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不要讓「又見礦難」再折磨我們的情感

 2005-11-30 21: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又見礦難!
2005年11月27日,黑龍江省七臺河東風煤礦發生礦難,礦工遇難人數達140人,9人下落不明。
從1月7日的河南澠池縣礦難開始,「又見礦難」一詞,頻頻出現於2005年各大媒體的礦難報導之中---我們在遼寧孫家灣又見礦難,在河北承德又見礦難,在廣東興寧又見礦難,在新疆阜康又見礦難,在山西朔州又見礦難,這一次,煤與血的災難,又無情地砸在七臺河的礦工兄弟們身上。
2004年已被稱為「礦難年」,接連發生的礦難,以規模大、死亡多、頻率高而令世人心悸。年底的陳家山礦難,更被稱為新中國44年來礦難之最,使當年礦難死亡人數衝破6000大關。任何一個有良知的公民,都盼望來年平安,不要「又見礦難」。可惜的是,2005年一系列觸目驚心的礦難死亡數字再次告訴我們,問題尚未解決,礦難還在繼續,而且有「煤窯小難」逐步轉為「國有大礦大難」之勢。
不幸的是,我們不僅未能在時間上阻隔礦難,即便在同一地點,也未能逃脫「又見礦難」的悲劇。如廣東興寧地區, 7月14日已有16名礦工遇難在先,8月7日,嚴重透水事故又奪去123名礦工的生命。而這一次發生事故的黑龍江省七臺河,去年5月3日12名礦工遇難,今年3月14日18名礦工遇難,直到日前,新的慘劇再次上演。
更讓人心痛的是,遼寧省於2004年6月開始,將阜新礦業集團的瓦斯監察經驗向全省推廣,轉眼卻迎來瓦斯爆炸引發的阜新特大礦難。2005年11月中旬召開的全國煤炭工業表彰大會,事發煤礦東風煤礦礦長馬金光還被評為全國煤炭工業優秀礦長,東風煤礦也連續三年被黑龍江省評為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明星礦」。然而,災難還是那麼「不顧情面」地發生了!
一場場不幸的背後,是一次次令人痛心的政府監管失效。事實上,也正是在本月,國內個別省市為顯示成績,竟宣布其停產整頓煤礦驗收合格率已達100%,這一數字,連國家安監局局長李毅中都明確表示了質疑。「明星礦」不明星,安全礦不安全,意味著現行煤礦生產與監管模式幾乎陷入完全失效的狀態。我們的煤炭安全監察機制,正面臨著一場空前的信任危機。
2003年3月,曾有官員在處理一起礦難事件時怒斥:「我們永遠不要這樣帶血的煤!」但是,兩年過去了,「帶血的煤」伴隨一次次「又見礦難」越積越高,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而除了一次次的出離憤怒,我們還能夠說什麼?
怪礦工們操作失誤,安全意識不強嗎?可誰都知道,全國大部分礦工都是在極度疲憊情況下辛勤勞作、超負荷運轉的。再看安全設施,呼吸器10個有5個是壞的,井下膠鞋穿3天就開裂,新設備無法補充,安全投入逐年下降。再看經營理念,很多企業奉行「以安全換效益」原則,礦主們秉承「死得起、傷不起,預防成本高,死亡成本低」生意經……這種煤礦生產經營模式,焉能不死人?
那麼,怪大大小小的私營礦主們麼?廣東興寧礦難彷彿是一個極好的註解,滲入礦井的黑色資金、背景複雜的礦主、不負責任的專家,這一切儼然構成官商勾結導致惡性礦難的典型樣本。但是,從阜新到陳家山,從阜康到七臺河,發生在國有礦場的災難同樣屢見不鮮,儘管安全欠賬、價格管制、資源壟斷曾被視為礦難背後的深層次因素,我們仍忍不住要追問:為什麼存在那麼多監管空白?查出的問題為什麼久拖不決?處罰決定又為何很少兌現?---這一切「深層次因素」的根源又出在哪裡?
再不能讓「又見礦難」折磨公眾的情感與耐心了!而制度不改,礦難不止。我們再次呼籲,政府惟有拿出實際行動,撥出專項資金,採取果斷改革,盡快確立礦產資源開發、監管的規範秩序,才能化解安全資金之困、監察管理之失。如此,才是對公民的生命安全負責,才能給今年死去的數千名礦工兄弟一個交待。(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