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憲是孔子的弟子,他以清靜守節,安貧樂道而受人尊敬。他的房子是草搭成的,門是蓬草編成的,門樞是桑樹條,屋內上漏下濕,原憲端坐其中絲毫不覺清苦,以修習禮樂教化的儒道為樂。
有一天,子貢去找原憲,他乘坐著高頭大馬拉的車,穿著雪白華麗的衣服,因為小巷容不下他的大車,子貢只好下車步行前去敲原憲家的門,只見原憲戴著用樺木皮做的帽子,拄著手杖出來開門迎接他。可能見原憲一副窮困寒酸的樣子,子貢說:「嘻!先生這是生病了嗎?」
原憲回答他說:「我聽說沒有錢財叫做貧,學了道卻不能身體力行去做才叫做病,我現在是貧並不是病。」子貢聽後非常慚愧。
唐朝吳筠賦詩《詠原憲子》讚嘆道:「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木賜欽高風,退慚車馬盛。」
孔子還有個弟子叫顏回,他一簞食,一瓢飲,住在簡陋的小巷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苦,但他卻一心向道,始終以此為樂,孔子對他稱讚道:「賢哉!回也。」
其實在我們的神傳文化中,不管是佛、儒、道,還是其他各家學說中,都把「得道」視為人生最高目標。能夠安守貧困之苦,矢志不移,視尋道、學道、得道為最大的快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安貧樂道。其實貧賤同能否得道並沒有直接關係,人們只是以能放下關係到個人切身利益的貧賤和富貴,來形容向道之心之堅定,以示世俗的任何利益和誘惑都改變不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有一天,子貢去找原憲,他乘坐著高頭大馬拉的車,穿著雪白華麗的衣服,因為小巷容不下他的大車,子貢只好下車步行前去敲原憲家的門,只見原憲戴著用樺木皮做的帽子,拄著手杖出來開門迎接他。可能見原憲一副窮困寒酸的樣子,子貢說:「嘻!先生這是生病了嗎?」
原憲回答他說:「我聽說沒有錢財叫做貧,學了道卻不能身體力行去做才叫做病,我現在是貧並不是病。」子貢聽後非常慚愧。
唐朝吳筠賦詩《詠原憲子》讚嘆道:「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木賜欽高風,退慚車馬盛。」
孔子還有個弟子叫顏回,他一簞食,一瓢飲,住在簡陋的小巷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苦,但他卻一心向道,始終以此為樂,孔子對他稱讚道:「賢哉!回也。」
其實在我們的神傳文化中,不管是佛、儒、道,還是其他各家學說中,都把「得道」視為人生最高目標。能夠安守貧困之苦,矢志不移,視尋道、學道、得道為最大的快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安貧樂道。其實貧賤同能否得道並沒有直接關係,人們只是以能放下關係到個人切身利益的貧賤和富貴,來形容向道之心之堅定,以示世俗的任何利益和誘惑都改變不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安貧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