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錯失
在瑞士巴塞爾採訪國際鐘錶展,世界各地表商與媒體聚齊在這裡,由於多次到瑞士出席這個每年一度的鐘錶盛會,跟一些表商從陌生至熟絡,除了談表,我們私下吃飯,也難免閒聊孩子的問題。S說起她小時是一副「牛小姐」脾氣,一兩歲開始,媽媽怎麼義正詞嚴或威逼利誘,小丫頭就是不叫「哥哥」一聲,兩兄妹從小玩到大,現在各自事業有成,她說:「到今天我還沒叫過他一聲『哥哥』。」感覺上,她心裏有一絲歉疚,但是如她所言,已改不了口,從小直喚她哥哥名字,雖然只是一個稱呼,但是畢竟有別。我兩個弟弟,30多歲,對我仍以兄尊稱;我的老二,從小就把「哥哥」掛在嘴邊,即使被老哥欺負,哭鬧後,下一秒鐘還是「哥」前「哥」後,我覺得這樣的稱呼是發自內心的,一般父母也這樣教導孩子,很少父母會像對S那樣沒轍。
這看似小事,卻可構成無法想像的結局;想想看,S的哥哥已三四十歲,仍沒機會聽到惟一的妹妹親昵地叫他一聲「哥」,這不無遺憾。如S所笑言:「我媽即使打死我,我就是不叫一聲!當時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固執?」不錯,就是當時不給予糾正,以致留下手尾。
教養孩子,總面對無數孩子第一次的行為失誤。有些父母較不在意於孩子第一次的錯,認為可以原諒;一些馬上制止,以免星火燎原。對於孩子的各種舉動,父母要變得神經兮兮,鉅細靡遺地緊迫盯人,見壞就打嗎?
基本上,一次錯誤行為不致造成不可改變的負面影響,但是如果這種行為經歷數月或一兩年,持續不斷而父母仍不去注意(或像S的媽媽一樣對孩子妥協),這樣的行為遲早會發展成某些類似的「行為群」,進而定型為「固定的行為模式」。
S的行為可判為錯嗎?她們兄妹的關係很好,只是缺少一個所謂「正確」的長幼尊稱,以父母當時的價值判斷,S是不對的,也即成為她今天這個模式。
S的「固定的行為模式」,在我看來,還不致影響她對兄長的不敬,只是心理素質須進一步塑造。她愛哥哥的程度,不比一般人差,只是「嘴硬」而已。
有些孩子錯誤的行為會演變成日後不適當的「固定行為模式」,甚至有礙其成長的獨立性,不只扭曲孩子的個性,破壞自理能力和人際的互動關係,也可能打擊他的心理功能,直接影響學習表現。
當發現孩子有持續而特定出現的行為,父母不可掉以輕心。
- 關鍵字搜索:
-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