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球戰略從歐洲轉向亞洲

美國總統3 月1 日開始訪問印度,引起了美國、印度以及世界主要媒體的相當重視,給予密集追蹤報導,主要因為,這不僅是布希總統首次訪問印度,而是標示美國的全球戰略,進一步從歐洲向亞洲轉移。它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過去28 年來,美國只有兩位總統訪問過印度,上一次是2000 年3 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了印度,標誌兩國關係正式開始解凍。這次是美國總統第二次訪問印度。當年克林頓訪問時,因為印度發展核子武器,兩國就這個問題沒有達成協定,仍有重大分歧。

在布希啟程前往印度訪問的當天,前印度駐美國副大使斯瑞尼瓦桑( T.P. Sreenivasan )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題為"歡迎總統先生"的文章,雖然對布希評價相當高,但也抱怨說,美英法俄中等五個大國擁有核子武器,但美國卻不允許有十億人口的大國印度發展核武,這是不公平的。印度希望通過擁有核子武器,爭取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世界上獲得應有的大國地位。

這次布希總統訪問新德里,和印度簽署了核子協定,根據這個協定,印度把民用核子,和軍用的分開,並允許國際機構檢查;美國則解除對印度的核子技術禁運。這等於是兩國找到了一個解決核子問題爭議的突破口,其實主要是美國方面做出讓步。因為印度如果擁有核子能力,具有兩個重要意義,首先在經濟上,印度可以通過核子發電,減少對中東石油的進口,不再和美國等在中東爭奪石油。另一個考慮是,如果印度增加其核子能力,可以和巴基斯坦以及中國構成核子平衡。

第二,美印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也相當令人矚目。印度過去十年來經濟改革,增長率平均每年 6% ,去年增至近8 %。美國和印度的貿易額,去年翻了一番。美國科技公司,紛紛到印度投資,美國電腦軟體公司微軟的總裁比爾蓋茨今年初宣布,他的公司將向印度投資 17 億美元。不僅美國,連日本也開始把投資重點從中國轉向了印度,由於日本和美國對印度的大量投資,導致印度孟買股票市場去年大幅增長了 42% 。

第三個標誌是,兩國重要合作領域是太空和軍事方面。美國和印度去年就達成在太空的合作協定,在軍事方面,雙方已舉行過多次聯合軍事演習,美國向印度輸出高級武器。印度的軍費開支近年以兩位數增長,海軍能力已進入太平洋。印度軍事能力增高,一是可維持和巴基斯坦的軍事平衡,另外當然也對軍事崛起的共產中國構成制衡。美國也是看到這個重要作用,近年才相當注重和印度發展關係。

在布希啟程訪問印度之際,美國國務院宣布,削減在歐洲國家的外交官,同時決定向亞洲國家增派外交官,其中向印度就增派了 12名,向中國增派了 15 名,顯示美國的全球戰略在外交上也從歐洲向亞洲轉移,而在軍事上更是如此,美聯社報導說,美國海軍計畫在 2010年前在太平洋增加部署六艘潛艦,並減少大西洋的潛艦,使美國在太平洋與大西洋部署的潛艦比例,從目前一比一變成三比二,也是把重心從歐洲轉到亞洲。

美國調整全球戰略重心,把它轉向亞洲,其主要目標是,通過和日本的軍事緊密聯盟,通過和澳大利亞的軍事關係,現在又和印度發展戰略夥伴關係,通過聯盟關係和威懾力量,來確保亞太區域的安全。因此美國專家普遍認為,美國和印度形成緊密關係,是"本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發展之一"。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曹長青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