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軍事報告:中國軍力迅速現代化

德國之聲報導/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10月25日發表2005/06年全球軍事平衡報告,詳細描述和分析了世界各地的軍事與准軍事衝突、各國和地區的軍事力量分布和世界安全的主要問題與趨勢。

報告得出的主要結論就是:西方軍事力量正在被迫重新思考他們的戰略,因為伊拉克衝突的解決過程突顯了傳統軍隊的侷限性。美國等西方軍事強國的現代化軍事戰略是避免常規軍隊深入作戰,而是通過精確的手術式操作遠程摧毀敵方目標,特別是指揮系統和通訊系統,這一戰略的結果是突出海軍和空軍作戰平臺的作用。

但是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西方面臨的敵人不再是傳統的冷戰對手,而是突然變成了非常規、非國家性對手,如恐怖份子和有組織的犯罪份子等。這些對手採用的是「非對稱性的戰術」,並善於利用網際網路來組織和動員。恐怖組織依靠的不是中心網路電子系統,因此西方的發達的電子科技無用武之地,因為再先進的電子感測器也無法精確定位由人組成的、極富有適應性的「人類網路」。隨之而來的就是西方軍事的面向解決雙邊衝突和作戰的方式不再有效,攻城略地不再是最困難的目標,更困難的是戰後重建和人道救援。

伊拉克、阿富汗和車臣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們顯示了傳統部隊在複雜的現代環境中的侷限。在通過地面戰輕取伊拉克後,美國至今還在那裡駐軍13萬7000人,佔領後有2000多名將士喪生於非常規的作戰或襲擊之中,如人肉炸彈或者路邊炸彈。

但是,報告指出,美國和西方國家雖然意識到了新軍事思維的必要性,但是在制定軍事戰略時仍不會有大的改變,因為他們仍擔心會有新的大型常規軍事力量的崛起,如中國。報告說:「中國軍隊正在加速現代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不再將矛頭僅僅指向臺灣,這使得美國和亞太地區的一些國家感到十分擔心。」

報告說,由於軍火工業的利益集團的作用,美國也不很快就能調整幾十年來形成的戰略思想,而是需要時間來完成轉變。

報告還重點分析了伊朗和朝鮮的核武器問題。在伊朗問題上,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集團和中國與俄羅斯策略頗為不同。美國希望將伊朗核問題拿到聯合國上討論,而中國和俄羅斯希望在維也納的國際原子能署的框架內解決問題。在朝鮮問題上,報告認為六方會談中朝美都沒有作出實質上的讓步,布希政府不大會對金正日作出大的讓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