」的店老闆潘欽星,以及在東京淺草開店的「來來軒」最為 知名。這群人將中國各地麵食的精華和特色帶回日本,可說是讓日本拉麵產生大變革、進而百家爭鳴的大功臣,也使中國麵食完全轉化成日本式的食物。(不過,雖 然如此,現在還是可在其中看到中國南北方麵食的影子。)
當時,日本戰後百廢待興。從戰地歸國的軍人和民眾想要謀生,實屬不易,而要維持主計,就算做做餐飲小吃最為容易。而在歸國的軍民 中,來自中國的佔了大部分,中國餐飲,又屬麵食最為多樣、最易討喜,而且也最容易學習和表現,就這樣,在日本各地,便出現了各式以「中華料理」為名的日本 拉麵,擄獲日本人的心和胃。
至於日本拉麵蓬勃發展的第二階段,則應該是從1970年代開始。當時日本的經濟開始起飛,追求經濟的成長,工商業的發展,成為全民 上下一的目標。相對地,在吃的要求上,也要符合工商業的特色----快速、有效。正好,拉麵可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因為拉麵可以快速的供餐,也能快速的用 餐,更重要的是:拉麵的營養成份高,可提供辛勤工作的人們充足的養份,這都是拉麵廣受歡迎的重要因素。
從起源到現在,不過近百年的時間,日本拉麵已從一碗簡單的清湯麵,發展到五花八門、千變萬化的拉麵王國。而且雖然說日本自明治維新 後,就大量接受外界的文明與思想,對外來的事物,常是不加選擇地照單全收----這點可從日本語中大量的外來語匯得知;但在日本人對外來事務的崇媚中(是 崇拜歐、美),能讓日本人自認發揚光大,甚至更好於「原產國」的,就屬飲食中的義大利面、咖哩(印度)和拉麵(中華)拉麵。而此三項中,又以拉麵最為日本 人所自豪。
而這個由中國傳來的麵食----不管叫柳面、龍面或支那面,在經歷數百年的輾轉流傳後,也就這樣在日本確定了自己的身份和名稱----拉麵!
- 關鍵字搜索: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