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專畢業生爭當農民

浙江臺州市最近出現一種令人費解的現象:一些大中專畢業生,包括名牌大學畢業生爭當農民。截至目前,臺州市已有近5000名大中專畢業生辦結了「非轉農」手續,跳進「農門」。

今年24歲的崔國利等了4個多月,終於順利拿到「非轉農」准遷證後,很是開心。「城市生活壓得我透不過氣來。」 (12月11日《人民日報》)

曾經,農村戶口被很多城裡人所輕賤。而考上大學,當一個城裡人,也曾經是無數農村孩子的夢想,如願以償者的家人在村民面前,腰板似乎也直了許多,喉嚨也響了不少。而今,「鯉魚跳龍門」的「農轉非」現象,為何卻發生了180度的大逆轉?那些年輕的城市居民為何要放棄「城市夢」而重歸田園?有人「欣喜」地看到,「新知青」返鄉,說明如今城鄉「剪刀差」已經縮小,新農村的發展已呈現出美好前景和巨大吸引力。而筆者認為,「新知青」返鄉,與其說是對新農村的嚮往,還不如說是對城市生活壓力大而保障不健全的無奈逃避。無奈之舉,有必要吹得那麼高嗎?

當前,城市生活壓力過大、生活成本畸高,的確讓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居民望而生畏,生活日漸沈重的他們,發覺自己變得越來越「值錢」了,從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開銷標準越來越高,生活成本越來越大,難怪有那麼多人抱怨活得太「累」。最可怕的是,在城市越來越現代的表象下,最高的生活成本並未換來最優的生活品質,隨著城市設施越來越豪華,城市化的攤子鋪得越來越大,道路修得越來越寬敞,高樓修得越來越漂亮……許多人卻高興不起來,因為老百姓從中真正受益的並不多。

相反,房價暴漲的直接後果是催生了一批房地產大鍔,許多買房一族身負巨額債務,不得不終生替銀行打工,更有許多下崗工人望房興嘆,將購房的理想留給子孫後代去實現;而教育費用也大幅增長,子女接受優良的高等教育也變成了奢侈消費;而在日常生活方面,城市居民更是吃什麼漲什麼……有人為此形容:城市居民收入增加的速度是「爬樓梯」,而物價上漲則是「坐飛機」。

除了生活壓力讓城市年輕居民頗顯落寞之外,還有就是城鄉社會保障的差距、城市公共服務的差距、城鄉醫療收費的差距等等,也有點留不住城市年輕居民的架勢。當前,某些地方為了所謂的政績,紛紛宣揚如何如何地為農民(農民工)制定全面而系統的社會保障機制,但還有相當多的城市居民或因自由就業,或因政府對不履行社保責任的單位處罰不力,而仍然游離在社會保障之外,不僅工作機會少,而且工資微薄,病無所依,老無所依。

有關專家分析,過去隱藏在戶口本背後的農民與城裡人的待遇差別達數十項之多,因此 「農轉非」成了「香餑餑」。但如今,城鄉待遇發生了大「逆轉」,尤其是在土地價值被無限放大的城郊,農民除了享有土地承包、征地補償、申請宅基地等「好處」外,有些集體經濟較好的村,還能享受生活補助、養老保險、醫藥費報銷等一系列待遇。這讓那些原本「根」在農村的「新知青」紛紛「非轉農」,以便在制度框架內謀求合法利益的獲得。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們為了生活來到這個城市,為了更好地生活而居留於這個城市。」當城市的高消費和缺乏保障讓低收入者無法忍受時,城市年輕居民為了追求理想生存狀態而大量返回農村,這不能不說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令人心酸的鬧劇。

本文留言

作者何勇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