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生玩「快閃」 只為將無聊進行到底?(圖)

在北京大學最為熱鬧的三角地,近20名學生突然撐起雨傘,一分鐘後他們迅速將傘收起,離開現場。昨日發生的這一幕,是「北大快閃組」的第一次活動。對此,多數路人表示不明白其含義。

  昨日11時50分,兩位北大學生手拿雨傘來到北京大學大講堂前。「不會就我們倆吧?」 Taliamm(網名)正在念新聞研究生,是北大快閃組的發起者。她告訴記者,活動由論壇發起,成員利用QQ聯繫,幾乎相互都不認識。陸續有手拿雨傘的學生走近,約10分鐘後,現場聚集了近20人。

  按約定,他們步行至校園內最熱鬧的三角地,迅速將傘撐起,走在人群之中。之後,他們聚集成一堆,很多路人繞開,邊走邊注意他們。「下雨了麼?」一位路過此處的男生疑惑地問記者。一分鐘後,「快閃」成員收起雨傘,消失在人群中。

 在北京大學最為熱鬧的三角地,近20名學生突然撐起雨傘,一分鐘後他們迅速將傘收起,離開現場。

  參與者之一的大四學生YY說,活動吸引人之處在於它沒有意義。「為什麼每件事情都要有某種意義?大家從中得到了快樂,所以要把這種‘無聊’進行到底。」Taliamm說,她在做活動策劃時注意了應對公眾無害。

  在「快閃族」離開後,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目擊學生。7位學生表示不明白其含義,猜測它是一種宣傳或者社團活動。多數學生表示,只要不影響正常的校園秩序就可以接受。

  記者採訪了一位北京大學的傳播學研究者。她告訴記者,「快閃」通過網路發起的這種特點,正體現了中國的網路傳播的特點。「娛樂功能是國內網路論壇的重要功能,與國外有很大區別。」同時她指出,從國內外各種「快閃」的特點看,雖然其參與者表示活動沒有實質的意義,但其本身體現了一種目的,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宣泄。「如果他們滿足於現實生活的秩序性或者目的性,就不會參與其中了。」

  快閃

  英文原文為flash mob,意為快閃爆走族。即一群人在預先約定的地點集合,進行簡短活動後迅速解散。發源於美國,近年來傳入國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