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億五千萬畝耕地受污染 影響糧食生產

中國各地因經濟發展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頻傳,根據不完全調查,目前受污染耕地約一億五千萬畝,超過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

新華網引述中國環保總局資料顯示,一些地區由於長期過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農膜以及污水灌溉,大量污染物殘留土壤,直接影響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於是,生物種群結構改變,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壤生產力下降,造成農作物減產和農產品質量下降,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土壤污染的總體形勢嚴峻。

有關部門估算,中國每年重金屬污染糧食逾一千萬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人民幣兩百億元。

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博士陳同斌分析,中國原本就是一個耕地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耕地面積不斷減少,造成限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再加上不斷惡化的土壤污染問題,使得中國糧食生產陷入持續減產的困境。

中國科學院生態所院士孫鐵珩說,中國大陸遭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近兩千萬公頃,約佔耕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土壤污染直接導致食物品質不斷下降。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