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律師證實央視「同一首歌」遭遇官司

 2006-01-17 19: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據南京日報記者梁平2004年11月15日報導,央視「同一首歌」,因涉嫌侵權將被「同一首歌」原詞作者陳哲、迎節、曲作者孟衛東告上法庭。

報導稱,3位作者一致認為,央視將他們的歌曲冠以節目名稱,進行商業演出多年,侵害了他們的合法權益,他們將通過法律途徑為自己討一個說法。原告律師也表示,央視將「同一首歌」作為節目品名,沒有徵得原作者同意,已構成故意侵權。

歌曲「同一首歌」創作於1990年,央視於2000年1月推出音樂欄目「同一首歌」,但沒有徵得該作品詞曲作者任何授權。「同一首歌」節目組對外宣稱其是央視最權威的音樂名牌。

當局施壓成保密案件

原告委託代理人、北京億中律師事務所張本基律師今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證實了這個消息,並表示,此案件已持續一年多,還在一個過程當中,一直在進展,沒有最後了結,還需要一段時日才會有結果。他同時表示,這個案件是保密案件,具體細節要保密,他不方便透露。

郭國汀律師今日就此事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指出,這位律師說是「保密案件」,很可能是受到當局的壓力所致,因為「同一首歌」這種涉及版權問題的民事糾紛不屬於法定的保密案件範疇。

他表示,保密案件有兩種,一種是,法律法定的,包括國際機密、個人隱私和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第二種,是當事人與律師約定的。「同一首歌」是有關版權糾紛的民事案件,肯定不屬於第一種---法定的保密案件。

郭律師指出,從情理上講,也不應該屬於第二種情況---歌曲作者與律師約定的,因為「同一首歌」的作者沒有必要要求律師對外保密,這樣對他們原告來講不利。因為被告是有權有勢的央視,那麼,從勝訴的角度和從當事人自己的利益來考慮,按照正常思維,應該充分運用媒體曝光此案,引人注目,使他在光天化日之下,才有可能獲得比較公正的裁決。

他說,那麼只有第三種情況,就是中共當局干預使得律師不願意惹麻煩。因為中共已經在大陸利用這個歌來迫害法輪功,所以自然不願意看到任何有關這個歌的麻煩。從常識和情理上判斷,應該是第三種情況。如果是當事人自願保密,那也說明他很可能受到官方的壓力而不敢對外透露。

知情人士證實,原告代理律師確實受到很大壓力。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央視此舉顯然是店大欺客,當事人應該站出來為自己爭取合法權益。陳哲、孟衛東等人系國內知名詞曲作家,他們之所以直到去年才較真這事,是因為《同一首歌》已完全走上商業化運作道路,出場費居高不下。而他們不僅至今沒有任何名分,甚至常常被人誤以為《同一首歌》使他們「暴富」。他們感到再不出面理論這事,就難以避免越來越多的尷尬。

觀眾已「審美疲勞」

據《華西都市報》2004年11月8日報導,在前一天的「Hope Star新聲新秀演唱會」的工作報告會上,晚會承辦方田愛生談起現今的文化演出市場,矛頭直指「同一首歌」,稱其壟斷地位嚴重影響了演出市場的正常發展。

田愛生指出,「同一首歌」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成熟的演出機構,它的一場晚會叫價高達六百萬元,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來支付那些「大腕」的出場費。

田愛生表示自己對《同一首歌》在演出時作假非常不滿。「不少歌手在演唱時都是對口型,根本就是在欺騙老百姓。觀眾花那麼多錢就是去看他們在台上活動嘴皮子嗎。」同時,田愛生認為「同一首歌」在各地所做的節目內容雷同,觀眾已經產生「審美疲勞」。

「同一首歌」弄虛作假

中國文化報2003年11月19日報導指出,「同一首歌」已經成為假唱的溫床,尤其是那些老藝術家,他們中的很多人說話都很成問題,但是在「同一首歌」的舞台上,他們的嘴裡就能飛出非常細嫩的歌聲,老人們重溫了往日的輝煌,歌迷們無聲而寬容地「感動」。

報導稱,「同一首歌」的主打老歌和假唱的氾濫給了很多歌手混日子的機會。老藝術家一輩子只唱一首歌還有情可原,那有時代的問題;而現在一些年輕歌手似乎也看到了自己憑一首歌混跡歌壇的機會,而且沾沾自喜。

報導同時稱,「同一首歌」長期受歡迎實際上是中國流行歌壇的悲哀,它營造了流行音樂虛假繁榮的假象。為什麼還有人聽《同一首歌》的老歌假唱,那是因為少有真的,少有新的,少有好的。連孫楠都可以公然面不改色地承認自己的假唱,作為流行音樂的消費者,我們也沒什麼好說的,可是你去聽聽一年來的中國流行音樂,能有幾首值得你回味和留戀的?再過幾年「同一首歌」可能連回顧的歌都接不上了,或者會把近幾年的流行音樂隔過去。中國流行音樂很糟糕的事實某種程度上被類似《同一首歌》這樣的節目的火爆遮掩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