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跳脫各種學說門派,找回正見之我見

作者:雅 思  2005-12-12 07: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和室友以及朋友談天中,聊到宗教信仰、人心道德以及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宗教信仰方面,他提了許多對修煉與信仰本身的疑惑,從古至今東西方都有宗教,可是這個世界並沒有因此達到所謂的世界大同,也見到許多宗教所帶來的弊端,加上現在各種學說,從中國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到今天,真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

誰誰誰說了什麼,在濫用自由的名義下,好像每個人都可以自我創立學說,什麼人做什麼舉動即使驚世駭俗,都可以解釋的冠冕堂皇,不是用道德的眼光去看待。當說這樣是不對時,就會有個聲音說,你憑什麼說你講的一定是對的呢?或是誰又能告訴我這個世界有什麼東西是真的值得相信的?這個疑問,我曾經有過,曾經覺得沒有什麼東西是真的可以相信的,養成看事情首先都是批判、不相信,因為不想被騙,想自我保護。

但是我後來瞭解到,從古至今糟糠糟粕都有,人類道德的敗壞,不是從最近才開始的。

從孔子哭著對子貢說「天下無道久矣」,到邵雍的(《觀物內篇》)「三皇春也,五帝夏也,三王秋也,五伯冬也。七國,冬之餘冽也。漢王而不足,晉伯而有餘。三國,伯之雄者也。十六國,伯之叢者也。南五代,伯之借乘也。北五朝,伯之傳舍也。隋,晉之子也。唐,漢之弟也。隋季諸郡之伯,江漢之餘波也。唐季諸鎮之伯,日月之餘光也。後五代之伯,日未出之星也。」

三皇時期,是「皇」,如同人類的春天;五帝時期,是「帝」,如同人類的夏天;夏商週三朝,是「王」,如同人類的的秋天;春秋五霸,是正宗的「伯」,如同人類的冬天;戰國七雄,比正宗的「伯」更冷冽,更惡劣;漢朝,可以稱之為「王」,但仍顯不足;西晉,比正宗的「伯」強一些,好一點;三國(魏、吳、蜀),是「伯」的雄傑;十六國,是「伯」的雜聚;都說明在人類記載的歷史中,道德一直在下滑,因此各種學說雜異紛亂,也就是一種必然。

如果說這世界是正邪交戰,人在世上所選擇善與惡就是其具體表現。惡的邪的因素就是要讓人在眼中看到、耳朵聽到、書中讀到的,在人世中所遇到的一切,是非恩怨與個人利益糾葛中,不再相信善良與正義的存在。當我們眼見所及與內心中希望的世界不同時,漸漸的失去了信心,就是對人性道德價值的悲觀和絕望,很多人因此不再相信這世界上有神,放棄了做人的準則隨波逐流,好像是非善惡已經不再重要。

邪惡的因素在世上的各種表現就是要摧毀人對於本性中的真誠與善良的信任和堅持,一切正義與正信的價值;而正的因素則在各種表現中不畏艱苦,不被表象所動,自始至終都堅持到底,維護著人應有的善良,真誠和容忍等美德,不為世間權勢利益所左右,突破萬難。

在這一切中,我選擇為一切正的因素而存在,你呢?

(看中國首發)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