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
飄然來世飄然去,經世梅花天地春。
宋史-邵康節傳(譯文)
邵 雍,字堯夫,逝世後謚號「康節」,所以後人都稱其為邵康節,宋朝時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醜月甲子 日甲戌辰)生於範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卒於神宗十年(公元1077年)。幼年隨父邵古遷衡漳(今河南林縣康節村),又遷共城(今河南輝縣),37歲時 移居洛陽。
邵康節是中國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梅花易數》是他發明的占卜方法。可是這本書版本很多,估計已經是傳偽了。先天易學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可是在他的著作中關於先天易學敘述的並不詳細。朱熹的《周易本義》對於先天易學作了詳細的介紹。
邵康節是像數派易學的代表人物。我們直接研究他的思想只有《皇極經世書》一書。這是一本推演朝代興衰的書。他的宇宙觀和方法論從《皇極經世書》的觀物篇中可以看出。
邵 康節祖上姓姬,出於召公世系,為周文王后代。他自幼胸懷大志,一心致力於科舉進取之學。居共城時,其母李氏過世,他便筑廬於蘇門山,節衣蔬食守喪三年,可 謂至孝之人。當時李挺之為共城縣令,聽說邵康節好學,便親自造訪其廬。邵康節遂拜其為師,跟從他學義理之學、性命之學與物理之學。數年之後,邵康節學有所 成,但從不到處張揚,所以瞭解他的人卻很少。那時有新鄉人王豫同邵康節論學,他自恃自己的學問足可讓邵康節師事之,誰知議論過後卻深為邵康節的學識所折 服,於是便虔誠地拜邵康節為師。
邵康節移居洛陽之後,所悟先天之學進一步完善,又收張岷為弟子,傳授《先天圖》及先天之學。邵康節40歲時 娶王允修之妹為妻,後二年得子伯溫。51歲時(嘉佑6年),丞相富弼曾讓邵康節出來作官,甚至說「如不欲仕,亦可奉致一閑名目」,也就是說可以挂一個官 名,名只領薪奉,不必做事,但均被他婉言謝絕了。
嘉佑7年,王宣徽就著洛陽天宮寺天津橋南五代節度使安審珂的舊宅基地,建屋三十間,請邵康節居住,富弼又給他買了一個花園。熙寧初年,朝廷實行買官田新法,邵康節的天津之居園劃為官田,司馬光等二十餘家又集資為他買下。邵康節命其園居為「安樂窩」。
這時神宗下詔要天下舉士,呂公著、吳充、祖龍圖等人推薦邵康節,朝廷連著發下三道詔書,讓邵康節擔任秘書省校書郎、潁川團練推官。邵康節再三推辭不得已而受官,可是他又推稱自己有病不肯赴職。
邵康節57歲時,父親邵古(伊川丈人)去世。邵康節與程顥在伊川神陰原(今伊川縣伊水西紫荊山下)「不盡用葬書,亦不信陰陽拘忌之說」選擇了一塊墓地予以安葬。又過兩年,邵康節的同父異母弟弟邵睦猝死於東籬之下。他與這個弟弟手足情深,詠詩數首以表思念之情。
邵康節在洛陽閑居近30年。冬夏則閉門讀書,春秋兩季出遊。每出遊必著道裝乘小車。城中的士大夫聽到車聲,均倒屣(倒穿著拖鞋)出門相迎,兒童和僕人也高興地尊奉他。久而久之,他在洛陽城裡就有了「行窩十二家」。
他 樂天知命,常以詩言志,以園林景色、醇酒茗茶自娛平生。他常言「此身甘老在樵漁」、「身為無事人」,但他又在一心效法聖人,觀物得理,究天人之際,要為後 人留下一門大學問。他嘗有這樣的詩句:「只恐身閑心未閑」、「若蘊奇才必奇用,不然須負一生閑」。可見他是具有遠大抱負的人。
邵康節雖然不 支持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但是也不公開反對。「自從新法行,常苦樽無酒」、「懷觴限新法,何故便能傾」、「侯門深處還知否,百萬流民在露頭」等詩句,反映 了他對待新法的態度。門生故舊中的當官者,有的為反對新法要辭職而去,他勸說這些人:「此賢者所當盡力之時,新法固嚴,能寬一分,則民受一分賜矣。投劾 (辭職)何益耶?」
二程兄弟與邵康節同巷裡居住近三十年,世間事無所不論。程顥嘗說:「邵堯夫於物理上盡說得,亦大段泄露他天機。」又說:「堯夫之學,先從理上推意,言像數,言天下之理。」他以「內聖外王之道」評論邵康節之學,以「振古之豪傑」評論邵康節其人。
熙寧10年(公元1077年)3月,邵康節有病臥床百餘日而不能起,至7月4日病危,5日凌晨去世,享年67歲。遺囑命治喪之事從簡一如其父,從伊川先塋。
邵 康節病中,司馬光前來探視。邵康節對他說:「我病勢不起,且試與觀化一巡也。」司馬光寬慰他:「堯夫不應至此。」邵康節說:「死生亦常事耳。」當時正值張 載從關中來,他給邵康節診脈後說:「先生脈息不虧,自當勿藥。」又要給邵康節推命吉凶,說:「先生信命乎?載試為先生推之。」邵康節回答:「世俗所謂之 命,我不知道,但如果說到天命我就知道矣。」張載說:「既然說是天命,那麼就不必說什麼了。」
邵康節《閑行吟》一詩說:「買卜稽疑是買疑, 病深何藥可能醫。夢中說夢重重妄,床上安床疊疊非。列子御風徒有待,誇夫逐日豈無疲。勞多未有收功處,踏盡人間閑路歧。」可見他是一個不信世俗之命也不搞 卜筮稽疑那一套的人。程頤前來探病,詼諧地說:「先生至此,他人無以致力,願先生自主張。」邵康節說:「平生學道固至此矣,然亦無主張。」程頤還是跟他戲 謔,邵康節也開玩笑地說:「正叔可謂生薑樹頭生,必是樹頭生也。」這時邵康節的聲息已很微弱,就舉起兩手做手勢,程頤不明白,問:「從此與先生訣矣,更有 可以見告者乎?」邵康節說:「面前路徑常領寬,路徑窄則無著身處,況能使人行也!」邵康節病重之中猶有「以命聽於天,於心何所失」、「唯將以命聽於天,此 外誰能閑計較」、「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尋。湯劑功非淺,膏肓疾已深。然而猶灼艾,用慰友朋心」等詩句,足見他對待生死的樂天態度。
邵康節 去世後,邵伯溫請程顥為其父作墓誌銘。程顥月下踱步於庭,思索良久對程頤說:「已想出堯夫墓誌銘了。堯夫之學可謂安且成。」遂於《墓誌》中有「先生之學為 有傳也,語成德者,昔難其居。若先生之道,就所至而論之,可謂安且成矣」之語。哲宗元佑中,賜謚「康節」。歐陽修之子歐陽棐作《謚議》:「雍少篤學,有大 志,久而後知道德之歸。且以為學者之患,在於好惡,惡先成於心,而挾其私智以求於道,則弊於所好,而不得其真。故求之至於四方萬里之遠,天地陰陽屈伸消長 之變,無所折衷於聖人。雖深於像數,先見默識未嘗以自名也。其學純一不雜,居之而安,行之能成,平夷渾大不見圭角,其自得深矣。按謚法,溫良好樂曰康,能 固所守曰節,謚曰康節先生。」崇寧初,從祀於孔子文廟,追封新安伯。明嘉靖中,祀稱「先儒邵子」。
邵康節的著作,除《皇極經世》、《觀物 篇》、《擊壤集》和《漁樵問對》外,據程頤和朱熹講,還有《無名公傳》。另外,還有邵伯溫據邵康節講學語錄整理而成的《觀物外篇》。兩宋間人王湜《易學》 說:「康節先生遺書,或得於家之草稿,或得於外之傳聞。草稿則必欲刪而未及,傳聞則有訛謬而不實。」又於「皇極經世節要序」中說:「康節先生衍《易》作 《經》,叫《皇極經世》。其書浩大,共十二冊,積一千三百餘板。「以元經會」共二策,「以會經運」共二策,「以運經世」共二策,「聲音律呂兩相唱和」四 冊,准《系辭》而作者二冊。」其實,王湜所見十二卷本的《皇極經世書》,已是邵伯溫於邵康節去世後將《皇極經世》與《觀物篇》合在一起,又加入其祖父邵古 的聲音律呂之學與張岷聽邵康節講學時所作的筆錄(定名為《觀物外篇》)厘訂而成。一至六卷為元、會、運、世,七至十卷為律呂聲音,十一卷為「觀物內篇」, 十二卷為「觀物外篇」。對此,清王植於《皇極經世書解•例言》中已有說明。
梅花詩[梅花易數]
宋邵康節著
清溪散人注
蕩蕩天門萬古開
幾人歸去幾人來
山河雖好非完璧 (宋室偏安)
不信黃金是禍胎 (金人入寇)
湖山一夢事全非 (建都臨安)
再見雲龍向北飛 (元兵入臨安恭宗北狩)
三百年來終一日 (宋亡)
長天碧水嘆彌彌 (宋末代幼帝赴海)
天地相乘數一原 (元凡十世)
忽逢甲子又興元 (元世祖忽必烈)
年華二八乾坤改 (元祚八十八年)
看盡殘花總不言 (宦官扑不花)
畢竟英雄起布衣 (明太祖崛起微賤)
朱門不是舊皇畿 (改都金陵)
飛來燕子尋常事 (燕王篡位)
開到李花春已非 (李自成作亂而明祚亡矣)
胡兒騎馬走長安 (清兵入關)
開闢中原海境寬 (夷人通商)
洪水乍平洪水起 (洪秀全黎元洪)
清光宜向漢中看 (辛亥八月武昌起義)
漫天一白漢江秋 (武昌起義民軍尚白)
憔悴黃花總帶愁 (黃興)[黃花崗]
吉曜半升箕斗隱 (袁世凱應召南北講和)
金烏起滅海山頭 [金烏者日也 海山者島也]
雲霧蒼茫各一天
可憐西北起烽煙
東來暴客西來盜
還有胡兒在眼前
如棋世事局初殘
共濟和衷卻大難
豹死猶留皮一襲
最佳秋色在長安
火龍蟄起燕門秋 [燕門者北京某門也]
原璧應難趙氏收 [原璧難歸趙某也]
一院奇花春有主
連宵風雨不須愁 [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數點梅花天地春 [冬去春來大吉也]
欲將剝復問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 [寰通環]
四海為家孰主賓
按 原本無註釋 茲就其經過者 於每句下略注一二
'有[ ]符號者為注文' 其未來者不敢臆度 讀者諒之 清溪散人識
編者按:成書時對清溪散人的註釋略有修改。
梅花詩試解
梅 花詩是宋朝大預言家邵康節給世人留下的預言,一共十首,預言了他身後中國大的歷史演變。當然,和所有預言一樣,他採用了很隱誨的語言,不很容易理解。大部 份已經破解,但仍有最後幾首未能與歷史事實對應起來,是已經發生的事呢?還是沒有發生的事?這都是留給我輩思考的問題。這裡試解其大意,供智者三思,或有 高人對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一)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
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蕩蕩通天之門萬古以來都敞開著,但有多少人來到世間,又有多少人能回得去呢?這兩句的意思其實是緊扣全詩的主調的,作為開首引出最終的主題。有道破天之人一看即明,一般人看了是不會很明白,要但也會引起深思吧。
「山 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宋朝是個朝廷軟弱無能的朝代。整個社會從上到下,多迷戀歌舞昇平。特別到了南宋,更是苟且偷安於江南的半壁江山,社會風 氣沈迷於情色歡愛之中,宋詞萬首,多以言文人騷客的戀物傷情。終於有了中國歷史上罕有的「靖康之恥」,北宋皇帝、宮妃、親王、滿朝大臣等三千多人全被金國 掠為奴隸。以至最後,南宋皇帝投海葬身。所以,是山河雖好卻不是完璧。「金」指北方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國。「黃」是黃龍府,金國的首都。預言了南宋半壁江山 苟安江南以及金人入寇的歷史。「不信黃金是禍胎」喻指金國滅了北宋,並屢犯南宋的歷史。 「黃金’也是雙關語,意指金人入寇中原也都是為了黃金,世人的禍患都是因為追逐「黃金」所致。
(二)
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
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彌彌。
「湖 山一夢事全非」:因為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在西湖邊兒上,加上南宋皇帝終日沈迷於荒淫醉夢之中,所以叫「湖山一夢」。「再見雲龍向北飛」,是指繼靖康 之恥二帝被北方金人擄去的悲劇後,蒙古元兵入侵臨安恭帝被俘再次被擄到北方。「三百年來終一日」,指北宋、南宋在歷經三百餘年後(公元960年至1279 年)終於滅亡了。「長天碧水嘆彌彌」是喻指公元1279年,宋軍殘部戰敗後窮途末路,陸秀夫背著南宋小皇帝趙昺投海而死,其他隨身將士和皇妃也都被颶風淹 沒於大海之中。
(三)
天地相乘數一原,忽逢甲子又興元。
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
「天地相乘數一原,忽逢甲子又興元」是說天干地支相乘的年代又回到了源頭,元朝開始興盛了。「忽」字隱涉了元世祖忽必烈,「興元」指元朝興建起。忽必烈於 公元1260年即大汗位,於公元1264年(甲子)登基興建元朝,定年號為至元元年,並遷都燕京。至1271年,忽必烈根據劉秉忠的建議,取《易經》中 「乾元」的意思,改國號為「大元」,統治中國。「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指元朝從元世祖至元順帝共經十世。若從公元1279年宋朝最後滅亡算到 公元1368年元朝被滅,總共約88年,應了「年華二八乾坤改」之意。元順帝時,宦官扑不花扣壓各地反元義兵的警訊不上報皇帝,可謂「殘花」「總不言」。
(四)
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
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李花春已非。
「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寫的是明太祖朱元璋,雖出身貧賤(布衣),曾當過和尚,後參加農民起義的紅巾軍,終於顯出英雄本色,從一個普通士兵躍 升為領袖,並於公元1368年於南京稱帝。因此,「朱門」已不再是舊的黃土農家(黃畿)了。「飛來燕子尋常事」是指雄踞燕京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被迫發 動「靖難之役」,攻入南京,奪取了帝位,實可謂「飛來燕子」。明太祖朱元璋將皇位隔代傳給了皇太孫,即明惠帝。當時,有十幾位皇子被封為藩王,駐守邊塞。 其中燕王朱棣是實力最強,威望最高的。明惠帝因為執意削藩,要罷免燕王等。燕王即使裝瘋都無法倖免,無奈只好於建文元年起兵反抗。因為燕王朱棣才德出眾, 智勇過人,終於在四年後勝出,成為明太宗,後又被稱為明成祖,年號永樂。燕王得天下仔細想來也確為「尋常事」,在情理之中,與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 變」頗有雷同。「開到李花春已非」應指公元1644年春闖王李自成(「李花」)率領叛軍功破京師,崇禎皇帝於景山上吊自盡,明朝滅亡(「春已非」)。
(五)
胡兒騎馬走長安,開闢中原海境寬。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漢中看。
「胡兒騎馬走長安」:中國歷來講「北胡南蠻」。所以這裡指東北的滿清入主中原。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一統明末的殘局,於公元1644年,建都北京,成為大清帝國。「長安」指代中國。
「開闢中原海境寬」:清朝前期,國勢大興,文治武功都非常強盛,有一佰多年的「康乾盛世」。特別是康熙皇帝,平定了各種內亂外侵,使中國版圖空前的擴展。另外,自清代開始,進行較大規模地與海外通商,開闢港口,正所謂「海境寬」。
「洪 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漢中看」:第一個「洪水」指的是公元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之亂,像洪水一樣席捲半個中國,歷時達13年之久,嚴重動搖了 清朝統治。太平天國被平息後(「乍平」),清朝內憂外患不斷,革命黨人的勢力不斷崛起壯大,直到最後,武昌起義成功,黎元洪被擁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都督,袁 世凱死後又成為總統,清王朝徹底滅亡。所以,清朝最終的前景(「清光」)還應該向武漢(「漢中」)看。
(六)
漢天一白漢江秋,憔悴黃花總帶愁。
吉曜半升箕斗隱,金烏起滅海山頭。
「漢 天一白漢江秋」是說經歷滿清腐敗沒落的中國終於又有了新希望(「漢天一白」)進入了新時代(「漢江秋」),公元1911年10月10日(秋季)武昌起義建 立了中華民國。「憔悴黃花總帶愁」民國革命雖然成功,但根基非常不穩定,如「憔悴」的「黃花」,充滿危機(「總帶愁」)。 「吉曜半升箕斗隱」:「吉曜」喻指國民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半升」指國民黨統治初期,中國軍閥割據,內戰連綿,無法實現統一安定,蔣介石領導的北伐成功 初步奠定了國民黨的地位。「箕斗」為中國古代星相學,二十八宿中的星宿,這裡似指共產黨的勢力於暗中發展。「金烏起滅海山頭」:古時「金烏」為太陽的別 稱,此處暗示日本。整句指日本在二戰中興起與最終戰敗投降的命運。 「起滅」就是興起了又毀滅了。
(七)
雲霧蒼茫各一天,可憐西北起烽煙。
東來暴客西來盜,還有胡兒在眼前。
「雲 霧蒼茫各一天」言中國大陸和臺灣各自分治對立的局面。「可憐西北起烽煙」似指解放軍平定新疆叛亂和入藏鎮壓西藏獨立。「東來暴客西來盜」指在東方朝鮮與美 國交惡,在西邊和印度爆發中印邊界之戰。「還有胡兒在眼前」:北方的蘇俄一直威脅中國,中蘇曾經爆發珍寶島之戰,並各自陳重兵於邊界達數十年之久。
(八)
如棋世事局初殘,共濟和衷卻大難。
豹死猶留皮一襲,最佳秋色在長安。
「如 棋世事局初殘,共濟和衷卻大難」:世界局勢歷來像一盤棋一樣,這裡是指冷戰時期共產國際和西方自由民主體系的對局。九十年代以後共產國家紛紛變色,這對整 個共產主義一方來講,就已經是殘局一盤了。共產國家的聯盟徹底解體,絕大多數國家放棄了共產制度,這對共產黨來講可謂是一大劫難。「豹死猶留皮一襲」:當 共產國家的頭領蘇聯瓦解後,共產黨體系實際已經解體了,只留下些形式被中國當權者所繼承,就像一隻豹死了,但是卻留了一張皮一樣。此時的中國,已經沒有人 相信共產主義了,包括共產黨當權者,他們只是利用共產黨形式維持自己的統治而已。「最佳秋色在長安」:目前的中共當權者,為了給自己的政權形式製造合理 性,極力地粉飾虛假的所謂大好形勢,集中大量財力大興土木,裝點首都。「長安」也指中國的京城,泛指中國。但秋色再佳也無法長久了。
(九)
火龍蟄起燕門秋,原璧應難趙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連宵風雨不須愁。
「火龍蟄起燕門秋」:「火龍」,即紅色惡龍,指中國共產黨。這一句隱喻六四事件,1989年,中國學生與民眾在天安門請願後遭到殘酷屠殺。「原壁應難趙氏收」:「原壁」泛指擁有五千年連續歷史的中國,遭到了這一難。「趙氏收」是指趙紫陽,因六四事件被打壓。
這 以下的幾句,如果不從整個詩的主體來縱觀,不通曉修煉之事,是很難合理解釋的。實際上,下面幾句清楚地道出這預言的主題了。看看頭一句的「天門萬古開」, 到下面的「寰中自有承平日」,其真意就瞭然了。「一院奇花春有主」:1999年7月20日以前,法輪功遍及中國大陸,到處都是佩戴法輪功徽章的大法弟子, 到處可看到法輪圖形,所謂「一院奇花」。「春有主」是用春天喻法輪大法真相大白於天下的時候,遭到迫害的法輪功弟子會堂堂正正地與其師父相見。「連宵風雨 不須愁」:中共對法輪功弟子採用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手段進行了令人不解的大規模的迫害,所謂「連宵風雨」。但是法輪功所表現出的異常堅強和持續的精神抵 制,實在是歷史上罕見的。就憑這種精神,相信他們會最終獲得勝利的。用歷史眼光來看,無論邪惡怎麼猖狂,寒冬多麼嚴酷,終究會過去,是「不須愁」的。
(十)
數點梅花天地春,欲將剝復問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為家孰主賓。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