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Cluster衛星 地球磁圈重大發現(圖)

 2006-06-23 15: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受到太陽風的長期吹拂,地球上空磁圈中的氣體被加熱後會不斷產生氣泡、然後又破掉消失。這些氣泡的發現,可以讓科學家瞭解太陽風和地球磁場之間的交互作用。

  上述發現,是科學家由歐洲航太總署(ESA)由4架人造衛星組成的Cluster衛星群,以及ESA與中國合作的雙星衛星(Double Star)任務的觀測資料中得出的。每當這些人造衛星經過地球白晝區上空、約距地表13∼19倍地球半徑時(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公里),就一定會至少遇到20∼40個這些氣泡。

  這些氣泡的正式稱呼是「密度洞(density holes)」,是太空中氣體密度突然降低10倍左右,但溫度卻從攝氏10萬度躍升到1000萬度的區域。每個氣泡的直徑最大可達1000公里左右,持續約10秒之後便破裂,之後變被溫度較低、密度較高的太陽風所取代。

  科學家認為這些氣泡應是太陽風撞擊地球磁場而形成的弓形震波(bow shock)造成的。弓形震波在自然界中相當常見,例如船隻向前行進時,船前方的V字形或U字形水波波紋;或是飛機以超音速航行時, 因飛機速度比音速還快,使得飛機前方的空氣和聲波被擠壓,最後經由「音爆(onic boom)」才消失。地球磁場和太陽風之間的弓形震波也一樣,只是科學家一直不知道累積的磁場震波能量最後究竟是如何消失的。現在Cluster的氣泡發現,或許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