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近發表報告指出,全球多條主要河流由於受到污染、興建水壩及氣候變暖等問題影響,而出現河水嚴重缺短,多種淡水生物受到絕種威脅。當中十條大河瀕危,包括中國的長江、怒江、亞洲的湄公河及恆河、歐洲的多瑙河及非洲的尼羅河等。
報告指長江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嚴重污染情況,這是受到急速及大規模的工業及國內發展所致。在過去五十年,污水、工業廢料及輪船排放物,令長江的污染程度加劇七成,成為中國工業急速發展的最大犧牲品。
報告說,現時中國全部工業廢料及污水中,幾近一半是排入長江裡。在全球最大水利工程的三峽大壩內,水庫底部充斥各種垃圾、船隻污水、豬及其它動物的排泄物、工廠、醫院及礦場的有毒或輻射性廢料,造成嚴重污染。
除了長江之外,遭報告點名的其它九條主要河流,還包括怒江(薩爾溫江)、流經歐洲多國的多瑙河、北美第四大的格蘭德河、南美的拉普拉塔河、亞洲的湄公河、印度的恆河、非洲的尼羅河及澳大利亞的默瑞·達靈河。
由德國流經東南歐入黑海的多瑙河,因為建了太多水壩,以致四周的濕地流失了八成,威脅河內生物及植物生態。其中歐洲佔了超過一半魚的品種,是在多瑙河發現的。
受到全球暖化影響,非洲地區的漁業遭受嚴重打擊,即使是輕微的溫度改變,也足以改變江河水位及魚類產量。在非洲最大的尼羅河,過去數千年一直是該區的最大水源,到了2025年,可能會面臨缺水危機。
世界自然基金會今次發表的報告長達53頁,指出全球多條主要河流未有受到良好保護,污染日趨嚴重,導致一萬種淡水生物中,有1/5絕種或瀕危。
該會促請各有關政府訂立措施,加強保護河流、湖泊及濕地,因為這是全球數以億計人的珍貴水源,而全球佔了四成一人口是居於十大瀕危河流區域的。
- 關鍵字搜索:
- 污染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