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人在發聲,世界在聽嗎?

作者:楊恆均  2007-04-03 13: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一次偶然相遇是巧合,兩次巧合就不再是偶然了。一個多月裡兩次分別巧遇Global Voice 的創始人和中文編輯,讓我對這個網站刮目相看。

二月初到香港參加國際筆會亞太區會議時,有一個小發言。坐到講台上,才發現左邊兩張凳子空著,原來是準備和我同臺發言的上海的小喬、深圳的達功兄被阻止無法前來,我心裏自然和這講臺一樣頓感空蕩蕩的。好在及時轉頭,發現右邊坐了一位頗具東方魅力的外國女士,我咧嘴一笑,及時調整心情,準備發言。

不過心情卻無法及時收回來,只因一瞥之間,發現這位外國女士很是面熟,彷彿我們曾經認識,甚至交情不淺。但她坐在我右邊,我只是看了側面,也沒有理由老是轉身細細打量,何況台下還有上百人的目光盯著我們。

直等到主持人介紹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坐在我右邊的女士就是那些年我每天早上爬起來,臉都沒有來得及洗,就目不轉睛盯住看的女士!而且一看就是好幾年……

這位女士就是前CNN駐中國主管Rebecca MacKinnon,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從CNN獲得關於中國的消息,在國內和香港時是這樣,到了國外甚至美國,還是如此。美國的很多大媒體報導中國新聞很少,CNN則幾乎每天都有消息。從北京報導消息的就是這位長著一張圓圓臉蛋的挺有魅力的西方女士。只是,當時我更多地把眼睛盯住她的嘴巴(練習發音)和她說出來的話,甚至沒有注意到她是很年輕的(據說二十多歲就成為CNN駐北京的主管)。再說,在我的記憶中,電視屏幕上的Rebecca報導的都是嚴肅的新聞,我幾乎沒有看到她笑過。這和我那天身邊笑瞇瞇的Rebecca 判若兩人。

不知道Rebecca什麼時候離開的CNN,後來有了網際網路,我也很少看電視了,更多的是從網路上獲得信息和新聞。那天我的演講題目就是「網際網路——我的出版社」,有意思的是,Rebecca 發言也是關於網際網路的,她講的是網路上新聞和言論自由,以及那些在網路上利用高科技手段打壓言論和新聞自由的中國人和外國人。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讓我不感嘆都不行。Rebecca 給我一種親切感,畢竟那些年,我一直堅持看CNN, 而且到後來等的也就是從北京發回消息的Rebecca的出現。毫不誇張地說,那段時間,連我的英語發音也受到了CNN的影響,其中就包括經常站在天安門廣場不苟言笑的Rebecca。

會後,Rebecca 告訴我,她離開了CNN,目前在香港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她也是一個網站的創建人之一(http://www.globalvoicesonline.org/)。回到大陸後,我打開了這個網站,網站就叫GlobalVoices。我想應該叫「全球之聲」吧。

離開了CNN的Rebacca,來到虛擬的空間弄了個網站,這網站自然沒有CNN有名氣,我多少有些失落。不過回到廣州後發生的一件事,讓我稍感安慰。

三個星期前,一個朋友把一篇文章推薦給我,這是登載在《南方週末》上的一篇題為「外國記者如何報導兩會」的專題報導(http://www.southcn.com/weekend/commend/200703220004.htm),文中有個小標題:民主還是民生更重要。其中有這樣一段話:「CNN記者吉米說,‘但是比起免費教育、醫療保障、貧富差距,民主並不能算是普通中國老百姓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東西。’」

朋友質問我,難道這些國際大媒體真地都墮落了?還是北京確實有手段,連他們也統戰了?中國每年幾十萬起暴力抗爭他們視而不見?不民主的制度造成的貪污腐敗和貧富差距、社會不公他們也裝著看不見?難道一個CNN的記者也看不出在一個沒有民主和個人人權的國家,免費教育、醫療保險、貧富差距和民主的關係嗎?

國際大媒體想在中國生存和賺錢,遲早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的,在這一篇文章裡,CNN和其他幾個國際媒體的記者就很高興地讚嘆,在中國參訪的審批程序簡單了!這位記者忘記了,要採訪還需要嚴格審批本來就是不對的,更何況,他大概也不會一點都不知道,北京很會做戲,對待CNN這樣的大媒體經常是小恩小惠加上網開一面。就在這些國際大媒體的記者肉麻地讚嘆北京越來越開明的同時,一個中國人開辦在美國的網路媒體博訊新聞網在南京的記者孑木卻被無理地沒收了記者證。

對這事我這種小民早就是出離了憤怒,不過就想起了辭去了CNN 駐北京主管的Rebecca,我不知道她為何辭去,但很顯然,我為她高興。就在CNN這些大媒體在北京小心謹慎地與狼共舞的時候,Rebecca的網站從虛擬的空間發出了另外一種聲音。

GlobalVoices (全球之聲)是一座橋樑,它連接的是世界上一直有隔閡的兩個主體,一邊是廣大的虛擬空間裡以公民記者為主體的新聞報導、博客和BBS等,其中又以那些至今還處於新聞和言論不自由狀態的國家發生的事件為主;另外一邊就是廣大的讀者,尤其以西方為主的讀者。全球之聲擁有很高素質的翻譯隊伍,我在那裡看到了很多被主流媒體有意或無意忽視的民眾關心的新聞事件和話題,有柬埔寨、阿富汗、伊拉克的,有非洲的和北朝鮮的,當然更多的是中國的。其中很多中國普通民眾感興趣的話題都能夠及時被翻譯出來,與西方讀者見面。

這樣的網站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以前西方人寫的東西,特別是關於中國問題的,都有中文翻譯及時翻譯成中文。可是,中國發生的事,包括一些民眾感興趣的話題,則始終遲遲無法翻譯成英文。在很多事情上,中國人就只好盯住幾個大的國際媒體,希望他們能夠明察秋毫,能夠準確地介紹中國民眾真正關心的事。可惜,那些大媒體被北京弄得糊里糊塗,離中國民眾也漸行漸遠了。

Rebecca 合夥成立的這個網站,作為一個溝通和連接的橋樑,多多少少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我想,如果有機會,我會去搜索更多文章閱讀,也願意把這個網站介紹給更多的朋友們。就在這時,又發生了一件事,也很有趣。

一位網友給我寫信推薦一位廣州叫馮三七的博客(http://underthebridge.yculblog.com/archive.132562.html),說很有意思,而且有我小說《致命弱點》的翻譯。我過去看了,發現翻譯的水平相當高,用詞造句都達到了美國本地人的水平,這就奇怪了,這之前有兩家中國的公司要翻譯這套小說,只是要求我一定要親自參與,他們說小說太複雜(大概是太囉嗦的同義詞),沒有我直接參與,很難翻譯出來。我由於沒有時間也就拖下來了。現在廣州竟然有如此高水平的翻譯人員?不聲不響地翻譯起來了?

出於好奇,我約這位叫馮三七的網友見面。第二天我們約在越秀圖書館門口見面,準備見面後一起聽嶺南大講堂(這個星期的主講人是秦暉教授,主講的題目是大國崛起),約好中午一起吃飯。當我按時趕到現場時,發現除了幾個一早起來的鍛練的老太婆和老頭,並沒有我想見的英語如此流利的廣州精英。轉了一圈才注意到一個高個頭的白種年輕人斜靠在欄杆上,一手拿一份中文報紙,一手一杯咖啡,吊兒郎當的,我盯住他,他向我微笑著打招呼……

原來這位中文博客的主人馮三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加拿大小夥子!他告訴我,五年前來到中國,也沒有進什麼學校,自學成才的。我發現,他的中文的流利程度可能不亞於廣州市街道上任何一位當地市民。而且,雖然是個頭高高的瀟灑的白人小夥子,他卻好像已經完全融入了廣州市。他和來聽報告的很多人媒體人都熟悉,而且,在報告會結束後,十幾個人一起吃飯,帶我們找到最近的、最適合大家口味的飯館的也是這位英文名字叫John Kennedy 的馮三七老弟。

當三七拿出名片時,我就更驚訝了。原來他正是Rebecca 創立的GlobalVoices (全球之聲)網站的中文編輯,很多中文翻譯成英文的工作就是由他完成的,他剛剛翻譯了報導最牛釘子戶的長篇文章。在席間,馮三七進一步介紹了GlobalVoices,與會的體制外和體制內的媒體工作者、維權人士都對這樣一個英文網站表示了興趣和關注,希望他們能夠更好、更及時地把中國的聲音傳遞到世界各地。



這些年「中國的聲音」倒是無處不在,只是這「中國的聲音」其實是北京的聲音,是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的聲音,——北京現在財大氣粗(這些錢應該都是中國人民的錢),不惜血本,把那個就算拿中國《憲法》來當標準評判也屬於非法組織的宣傳部的職能擴展到海外,這些年海外中文媒體一片讚譽之聲,連西方大媒體也受到了感染,跟著起鬨。

中國普通民眾和關心中國前途的知識份子倒是很清醒,也很紮實,很多網民利用網路新聞、博客和BBS,QQ群等發出了不同聲音,只是這些聲音不但被北京黨國不分的統治者壟斷的大媒體封殺了,也被海外一些主流媒體有意或者無意地忽略掉。網民在訴說,可是有多少人在聽?又有多少人能夠聽到?更不用說隔著語言障礙的西方大眾。這也是我這些年一度很悲觀的原因。中國普通民眾不瞭解西方,還情有可原,因為中國至今幾乎仍然是鐵桶一般嚴密封鎖消息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條件上網的普通民眾。可是,我發現西方人其實也對中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和想法道聽途說、一知半解。

我想,GlobalVoices (全球之聲)就是試圖打破種種阻擾和隔閡的成功嘗試,是一條連接世界各個角落的橋樑。在GlobalVoices 網站的第一行,有這樣一行醒目的話語:「The world is talking, Are you listening?」(世界在發聲,你在聽嗎?)
我想問的是,中國人在發聲,世界在聽嗎?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