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國有倒閉電廠抄表工年薪十萬 每天只需抄4次電錶

 2006-06-26 05:4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每月工資6500元,一年發16個月的工資,外加年終獎和兩份商業保險。

這是某市一位電廠抄表工的真實收入狀況。雖然他所在的電廠已經倒閉,但這不妨礙他領取10萬元年薪。而他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天抄四次電錶。

國家發改委今年3月發布的《電力行業2005年運行分析及2006年趨勢預測》(下稱《分析及預測》)中稱:「全國火力發電企業在銷售收入增長19%的情況下,利潤只增長2%,虧損有所加大,應收賬款增加,負債率上升,經營狀況有所惡化。」這份被解讀成「全行業虧損」報告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兩個月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步正發稱,目前我國行業間工資差距過大;壟斷行業員工工資過高、增長過快的問題比較突出。而電力行業正是被他點名的行業之一。

電力行業職工收入高企與「全行業虧損」,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表象是否同時成立?它們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繫?

「彈性成本」水分幾成

在《分析及預測》中,去年電力行業的負債增長了11.5%,且在全行業虧損企業減少的情況下,火力發電虧損企業數比2004年增長了3.4%,虧損額增長了10.1%。

這份報告出臺之後,各大媒體紛紛跟進,試圖找出火電行業「虧損」的具體原因。《人民日報/市場報》一篇名為《電力企業百億虧損為哪般,員工福利高成重要原因》的文章,更是直接把矛頭指向了電力行業收入過高的現狀。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稱,國有發電企業的人工成本確實大大高於當地的平均工資水平,補貼名目繁多,數額不菲,「他們冗員也很多,比如30萬千瓦機組的企業,民營電廠一般只需要300人左右,而國有電廠要1000人。」

目前在中國的發電領域,大型發電企業有國有五大電力集團,各省市還有屬地方國資的電力企業。民營企業數量極少,且一般只擁有小型發電機組。

由於電煤價格實行「雙軌制」,國有發電企業可以按照重點合同價格購買,一般每噸比市場價低四五十元。「但就是這樣,國有電廠還是報虧,成本更高的民營企業卻能盈利。」上述專家說。

那麼,人力成本究竟佔國有火電企業總成本多大比例?

招商證券電力分析師王弘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以廣東為例,如果1000瓦時火電的全部成本是0.25元,那麼其中燃料成本約為0.14元,機組折舊為0.04元,財務費用、人工和維護費用、管理費用共佔0.07元,「從成本分析的角度來說,燃料和機組是剛性成本,大約佔50%~60%,其餘的是彈性成本。」

國內最大的電力上市公司華能國際(600011.SH)去年的年報顯示,當年其全年經營成本總額為313.74億元,其中收購項目和新投機組金額最高,分別為39.78億元和29.20億元,而人力開支為2300萬元。

「客觀地講,經營管理費用上確實還有一部分下降的空間。」王弘說。他還表示,其實電力「全行業虧損」的說法並不太準確,「去年電力行業的利潤總額為是716億元左右,比2004年上升,只是增幅減緩。」

「國家發改委的那份報告中,火電企業的虧損,確實與去年前5個月電煤價格沒有聯動前煤價較高有關。」中國能源網執行副總裁韓曉平認為,電力企業的問題應該分兩方面看,既有電煤價格上漲引起的成本原因,也有企業本身管理不善、管理費用超過應有水平的因素。

「而且,由於前幾年電力供應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電廠每年用於新上機組的固定投資很多,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虧損的增加。」韓曉平還說,雖然今年電力供應形勢相對平穩,但新增機組的速度仍持續前幾年的勢頭,將超過7000萬千瓦。

電網比電廠更富?

今年3月22日,國家統計局提供了一項與《分析及預測》看似相反的數據:從1至2兩月全國工業實現利潤情況看,電力行業利潤同比增長38.5%,遠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長21.8%的平均水平。在電煤價格放開兩個月後,電力行業面對煤炭價格開始市場化帶來的成本大增這一嚴峻形勢,卻實現了整體利潤的大幅增長。

據五大電力集團中某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層向媒體透露的數據,五大電力集團的火電企業去年底的虧損情況數據為:中國華電達70%,中電投達67%,大唐集團達57%,華能集團達47%,國電集團達40%。

王弘則說,據專家估算,目前火電企業中,虧損面在1/3左右,即1200多家火電企業中,有400家左右虧損。

上述高層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是整個電力行業的利潤情況,實際上,在電力行業「廠網分開」之後,電網公司和各發電集團的利潤是分開計算的。這幾年,由於新上機組的投資和電煤成本的增加,成本壓力全部由發電集團承擔了。而電網公司因為電力銷售形勢大好,加上沒有成本壓力,因此利潤率快速增長。

但來自國家電網公司的數據顯示,其1萬億元的資產,每年產生的淨利潤僅為40多億元。

「其實,電網公司的員工收入比電廠還要高出很多。」一位專家稱。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宜勇在他的報告《2005~2006年:中國收入分配問題與展望》中指出,國有壟斷行業與一般行業的收入差距,與它們之間的經濟效益、勞動強度及勞動複雜程度的差距關聯性較低,收入差距既脫離了按勞分配原則,又脫離了效率優先原則。事實上,行業收入水平與其壟斷程度高低,及對國有資產處置權力大小成正比。

「在國外,這種國有壟斷行業的支出是要受到政府嚴格控制的。」韓曉平說。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電力行業人士也稱,電力在我國是一個公共事業,「不能把利潤留在行業內部,使之獲得暴利。」


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