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專欄】「三八婦女節」要改名了?!

據大陸《三湘都市報》近日報導:湖南籍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在個人博客上透露,她將在此次「兩會」上遞交提案,建議將「三八婦女節」改成「三八女人節」或「三八女性節」,讓這個節日符合現代女性的美好心願。她還表示,這個提案得到了韓美林、張抗抗和杜近芳等數十位委員的響應和支持。張曉梅稱,「三八婦女節」事實上將大部分女性排斥在外。在辭典中,「婦女」的定義是成年女子的通稱,其中「婦」有已婚女子、妻子的含義。「婦」字從像形的含義來看,為「女子執帚」,本意為操持家務。現在看來,顯得氣息陳舊,對女性有一定的偏見。而且,年輕女性,特別是有知識的年輕女性多半不會用「婦女」來代指自己。

乍聽這番話,似乎言之有理,但轉念一想,則發現未必是那麼回事。張曉梅說文解字,搬出「女子執帚」來論證「婦女」的含義,並據此推斷以「婦女」給女人們作節日稱號,既落後於時代,又是一種「偏見」,這是不是顯得過於教條或迂腐呢?

眾所周知,中國的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其中有不少字詞現在所表達的意思,與古代造字時的本義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如說:「兵」字,古代解釋為軍事和兵器,而現在就指士兵。如果說「女子執帚」有對現代女性不敬之嫌,那麼「男人」的「男」字,豈不同樣流露出歧視異性的意味?種田是力氣活兒,是屬於男人的「專利」,婦女不得參與,這不分明在與男女同工同酬唱對臺戲嘛!按照這一邏輯,即使是最新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恐怕也得重新註釋,因為那裡面「有辱」女性尊嚴的像形字詞還真不少。

至於年輕女人,特別是其中的知識女性,有的不太喜歡自己被人稱作「婦女」,這也許是事實。可在有些地方和場所,年輕的女性特別反感別人叫自己「小姐」,因為當今大陸,「小姐」就是「妓女」的別稱。因此,這些只代表一部分人的好惡,而不能一概而論。說到婦女,不能不提「婦聯」,照「規矩」,得改成「女聯」才「名正言順」。還有聯合國組織的「世界婦女大會」,也得改成「世界女人大會」才最為恰當。然後,大陸外交部「照會」聯合國,建議「改名」,「惠及」全球,「灑向人間都是愛」。再有,港臺地區的人在罵女人時往往說:「臭三八。」而且,近年來廣東和福建也倍受「感染」。照此說來,張曉梅委員還得再「上」一個提案:建議將婦女節的日期進行改動。如您所說,這樣才能徹底消除對女性的「偏見」,最大「符合現代女性的美好心願。」

實際上,有的人刻意將「女人」與「婦女」區別開來,本身就折射出她們骨子裡存在的某種莫名其妙的「自尊」。現實中,女性哪怕再年輕、再漂亮,遲早也要為人妻、為人母,操持家務,躋身於「執帚」一族中。如果說操持家務,「顯得氣息陳舊」,難道只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才能表示女性的地位「與時俱進」了不成?男女平等不等於「女尊男卑」,張曉梅委員過於「自尊」的背後恐怕隱藏著自卑吧。

總之,修改名字毫無意義,關鍵是更好的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和利益,讓社會給予女性更多的關懷和愛護。你是人大代表也好,政協委員也罷,在關注婦女問題時,應該多在如何維護她們的合法權益上下功夫,實在是沒必要咬文嚼字或引經據典,在一些無關宏旨的細枝末節上大做文章。畢竟,拿出高質量的、關乎國計民生大事的議案或提案,才是包括廣大婦女在內的全國人民的當務之急。要多注意問題的內涵,不要在乎外在形式。不要忘了,毛匪頭曾經說過:形式主義害死人。再說,大陸叫了這麼多年的「三八婦女節」,已經習慣了,改了反而會不習慣,習慣成自然嘛。

好像是巧合,每年兩會都有委員和代表拿出一些匪夷所思甚至是貽笑大方的提案和議案,往往令人哭笑不得,不知所云。搞不懂這些「精英」們是智商太低啊還是藐視兩會啊,你們知不知道現在開的什麼會?正事沒幾件,淨拿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湊熱鬧。你們雲裡霧裡的建造「空中樓閣」的實質,就是沒有腳踏實地去傾聽基層民眾的心聲,更別說替他們排憂解難、下情上達,從而負起濟世安民的重任。這哪裡是參政議政,純屬是耗費公帑、羞辱人民!如此,你們有什麼資格「人五人六」地坐在大會堂裡說三道四、「指點江山」?還不如回家抱孩子去。

最後,祝大陸全體女性公民節日快樂!(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天人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