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長假,邱曉華卸下手頭的工作,從北京飛抵上海。他此行一是看望闊別已久的寶貝女兒,二是從側面打聽這座城市新近發生的官場地震的最新進展。
自從「上海社保案」於2006年7月曝光後,這位副部級高官的心一直懸著,他不知自己能否僥倖過關。這種擔心在此次上海之行後不到兩週就有了結果。
國慶長假一結束,中共中央即召開為期四天的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大會閉幕的第二天,即10月12日,邱曉華突然被免去國家統計局局長職務。反推到他上升之日,邱曉華在國家統計局局長的寶座上呆了約200天。
10月19日,在國家統計局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當面問及邱曉華動向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直接從放在桌面上的一疊文件中取出一張紙,一字不差地念了出來:「有關部門在調查上海社保基金案中,發現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邱曉華涉嫌嚴重違紀,中央紀委正在對其進行審查。」
1月23日,中央紀委就邱曉華案通報時稱:「經查,邱曉華在任國家統計局領導職務期間,收受不法企業主所送現金;生活腐化墮落,涉嫌重婚犯罪。」經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准,邱曉華被「雙開」———即給予開除黨籍和開除公職的處分。
「出事」前的邱曉華
1月23日,中央紀委就邱曉華案通報時稱:「經查,邱曉華在任國家統計局領導職務期間,收受不法企業主所送現金;生活腐化墮落,涉嫌重婚犯罪。」經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准,邱曉華被「雙開」———即給予開除黨籍和開除公職的處分。
據知情人透露,邱曉華的合法妻子患上了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紅斑狼瘡,至今仍在接受治療。該病很難治癒,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導致邱曉華夫婦婚後一直無子。涉嫌重婚的女主角,據稱是上海某電視臺財經出鏡記者,邱曉華的一些同學、同事都已知曉。
邱曉華出生於福建省寧化縣,幼年喪母,1982年在廈門大學經濟系畢業之後,進入國家統計局,一做便是24年。1993年,35歲的邱曉華擔任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從此為海內外所熟悉。
邱曉華他在父老鄉親眼中唯一愛好就是讀書,另一特點是寫得一手好文章。1976年插隊務農時,邱曉華還有幸被鄉里安排做文秘工作。
10年動盪之後,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邱曉華順利考入廈門大學經濟系。據說他在大學裡的作業「做得像印刷品一樣乾淨整齊」。
1982年大學畢業時,邱嘵華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一是拿著學校的分配文件,進入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工作;二是與一位高中同學完婚。到後來,他的妻子也一起調入國家統計局。
那時候,國家統計局綜合司的30多名員工共用一個大辦公室,一幫年輕人都有著高漲的工作熱情。一些同事回憶,邱參加工作的前五年,綜合司辦公室的一盞燈總要亮到半夜,那是邱曉華在挑燈看書。
他超強的業務能力,亦獲得了同行的廣泛好評。一位同事在電話中被領導問起「九五」期間中國GDP和CPI的增長幅度,她一時啞口無言,一旁的邱曉華頭也不抬地報出了一串數字。
曾是模範夫妻
在當時,這種良好的口碑還延續至他的婚姻。夫婦雙雙均為部委幹部,加之情深意切,頗令熟悉他們的人羨慕不已。他們甚至獲得了「模範夫妻」的稱號。
1995年4月出版《中國經濟熱點追蹤》時,邱曉華還在其前言裡寫道:「最後,我還要感謝我的愛人,對我工作和生活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僅解除了我的後顧之憂,也對許多文稿提出過意見建議,並幫助做了大量的整理工作。」
此後,邱先後任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副處長、處長、見習副司長、副司長、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
1996年至1997年,他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做訪問學者,1998年,他又下放至安徽省做了一年省長助理。
1999年9月,邱升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3年7月任中共國家統計局黨組副書記。2005年11月,任中共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
但天有不測風雲,在這個時候,他的妻子患上了紅斑狼瘡,至今仍在接受治療。
據介紹,該病很難治癒,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導致邱曉華夫婦婚後一直無子。
涉嫌重婚犯罪
瞭解邱曉華的人士告訴記者,涉嫌重婚的主角,身為上海某電視臺財經出鏡記者。
該女現年約37歲,1991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在企業工作6年後,又先後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所學專業頗多,涵蓋貿易、金融、主持、外語等。2001年起,供職於上海某電視臺,擔任財經頻道的出鏡記者。
記者致電該電視臺獲悉,該女2006年10月起已不再正常上班,有關其涉案內情也無法對媒體通報。
據知情者介紹,該女與邱最遲於2003年即已深交,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該女2005年上半年赴京深造時已有身孕,當年即為邱曉華產下一女。
中央紀委的通報中稱,邱曉華「生活腐化墮落,涉嫌重婚犯罪」。所謂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結婚或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行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或者與之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行為。
記者獲悉,邱與該女之關係應屬後者,即並無結婚證,但邱曉華的一些同學、同事都已知曉。
邱與該女並無結婚證,但邱的一些同學、同事都已知曉。
褒貶統計路
在邱曉華的一些同學看來,邱曉華對數據有著過人的分析、判斷以及預測能力,再加上能吃苦、勤奮,如專攻於學術前途同樣不可估量。
1991年11月,《人民日報》整版刊登了邱曉華的《對三年治理整頓的反思與回顧》,文章基於大量經濟數據與深入分析,大膽提出「治理整頓應該結束,留存問題可在繼續深化改革中解決」。此建議一月後被中央採納,33歲的邱曉華由此震動中國經濟界。
據國家統計局一位處級官員稱,邱曉華案發事先並無徵兆。
事實上,自其2006年3月升任局長後,一度高調推動改革,先後推出幸福指數、綠色GDP、地區創新指數等。
2006年9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邱曉華認為針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宏觀調控應告一段落,「已經見到積極成效,不需要什麼新的措施」。此觀點招致國內一些經濟學家異議。有人士甚至認為,邱曉華自2006年9月以來的反常言論,很難撇清他與特殊利益集團的瓜葛。
有人士認為,邱曉華自2006年9月以來的反常言論,很難撇清他與特殊利益集團的瓜葛。
「清水衙門」的權力
曾有記者提出「地方少報假報,數據摻水」的疑問,認為統計局的「美化」數據可能低估了目前經濟過熱的嚴重性。
與國務院的一些實權部門相比,國家統計局相對弱勢,給公眾感覺「下水」的概率也相對小些。很長時間以來,統計部門既不管錢,又不管物,是人們眼中的「清水衙門」。
然而,世上原本沒有絕對的腐敗土壤,「清水衙門」裡的官員未必就一定是清官。權力一旦失去相應的監督,「清水衙門」也會變成腐敗高發區。在官場潛規則之下,你在權力範圍內給我面子,我會在自己權力所及給你幫忙,權力與權力間的交易,與直接腐敗相比更隱蔽,但其危害更大。
知情人士透露,邱曉華除涉及社保案的資金外,落馬原因可能還有收受地方政府的賄賂,在GDP統計上做手腳。
除了對宏觀經濟的看法有爭議外,外界至今對統計局的數據真實性仍存在眾多非議。
在9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曾有記者提出「地方少報假報,數據摻水」的疑問,認為統計局的「美化」數據可能低估了目前經濟過熱的嚴重性。
「這些數據是實實在在的,是沒有水分的,經得起時間和歷史考驗。」對於質疑,邱曉華在當時如是回應。
此後不久,國家統計局還宣布,為了嚴厲打擊統計弄虛作假行為,堅決維護統計信譽,已成立了統計違法舉報受理中心。
儘管邱曉華對公布的數據真實性信心有加,但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學家王志浩和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仍然對各項數據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數據質疑,認為這一「自下而上」的數據可能存在地方政府「應對」「縮水安撫」中央的可能性。
邱曉華轉正局長上任後,曾努力推動統計調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期望建立直屬於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調查隊,直接介入地方統計部門的工作。這項改革引起一些地方統計部門官員的不滿。
對此,邱曉華在今年9月中旬表示,此舉是為了防止「一些統計機構、統計人員對統計調查數據審核把關不嚴」。他甚至義正辭嚴地批評,某些地方的個別統計人員縱容、袒護甚至指使、授意調查對象虛報瞞報統計。
但這種改革並未贏得統計系統的支持。一位基層農調隊員稱,邱曉華給省以下改革定了基本調子,即省以下基本維持現狀。這種上改下不改、換湯不換藥的改革對基層隊員來說,無疑是當頭澆了一盆涼水。多年的事實已經證明,邱所提出的兩種模式是限制調查隊獨立工作的模式,早就受到基層隊員的詬病,卻被邱當作改革良方來倡導。
来源:
自從「上海社保案」於2006年7月曝光後,這位副部級高官的心一直懸著,他不知自己能否僥倖過關。這種擔心在此次上海之行後不到兩週就有了結果。
國慶長假一結束,中共中央即召開為期四天的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大會閉幕的第二天,即10月12日,邱曉華突然被免去國家統計局局長職務。反推到他上升之日,邱曉華在國家統計局局長的寶座上呆了約200天。
10月19日,在國家統計局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當面問及邱曉華動向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直接從放在桌面上的一疊文件中取出一張紙,一字不差地念了出來:「有關部門在調查上海社保基金案中,發現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邱曉華涉嫌嚴重違紀,中央紀委正在對其進行審查。」
1月23日,中央紀委就邱曉華案通報時稱:「經查,邱曉華在任國家統計局領導職務期間,收受不法企業主所送現金;生活腐化墮落,涉嫌重婚犯罪。」經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准,邱曉華被「雙開」———即給予開除黨籍和開除公職的處分。
「出事」前的邱曉華
1月23日,中央紀委就邱曉華案通報時稱:「經查,邱曉華在任國家統計局領導職務期間,收受不法企業主所送現金;生活腐化墮落,涉嫌重婚犯罪。」經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准,邱曉華被「雙開」———即給予開除黨籍和開除公職的處分。
據知情人透露,邱曉華的合法妻子患上了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紅斑狼瘡,至今仍在接受治療。該病很難治癒,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導致邱曉華夫婦婚後一直無子。涉嫌重婚的女主角,據稱是上海某電視臺財經出鏡記者,邱曉華的一些同學、同事都已知曉。
邱曉華出生於福建省寧化縣,幼年喪母,1982年在廈門大學經濟系畢業之後,進入國家統計局,一做便是24年。1993年,35歲的邱曉華擔任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從此為海內外所熟悉。
邱曉華他在父老鄉親眼中唯一愛好就是讀書,另一特點是寫得一手好文章。1976年插隊務農時,邱曉華還有幸被鄉里安排做文秘工作。
10年動盪之後,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邱曉華順利考入廈門大學經濟系。據說他在大學裡的作業「做得像印刷品一樣乾淨整齊」。
1982年大學畢業時,邱嘵華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一是拿著學校的分配文件,進入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工作;二是與一位高中同學完婚。到後來,他的妻子也一起調入國家統計局。
那時候,國家統計局綜合司的30多名員工共用一個大辦公室,一幫年輕人都有著高漲的工作熱情。一些同事回憶,邱參加工作的前五年,綜合司辦公室的一盞燈總要亮到半夜,那是邱曉華在挑燈看書。
他超強的業務能力,亦獲得了同行的廣泛好評。一位同事在電話中被領導問起「九五」期間中國GDP和CPI的增長幅度,她一時啞口無言,一旁的邱曉華頭也不抬地報出了一串數字。
曾是模範夫妻
在當時,這種良好的口碑還延續至他的婚姻。夫婦雙雙均為部委幹部,加之情深意切,頗令熟悉他們的人羨慕不已。他們甚至獲得了「模範夫妻」的稱號。
1995年4月出版《中國經濟熱點追蹤》時,邱曉華還在其前言裡寫道:「最後,我還要感謝我的愛人,對我工作和生活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僅解除了我的後顧之憂,也對許多文稿提出過意見建議,並幫助做了大量的整理工作。」
此後,邱先後任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副處長、處長、見習副司長、副司長、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
1996年至1997年,他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做訪問學者,1998年,他又下放至安徽省做了一年省長助理。
1999年9月,邱升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3年7月任中共國家統計局黨組副書記。2005年11月,任中共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
但天有不測風雲,在這個時候,他的妻子患上了紅斑狼瘡,至今仍在接受治療。
據介紹,該病很難治癒,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導致邱曉華夫婦婚後一直無子。
涉嫌重婚犯罪
瞭解邱曉華的人士告訴記者,涉嫌重婚的主角,身為上海某電視臺財經出鏡記者。
該女現年約37歲,1991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在企業工作6年後,又先後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所學專業頗多,涵蓋貿易、金融、主持、外語等。2001年起,供職於上海某電視臺,擔任財經頻道的出鏡記者。
記者致電該電視臺獲悉,該女2006年10月起已不再正常上班,有關其涉案內情也無法對媒體通報。
據知情者介紹,該女與邱最遲於2003年即已深交,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該女2005年上半年赴京深造時已有身孕,當年即為邱曉華產下一女。
中央紀委的通報中稱,邱曉華「生活腐化墮落,涉嫌重婚犯罪」。所謂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結婚或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行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或者與之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行為。
記者獲悉,邱與該女之關係應屬後者,即並無結婚證,但邱曉華的一些同學、同事都已知曉。
邱與該女並無結婚證,但邱的一些同學、同事都已知曉。
褒貶統計路
在邱曉華的一些同學看來,邱曉華對數據有著過人的分析、判斷以及預測能力,再加上能吃苦、勤奮,如專攻於學術前途同樣不可估量。
1991年11月,《人民日報》整版刊登了邱曉華的《對三年治理整頓的反思與回顧》,文章基於大量經濟數據與深入分析,大膽提出「治理整頓應該結束,留存問題可在繼續深化改革中解決」。此建議一月後被中央採納,33歲的邱曉華由此震動中國經濟界。
據國家統計局一位處級官員稱,邱曉華案發事先並無徵兆。
事實上,自其2006年3月升任局長後,一度高調推動改革,先後推出幸福指數、綠色GDP、地區創新指數等。
2006年9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邱曉華認為針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宏觀調控應告一段落,「已經見到積極成效,不需要什麼新的措施」。此觀點招致國內一些經濟學家異議。有人士甚至認為,邱曉華自2006年9月以來的反常言論,很難撇清他與特殊利益集團的瓜葛。
有人士認為,邱曉華自2006年9月以來的反常言論,很難撇清他與特殊利益集團的瓜葛。
「清水衙門」的權力
曾有記者提出「地方少報假報,數據摻水」的疑問,認為統計局的「美化」數據可能低估了目前經濟過熱的嚴重性。
與國務院的一些實權部門相比,國家統計局相對弱勢,給公眾感覺「下水」的概率也相對小些。很長時間以來,統計部門既不管錢,又不管物,是人們眼中的「清水衙門」。
然而,世上原本沒有絕對的腐敗土壤,「清水衙門」裡的官員未必就一定是清官。權力一旦失去相應的監督,「清水衙門」也會變成腐敗高發區。在官場潛規則之下,你在權力範圍內給我面子,我會在自己權力所及給你幫忙,權力與權力間的交易,與直接腐敗相比更隱蔽,但其危害更大。
知情人士透露,邱曉華除涉及社保案的資金外,落馬原因可能還有收受地方政府的賄賂,在GDP統計上做手腳。
除了對宏觀經濟的看法有爭議外,外界至今對統計局的數據真實性仍存在眾多非議。
在9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曾有記者提出「地方少報假報,數據摻水」的疑問,認為統計局的「美化」數據可能低估了目前經濟過熱的嚴重性。
「這些數據是實實在在的,是沒有水分的,經得起時間和歷史考驗。」對於質疑,邱曉華在當時如是回應。
此後不久,國家統計局還宣布,為了嚴厲打擊統計弄虛作假行為,堅決維護統計信譽,已成立了統計違法舉報受理中心。
儘管邱曉華對公布的數據真實性信心有加,但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學家王志浩和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仍然對各項數據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數據質疑,認為這一「自下而上」的數據可能存在地方政府「應對」「縮水安撫」中央的可能性。
邱曉華轉正局長上任後,曾努力推動統計調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期望建立直屬於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調查隊,直接介入地方統計部門的工作。這項改革引起一些地方統計部門官員的不滿。
對此,邱曉華在今年9月中旬表示,此舉是為了防止「一些統計機構、統計人員對統計調查數據審核把關不嚴」。他甚至義正辭嚴地批評,某些地方的個別統計人員縱容、袒護甚至指使、授意調查對象虛報瞞報統計。
但這種改革並未贏得統計系統的支持。一位基層農調隊員稱,邱曉華給省以下改革定了基本調子,即省以下基本維持現狀。這種上改下不改、換湯不換藥的改革對基層隊員來說,無疑是當頭澆了一盆涼水。多年的事實已經證明,邱所提出的兩種模式是限制調查隊獨立工作的模式,早就受到基層隊員的詬病,卻被邱當作改革良方來倡導。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邱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