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偏遠山區家家戶戶兄弟共一妻

一妻多夫制早已式微,不過在尼泊爾偏遠山區還是不難看見,而且多是兄弟共有一個妻子。在西北部巴龍澤村,昆杜兒.拉馬帶著一家人在農田裡忙著收割蘿蔔,儘管收割工作非常費力,不過昆杜兒有兩個丈夫聽任差遣,還不至於忙到人仰馬翻。

在巴龍澤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是一妻多夫。昆杜兒的丈夫是親兄弟,哥哥澤林耶西是農夫,弟弟裴馬澤林在政府機構上班,昆杜兒說,一妻多夫制在這群山環繞的貧脊村落行之多年,整體而言村民都還蠻滿意這樣的安排。

她說:「丈夫可以輪流出外工作,如果只有一個丈夫,當他出外談生意或工作,家裡就沒有人手幫忙,所以我很滿意一妻多夫制。」

昆杜兒和兩個丈夫生了三個小孩,雖然小孩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誰,但這種事對巴龍澤村的村民而言根本不重要。

昆杜兒先嫁給了澤林耶西,然後再嫁給裴馬澤林。裴馬說,一妻多夫制是最自然的人口控制方式,若以一夫制的印度文化為例,一旦丈夫過世,妻子就沒人照顧,小孩生活可能無繼,人口就會凋零。

一妻多夫制在現代社會實屬少見,但在尼泊爾的藏人社區繼續存在。在西米克特村,藏民蔡伯爾說,一妻多夫之所以未被淘汰,不外乎藏民居住的地區土地貧脊,如果兄弟娶同一個妻子,土地就可以完整保留,不會因為分家而四分五裂。

此外,兄弟還可以分工合作,一個看顧牛羊,一個照顧農地,一個可以出外談生意,維繫家裡的經濟。

儘管巴龍澤村延續了一妻多夫制,但是隨著社會變遷,該制度也不得不做些調整。現年卅八歲的穆土普說,他是家里長子,娶了妻子基瑪後,四個弟弟照理也應該跟進,但是其中兩個弟弟決定離家,另辟天地。

穆土普說,最大原因在於弟弟被迫賣掉牲畜,少了牲畜就無事可做,當然也就沒有收入,只好到外地工作。

另外,年紀也讓一妻多夫蒙上陰影。基瑪說,穆土普的兩個小弟年紀太小,感覺上她和他倆好像是姐弟而非夫妻。

穆土普說,許多印度人對於一妻多夫制嗤之以鼻,認為跟不上時代,連帶影響兩位小弟的態度。此外,毛共在這山區頗為活躍,言明無法接受一妻多夫制,因此一位村民悲觀地說:「我猜十至十五年之內,這個制度就會完全銷聲匿跡了。」

中時電子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