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人在发声,世界在听吗?

作者:杨恒均  2007-04-03 13:5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3
一次偶然相遇是巧合,两次巧合就不再是偶然了。一个多月里两次分别巧遇Global Voice 的创始人和中文编辑,让我对这个网站刮目相看。

二月初到香港参加国际笔会亚太区会议时,有一个小发言。坐到讲台上,才发现左边两张凳子空着,原来是准备和我同台发言的上海的小乔、深圳的达功兄被阻止无法前来,我心里自然和这讲台一样顿感空荡荡的。好在及时转头,发现右边坐了一位颇具东方魅力的外国女士,我咧嘴一笑,及时调整心情,准备发言。

不过心情却无法及时收回来,只因一瞥之间,发现这位外国女士很是面熟,仿佛我们曾经认识,甚至交情不浅。但她坐在我右边,我只是看了侧面,也没有理由老是转身细细打量,何况台下还有上百人的目光盯着我们。

直等到主持人介绍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坐在我右边的女士就是那些年我每天早上爬起来,脸都没有来得及洗,就目不转睛盯住看的女士!而且一看就是好几年……

这位女士就是前CNN驻中国主管Rebecca MacKinnon,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从CNN获得关于中国的消息,在国内和香港时是这样,到了国外甚至美国,还是如此。美国的很多大媒体报道中国新闻很少,CNN则几乎每天都有消息。从北京报道消息的就是这位长着一张圆圆脸蛋的挺有魅力的西方女士。只是,当时我更多地把眼睛盯住她的嘴巴(练习发音)和她说出来的话,甚至没有注意到她是很年轻的(据说二十多岁就成为CNN驻北京的主管)。再说,在我的记忆中,电视屏幕上的Rebecca报道的都是严肃的新闻,我几乎没有看到她笑过。这和我那天身边笑眯眯的Rebecca 判若两人。

不知道Rebecca什么时候离开的CNN,后来有了互联网,我也很少看电视了,更多的是从网络上获得信息和新闻。那天我的演讲题目就是“互联网——我的出版社”,有意思的是,Rebecca 发言也是关于互联网的,她讲的是网络上新闻和言论自由,以及那些在网络上利用高科技手段打压言论和新闻自由的中国人和外国人。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让我不感叹都不行。Rebecca 给我一种亲切感,毕竟那些年,我一直坚持看CNN, 而且到后来等的也就是从北京发回消息的Rebecca的出现。毫不夸张地说,那段时间,连我的英语发音也受到了CNN的影响,其中就包括经常站在天安门广场不苟言笑的Rebecca。

会后,Rebecca 告诉我,她离开了CNN,目前在香港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她也是一个网站的创建人之一(http://www.globalvoicesonline.org/)。回到大陆后,我打开了这个网站,网站就叫GlobalVoices。我想应该叫“全球之声”吧。

离开了CNN的Rebacca,来到虚拟的空间弄了个网站,这网站自然没有CNN有名气,我多少有些失落。不过回到广州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稍感安慰。

三个星期前,一个朋友把一篇文章推荐给我,这是登载在《南方周末》上的一篇题为“外国记者如何报道两会”的专题报道(http://www.southcn.com/weekend/commend/200703220004.htm),文中有个小标题:民主还是民生更重要。其中有这样一段话:“CNN记者吉米说,‘但是比起免费教育、医疗保障、贫富差距,民主并不能算是普通中国老百姓目前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朋友质问我,难道这些国际大媒体真地都堕落了?还是北京确实有手段,连他们也统战了?中国每年几十万起暴力抗争他们视而不见?不民主的制度造成的贪污腐败和贫富差距、社会不公他们也装着看不见?难道一个CNN的记者也看不出在一个没有民主和个人人权的国家,免费教育、医疗保险、贫富差距和民主的关系吗?

国际大媒体想在中国生存和赚钱,迟早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在这一篇文章里,CNN和其他几个国际媒体的记者就很高兴地赞叹,在中国参访的审批程序简单了!这位记者忘记了,要采访还需要严格审批本来就是不对的,更何况,他大概也不会一点都不知道,北京很会做戏,对待CNN这样的大媒体经常是小恩小惠加上网开一面。就在这些国际大媒体的记者肉麻地赞叹北京越来越开明的同时,一个中国人开办在美国的网络媒体博讯新闻网在南京的记者孑木却被无理地没收了记者证。

对这事我这种小民早就是出离了愤怒,不过就想起了辞去了CNN 驻北京主管的Rebecca,我不知道她为何辞去,但很显然,我为她高兴。就在CNN这些大媒体在北京小心谨慎地与狼共舞的时候,Rebecca的网站从虚拟的空间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

GlobalVoices (全球之声)是一座桥梁,它连接的是世界上一直有隔阂的两个主体,一边是广大的虚拟空间里以公民记者为主体的新闻报道、博客和BBS等,其中又以那些至今还处于新闻和言论不自由状态的国家发生的事件为主;另外一边就是广大的读者,尤其以西方为主的读者。全球之声拥有很高素质的翻译队伍,我在那里看到了很多被主流媒体有意或无意忽视的民众关心的新闻事件和话题,有柬埔寨、阿富汗、伊拉克的,有非洲的和北朝鲜的,当然更多的是中国的。其中很多中国普通民众感兴趣的话题都能够及时被翻译出来,与西方读者见面。

这样的网站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以前西方人写的东西,特别是关于中国问题的,都有中文翻译及时翻译成中文。可是,中国发生的事,包括一些民众感兴趣的话题,则始终迟迟无法翻译成英文。在很多事情上,中国人就只好盯住几个大的国际媒体,希望他们能够明察秋毫,能够准确地介绍中国民众真正关心的事。可惜,那些大媒体被北京弄得糊里糊涂,离中国民众也渐行渐远了。

Rebecca 合伙成立的这个网站,作为一个沟通和连接的桥梁,多多少少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会去搜索更多文章阅读,也愿意把这个网站介绍给更多的朋友们。就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也很有趣。

一位网友给我写信推荐一位广州叫冯三七的博客(http://underthebridge.yculblog.com/archive.132562.html),说很有意思,而且有我小说《致命弱点》的翻译。我过去看了,发现翻译的水平相当高,用词造句都达到了美国本地人的水平,这就奇怪了,这之前有两家中国的公司要翻译这套小说,只是要求我一定要亲自参与,他们说小说太复杂(大概是太罗嗦的同义词),没有我直接参与,很难翻译出来。我由于没有时间也就拖下来了。现在广州竟然有如此高水平的翻译人员?不声不响地翻译起来了?

出于好奇,我约这位叫冯三七的网友见面。第二天我们约在越秀图书馆门口见面,准备见面后一起听岭南大讲堂(这个星期的主讲人是秦晖教授,主讲的题目是大国崛起),约好中午一起吃饭。当我按时赶到现场时,发现除了几个一早起来的锻炼的老太婆和老头,并没有我想见的英语如此流利的广州精英。转了一圈才注意到一个高个头的白种年轻人斜靠在栏杆上,一手拿一份中文报纸,一手一杯咖啡,吊儿郎当的,我盯住他,他向我微笑着打招呼……

原来这位中文博客的主人冯三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加拿大小伙子!他告诉我,五年前来到中国,也没有进什么学校,自学成才的。我发现,他的中文的流利程度可能不亚于广州市街道上任何一位当地市民。而且,虽然是个头高高的潇洒的白人小伙子,他却好像已经完全融入了广州市。他和来听报告的很多人媒体人都熟悉,而且,在报告会结束后,十几个人一起吃饭,带我们找到最近的、最适合大家口味的饭馆的也是这位英文名字叫John Kennedy 的冯三七老弟。

当三七拿出名片时,我就更惊讶了。原来他正是Rebecca 创立的GlobalVoices (全球之声)网站的中文编辑,很多中文翻译成英文的工作就是由他完成的,他刚刚翻译了报道最牛钉子户的长篇文章。在席间,冯三七进一步介绍了GlobalVoices,与会的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媒体工作者、维权人士都对这样一个英文网站表示了兴趣和关注,希望他们能够更好、更及时地把中国的声音传递到世界各地。



这些年“中国的声音”倒是无处不在,只是这“中国的声音”其实是北京的声音,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北京现在财大气粗(这些钱应该都是中国人民的钱),不惜血本,把那个就算拿中国《宪法》来当标准评判也属于非法组织的宣传部的职能扩展到海外,这些年海外中文媒体一片赞誉之声,连西方大媒体也受到了感染,跟着起哄。

中国普通民众和关心中国前途的知识分子倒是很清醒,也很扎实,很多网民利用网络新闻、博客和BBS,QQ群等发出了不同声音,只是这些声音不但被北京党国不分的统治者垄断的大媒体封杀了,也被海外一些主流媒体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掉。网民在诉说,可是有多少人在听?又有多少人能够听到?更不用说隔着语言障碍的西方大众。这也是我这些年一度很悲观的原因。中国普通民众不了解西方,还情有可原,因为中国至今几乎仍然是铁桶一般严密封锁消息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条件上网的普通民众。可是,我发现西方人其实也对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想法道听途说、一知半解。

我想,GlobalVoices (全球之声)就是试图打破种种阻扰和隔阂的成功尝试,是一条连接世界各个角落的桥梁。在GlobalVoices 网站的第一行,有这样一行醒目的话语:“The world is talking, Are you listening?”(世界在发声,你在听吗?)
我想问的是,中国人在发声,世界在听吗?
来源:作者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