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雲南撫仙湖「水下金字塔」疑為古滇國文化遺蹟

 2006-06-22 04:5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早在1992年科學家就在雲南澄江撫仙湖邊發現了大量水下人工建築的遺蹟。近日研究者們對這個十年未解之謎的遺蹟身份的認定有了新發現。

  據介紹,目前已經探明的古城遺蹟面積已達2.4平方公里,規模不遜於上世紀70年代的澄江縣城,主要建築共有8個,其中兩個高大階梯狀建築和一座圓形建築最為重要。

  其中一座高大的階梯狀建築共分三層,底部寬60米,第二層寬32米,頂層寬18米,整個建築高為16米,從聲吶掃瞄圖上可以看出,它的台階非常整齊對稱。

  而另一座階梯狀建築氣勢最為恢宏。它上下共五層,第一層底部寬63米,第二層寬48米,第三四層倒塌比較嚴重無法仔細測量,第五層寬27米,整個建築高21米,類似於美洲瑪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層大的台階之間都有小台階相連,其中第一級大台階從底部有一條筆直的小台階直通而上。

  此外,在這兩座建築中間還有一條長300多米,寬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狀的石板鋪成,石板上面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幾何圖案。在另外一片區域裡,耿衛還發現了一座圓形建築,底部直徑為3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別出台階,該建築北面倒塌得比較嚴重,東北面有個缺口,形狀類似於故羅馬的鬥獸場。

  專家認為,高大的台階狀建築很可能是祭臺。他們的主人會是漢代俞元城的居民嗎?在雲南晉寧石寨山曾出土大量古滇國時期的青銅器,很多青銅扣飾(一種青銅質地的圓形小飾品)上都有台階式建築的圖案,有的上面還有用於祭祀的桿欄式建築圖案。這表明祭祀活動在古滇人的生活中已經相當重要,那些高大的台階式建築就是古滇人祭祀活動的遺存。

  更令人稱奇的是,刻畫在一些青銅扣飾上的環形台階式建築圖案,幾乎與水下發現的圓形建築形式一模一樣。青銅器上的環形台階式建築分上下兩層,第一層有十餘人,第二層有三四個人,坐在台階上觀看鬥牛或者其他表演。據認為,水下圓形建築就是扣飾圖案描繪的原型。也有專家認為,圓形建築是娛樂設施或是體育場。

  目前,關於古滇國的考古成果幾乎全都集中在墓葬和文物的出土上,曾經興盛500餘年的古滇國沒有發現任何生活建築的遺蹟,這讓人難免猜測,湖底高大的建築與青銅器上的圖案相似絕非偶然。

  在撫仙湖的眾多傳說中,關於海馬的傳說最為離奇。據說這種海馬可以在湖面上奔跑如飛,經常在晨霧中出現,霧散後潛入水中,在古縣誌中多有記載。

  撫仙湖水位很低的時候,在很淺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人們可以看到直徑在8-15厘米的孔洞,形狀酷似馬蹄印。在水下建築上,也發現很多類似的孔洞,有些內部邊緣還有石釘,這些圓孔插上木樁,再用繩子連接起來,會形成一個規則的長方形。

  考古學家通過研究古滇文明的青銅器圖案發現,古滇人的建築主要是以桿欄式建築為主,這種桿欄式建築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層懸空,再修牆而形成的建築。據推斷,所謂海馬的腳印就是桿欄式建築用於插立木的基礎,撫仙湖水下古蹟一定與古滇文明有著直接的聯繫。

  在雲南澄江縣的歷史上,有史可查的有三個城市,其中最早的是俞元古城,後來在史書上神秘消失,這是很多專家傾向於認定水下城市就是俞元城的原因。另有人認為「俞」在古漢語中有「最、最初」之意,而"元"有"原始、根基"之意,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最初的高大的根基」。

  和其他的古代文明遺蹟相比,撫仙湖水下遺蹟的規模絕不遜色,擁有超過21米的高大建築,這在瑪雅文明遺蹟中都是不多見的。對它的研究將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困擾考古界多年的古滇文明的謎團,很可能透過撫仙湖水下古蹟揭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