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灝年:專制改良與共和革命(下)
康有為梁啟超之戊戌變法
1894 年的甲午海戰,打輸了,可打醒了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打醒了我們一批先進知識份子的痛苦甘腸,他們想到,30年經濟改革,居然不是彈丸小國日本的對手,居然能全軍覆沒,原因到底在哪裡?想來想去,只有一句話,那就是經濟上變了法,政治上沒有變了法,康有為、梁啟超和中國當時的一批知識份子,他們就做了一個夢,一定要哀求滿清王朝進行政治上的變法,從1894年-1898年前後4、5年當中,他們不斷上書,不斷寫文章,開辦學堂,鼓吹政治變法。到了1898 年年輕的光緒皇帝決心支持康有為進行政治變法,百日維新只有100天,可是它畢竟是一次政治變法啊!它怎樣起來的?是因為甲午一戰打掉了中國的驕傲,因為甲午一戰打醒了政治變法之心。但是100天就失敗了,那麼這場變法為什麼會失敗呢?這場企圖解決經濟變法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政治變法為什麼轉眼即逝?
第一,他在思想上未有新的思想方向。康有為的變法思想是什麼呢?叫「洋人有教,而我無教」,他要把儒學變成宗教,用宗教來統治這個國家,所以我們只有在宗教的統治下我們才能強盛起來。康有為不讀海外的東西,不知道西方的歷史,他不知道歐洲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它從教權裡解放了出來,當王權從教權裡解放出來,當民權從王權裡解放出來了以後,人的智慧、人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才能真正用在自己對生活、對事業、對國家、對民族追求的奮鬥上。他思想錯了,他沒有汲取西方正在進步著的自由民主思想,自由經濟思想,民主政治思想,他企圖用宗教的方式來控制這個國家,把幾千年來從來沒有過教政合一的中國變成教政合一的中國。當然,他錯了,他必然失敗,因為他思想錯了。
第二,他錯在他的政治變法只寄希望於那個年輕的沒有權力的皇帝。慈禧太后說,康有為要變法,為什麼不來找我?因為那才是大清朝真正的皇帝,他找了光緒,得罪了慈禧太后就得罪了整個滿清朝廷的權貴。他的政治變法能夠成功嗎?他在內容上最了不起的一點是廢除滿族貴族的特權,這一條很了不起,為什麼了不起?因為直到今天為止,共產黨改革開放25年還沒有宣布廢除共產黨黨族的特權,廢除共產黨各級幹部所有級別待遇的特權,所以我說這一條是要肯定的,其它就是改革行政的方式。還有一條是很重要的,派留學,建京師大學堂,這是他做到的,還有改革八股等。可是你發現,所有這一切,僅僅是政治行為的改良,大清朝專制統治行為的改良,而不是制度的變革,他失敗了。大清朝在搞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不論是經濟變法還是政治變法都失敗了。慈禧太后拉下臉來砍下了譚嗣同等6個變法維新人士的腦袋,通緝了22名著名的變法維新人士,他們都逃到了海外,跟89年很像。然後,將一切的變法全部中止,在長達2年的時期內,經濟改革停滯了,政治變法也停滯了,這就是滿清王朝的變法階段。度過了這個階段之後,也就是說在經濟上的變法和政治行為上的變法都完全走不通以後,大清朝陷入了一個一根火柴都能夠點得著的這樣一種歷史狀況上。那麼,另外一個改革就要來臨。可是這個改革來臨之前,大清朝度過了2年非常痛苦的歲月,這兩年當中,大家都知道,庚子之變,八國聯軍進入北京,西太后逃到西安。義和團起來了,先是要扶清滅洋,然後為洋為清所滅。整個中國皇帝逃跑,太后逃跑,處在一個非常淒涼的狀況下。中國怎麼辦?大清朝怎麼辦?就像1991年4月,鄧小平在無可奈何的時候南下武漢,南下深圳,要求推動第二次經濟改革一樣。我們的慈禧太后很聰明,她在西安在保住了她的老命之後,於1900年12月29日,她發表了一個詔書,也叫上諭,她在詔書裡這樣說,世有萬古不變之常景,無一成不變之成法,不可變者,三綱五常,如日月之昭示;可變者,利家利業,不妨求宿者改弦。她終於從祖宗之法不可變到承認祖宗之法可以變。她終於從三綱五常不能變,大清朝統治不能變,祖宗之法不能變還有她自己垂簾聽政的最高皇權不能變,這四個不能變當中終於承認祖宗之法可以變,終於還是要堅持三綱五常不能變。而三綱五常不能變意味著怎樣的意義呢?大家知道,三綱五常第一綱就是君為臣綱,君為臣綱就是皇帝不能變,皇帝不能變那就是大清朝的統治不能變,實際上她從四個不能變只放棄了一個不能變,其它三個不能變依然全部保留。我在80年代的時候想到我們共產黨的四個堅持,再想想慈禧太后的四個不能變,歷史真是何等驚人的相似。可是慈禧太后畢竟還是想變,於是她一定不准梁啟超、康有為回國,可是她卻把梁啟超、康有為的新政在她回到北京以後開始推動起來了,繼續進行經濟上的變法和政治行為上的變法,它的內容比較特殊的很了不起的是廢科選,進一步的派留學和所謂的改革官制。她的改革官制的結果是什麼?是把害人的官員的權力又一次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中接通到滿族貴族的家庭去。這就是慈禧太后在兩年過渡期終於痛下決心繼續變法的主要內容。這個內容充其量,也只能如她自己所說的是「新政」。她有一個著名的大臣,自稱是老太后的一條狗的秦春軒,就當著她的面說了一句,新政不能糾正,只能帶來更大的負擔。新政是什麼?袁世凱在天津衙門裡面表演了一場法制的大戲,這一場大戲用法律的形式來保護大清朝皇親貴族的貪污腐敗。可是,人民還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在這種情況下,當中國的知識份子發現,經濟變法慘淡的失敗,政治變法血淋淋的失敗,中國該怎麼辦?中國必須走向變制的道路。那就是必須改變現存的滿清王朝的專制,必須改變已經綿延了2100年的君主帝制。
第三,在這個情況下,當中國知識份子發現,經濟變法慘淡的失敗,政治變法是血淋淋的失敗,中國該怎麼辦?中國必須走向變制的道路,那就是必須改變現存的滿清王朝的專制統治制度,必須改變已經綿延了2100年的君主帝制。正是在這個情況下,張謇、湯壽潛和鄭孝胥在1903年突然提出君主立憲的主張。他們在追求一個新政體,在王冠之下走向共和。從實君共和走向虛君共和,這個要求在當時是十分進步的。
1903年他們在滿清朝野之間聯絡了體制內和體制外很多有志於中國改革的知識份子們,他們團結在一起,強烈的要求滿清王朝進行預備立憲,進行立憲改良。滿清王朝怎麼回應的呢?1904年滿清王朝裝呆不吭聲,靜觀其情。1905年覺得實在拖不下去了,派五大臣到西方考察,可是帶回來的經驗是什麼?是「皇權永固、外患漸輕和內亂可弭」。1906年,在朝野的進一步要求下,滿清慈禧太后終於答應預備立憲,預備期為9年。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先後去世。全國物議洶洶,要求立憲改良的呼聲日見其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攝政王載灃答應將預備立憲的年頭從9年縮短到6年。
載灃又用另外一個花招,成立各省的咨議局,即各省議會,將一批要求立憲的知識份子攬進滿清朝的專制統治體制之內,讓他們做官。可是這批做了官的體制內知識份子還是要求迅速的立憲。於是,載灃把他們遣返原籍。
載灃在他們的要求下成立皇族內閣,在14個內閣成員當中,有9個是皇親國戚和大臣,他的幾個親弟弟也在其中。改良派立憲改良派向全國發表宣言,寫了四個大字:「希望全絕」。希望滿清王朝自己來進行一場立憲改良的這種要求和期望是不可能實現的。
與此同時,1898年的康有為、梁啟超發動了保皇改良運動。1899年,康有為在加拿大建立了中華帝國皇帝保護會,保救光緒皇帝,反對慈禧太后。就像這麼些年來,我在美國看得挺明白的,保救趙紫陽,反對鄧小平。一模一樣,並無二致。
康有為在1899年建立保皇會,1900年將華僑對他的信任所捐的60萬美元中的20萬元送回國內,在長江沿岸7個省發動勤王運動。一個早上被張之洞捕殺 200多個首領,其中,重要的改良派首領唐才常也被害於漢江。這場保皇運動失敗了。於是,在痛苦的輾轉反側之後,康有為、梁啟超在1907年終於把保救大清皇帝會改變成預備立憲會,中華帝國立憲公會。自此,保皇改良和立憲改良合而流之。結果怎樣,我剛才講過了。由於改良者、呼喚改良者,倡導改良者、傳播改良者都是在求人改良。高喊改良的朋友,你手裡沒有權力,你沒有權力去改,你只能向那個掌權的低聲下氣的去求。掌權的要改,你就有成就,改良就有成果;掌權的不改,你根本就沒有用。孫中山先生說得好:「歐洲君主立憲都是革命之所賜,缺少了一個革命的逼迫的條件。」皇帝們、黨委書記們、中共中央的領袖們會自動的改嗎?沒有人那麼自覺!
滿清王朝改革的第二個階段,就是立憲改良的階段。可是,立憲改良這條路沒有走通。讓我們回顧一下。從1865年太平天國滅亡,大清王朝進行改革開放,首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到1911年保皇改良、立憲改良全部失敗,前後46年。分成兩路:第一路從1865年到 1898年,第二路從1900年到1911年。前後兩步,有聲有淚,有歌有愛,有情有恨。可是,46年改良未成,改革未成,經濟變法失敗,政治變法沒有走通。
中國怎麼辦?該走什麼路?
孫文的共和革命
我想說明的是,改良這個東西是在對現存統治表示承認的前提下,請求或者說要求它改革。可是,走不通以後,就又出現了一個逼上樑山的問題。
1894 年,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號召革命。沒有人理睬他。他那二十幾個人,不論是海內還是海外,都是過街老鼠,天下共棄。人人都把康有為、梁啟超的保皇改良看作是拯救中國的唯一的良藥和唯一的道路。沒有人理解孫中山這個農家子出身、在美國長大、既瞭解西方,又瞭解東方,既具有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知識,又擁有西方自由民主理念的青年在一個國家需要巨大變革的時候所提出來的革命主張。他以前的部下居然在康有為他們到了日本之後,在孫中山先生自己創辦的大同學校大門口上貼上一個條子:請孫文注意:本校恕不再接待您。革命是沒有人理睬的呀!你說要推翻滿清王朝,人家看到你就怕呀!沒人支持啊。可是,他的革命怎麼起來的呢?很簡單,就是因為經濟變法失敗,就是因為政治變法走不通嘛!保皇改良碰了鼻嘛!立憲改良垮了嘛!這所有的路都不通。滿清王朝對於任何對它最好的建議都置之於度外,任何一心一意的為它著想、希望它能夠真心的學好、改好,它都是完全不理不睬。怎麼辦?革命悄然來臨。
對於孫中山的革命,我想簡單的從這幾個方面說明。
第一、他的革命原因我已經講過了。是因為滿清王朝沒有能力也沒有願望去真正改造自己、把它從專制統治變成一個立憲的政治制度。這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在 1898年戊戌變法慈禧太后砍了6個變法人的腦袋以後,人心開始悄然變化,「革命」兩個字悄然的回到中國人中間。1900年孫中山先生發動的惠州起義雖然失敗,過去被人們稱做「江洋大盜」的孫中山居然在朝野之間得到了佩服和讚賞。中山先生自己也說,惠州起義之後,國內有識之士多恨我事不成。這說明人心在發生變化。人心已經開始理解,求滿清王朝改良、改革這一條路走不通。
1900年之後,孫中山先生循著自己的想法繼續的走下去,革命就是這樣的在這個青年的鼓動下、在我們的青年學生當中、在1903、1904年清王朝發動起來的反日運動、清王朝發動起來的抗俄運動的過程當中,慢慢的被留學生、海內外的青年知識份子開始認同起來。這就是孫中山先生之所以能夠在中國號召共和革命的一個最淺顯的原因。當然,他還有四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歐風美雨催之。歐洲的自由民主進步、美國的獨立運動是孫中山先生
要發動他的共和革命的外在原因。內有腐敗王朝使人民死去活來,是孫中山先生要發動革命拯救人民的重大的內在原因。變法失敗、變制失敗給孫中山的革命帶來了先機和條件。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孫中山先生抓住了一個世界大潮,和這個世界大潮與滿清王朝出路的關係問題,與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出路的關係問題。不論這個大潮在當時還有多少人根本不能懂它,但是他堅定的抓住了它。懷著這樣的信念,孫中山先生為自己的革命找到了國內和國外、歷史和現實的重大理由,特別是他從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裡找到了倡導革命、變革天命的歷史、政治根據。孟子有云:「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編者註:「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 『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梁惠王下》))殺了一個壞皇帝不是殺了一個仁君。我們的古代文化有變革天命之說,而天就是民,民就是天。人民要改變自己的帝王,那麼,天就要下命令改變這個帝王的統治。孫中山先生從中國古代文化裡找到了天民關係,依據這個天民關係把一場在西方追求自由民主的革命和中國人民要追求民主自由的革命、反對滿清王朝的革命、建立自己國家的革命就這樣天衣無縫的結合起來了。
第二,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論
在80 年前,在1920年代,當莫斯科建立中山大學的時候,當蘇聯以所謂的「統戰孫中山」來進行發動中國的共產革命的時候,在這所名為「中山大學」的大學裡面,沒有一個教師講過一堂孫中山的課,沒有一個教師說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正確的、革命的、進步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語言,與80年後我來到海外來以後聽很多人講的話完全一樣,那就是,三民主義過時了。我今天藉此機會談一談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論和他革命理論的根本基礎三民主義。我不想做三民主義研究家,我也不想發揮一套,我們暫且做一下原教旨主義者,看一看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的三個關鍵問題上究竟是怎麼說的?他所說的究竟過時了沒有?對今天還有沒有意義?
第一點,孫中山先生說,他的民族主義絕不以復仇滿清為能事,務與滿清和平共處一中國之內。這就是他對內的民族主義。直到今日也沒錯吧?比那個天天在挑動著族群鬥爭的某個黨上的政治局面恐怕要進步的多、開明的多。他對外的民族主義是什麼?對外,務求民族之獨立,即中華民族的獨立,發揚我固有的文化,吸收世界的先進文化並光大之,以與世界各民族並駕齊驅。沒錯吧?我們現在一些愛國愛得糊里糊塗變成「愛共」的朋友不是天天講二十一世紀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嗎?這話不新鮮,中山先生早說過了。務求民族之獨立,保存我固有的文化,吸收世界的先進文化並光大之,與世界各民族並駕齊驅。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不論是對內對外,不僅在當時是正確的,今天也是正確的。
第二點,孫中山先生有遠見。他說,他講的民權主義第一是民主;他的民權主義必然不能夠先民主後集中。大家想想看,「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有一句名言叫「民主集中制」。有了集中還有民主嗎?中山先生在一百年前就說得很明白了。民主就是民主,沒什麼民主還集中啊!第三,他說,民主必須立憲,然後方可以治。那就是憲政啊!我們今天有很多海外的朋友今天搞個憲政俱樂部,明天搞個憲政研討會,他們不知道,100年前,中山先生就講了中國要走向共和,必須要走憲政的道路。從字面上看,從精神的實質上看,他錯了嗎?沒有錯。到今天為止,我還沒有發現有誰把民主講的這麼清楚。
有人問我,孫中山先生為什麼不講民主而講民權?孫中山先生這套三民主義裡面為什麼不講民族主義、民主主義、民生主義,他非要講什麼民權主義呢?我認為,孫中山先生比我們聰明的多。什麼叫民權?人民沒有權,哪裡能作主?民權是第一步嘛!直到今天有女權運動,就是女性的民權運動。還有很多的民權運動者,還有很多的民權組織和先輩。所謂民權是民主的初步,人民爭取到了自己應有的權力,他才可能來作主。這一點還比較好理解。第二點更重要。中山先生提倡他的革命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家專制統治王朝,是一個敢於殺、敢於關、敢於對人民進行殘暴統治的專制王朝。如果你要說人權的話,我請問,滿清王朝的皇親貴冑、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哪一個沒有人權?中國共產黨6900萬黨員裡面的4900萬科級以上幹部哪一個沒有人權吶!他們不僅在充分的享受著自己的人權,他們甚至於把其他10億人民的民權都拿過來被它享受了。所以,講民權具有相對性,具有抗爭性。民權是相對著專權而言。在我們還不能實現民主的時候,我們的人民還不能夠建設和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的時候,我們首先就要有民權意識,而民權是天賦民權,民權是人權的一個部分。只有我們有了民權,我們才能去爭取民主。我們有了民權的概念,我們才可以大膽的、堅定的去反抗專權,反抗那個剝奪了我們民權的專制權力。我不想多做解釋,但是,孫中山先生真的是了不起。所以,孫中山先生說民權,它還包含著另外重要的意義,那就是他的革命,他的國民革命,又被他稱為「民權革命」。人權天授,民權也是天授,只不過被專制統治給剝奪了。被剝奪的民權我希望你還給我,那咱們就好話好說;被你剝奪的民權你不還給我,我找你要回來,你殺我、打我、關我,那就不客氣了!這就是革命的由來。
第三,孫中山先生講民生主義。錯了嗎?
在這個世界上,到中山先生為止,提出民生主義的,他是第一個人。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歐美自機器發明,而貧富不均之現象隨以呈露;橫流所激,經濟革命之焰,乃較政治革命尤烈……余欲為一勞永逸計,乃採取民生主義,以與民族、民權問題同時解決……以塞經濟革命之源……此三民主義之主張所由完成也。」什麼叫「經濟革命」?孫中山先生因時代的關係,他也不是神啊。他也是人啊。他只認為共產主義革命,那個高叫著社會主義的革命就是經濟的革命。他要塞什麼革命,他就要把發展民生當作民主國家最重大的人民追求的目標。然後,在這個目標追求和實現的過程中,堵住共產主義、馬克思們要利用貧富不均、煽動窮人造反、最後建立什麼所謂「無產階級專政」。孫中山先生雖然來不及對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進行更多的分析和批判,可是他以「塞經濟革命之源」,用發展民生的辦法,用發展不問任何階級、任何社會團體、任何社會集團的民生的方法,用發展全體國民民生的方法,來堵住這一場可能給人類造成的浩劫,即所謂「革命」。
所以,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論,從民族主義到民權主義到民生主義,哪一句不對?今天,在中國大陸,民生是什麼狀況?民權是什麼狀況?民族是什麼狀況?大家還以為大陸13億人民個個都是中華兒女嗎?不!確確實實,我們有太多的中華兒女被一群馬列子孫所劫持。我們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不是孫中山想像的中國,是馬克思想像的中國。以上是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論,那麼,他的革命歷程是什麼呢?
1894年,孫中山先生創建了一個組織,然後,1895年在廣州起義失敗了。隨後,他到歐美去考察,在英國被滿清的領事館給抓了。然後,朋友把他救出來。他沒有改變自己的意志,他繼續要發動中國的國民革命,志氣及其堅定。可是,在1894-1905年這個階段,孫中山剛剛從「天下共棄」還沒有走到「天下共擁」。中山先生自己說,這麼多年來,革命,革命,每一次革命失敗之後,就好像只剩下他一個人革命一樣。為什麼?很簡單,他不能明白。是因為他缺少一個先進的、正確的、最鼓蕩人心的革命理論。好在1905年孫中山先生第二次到歐洲考察,他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第一次跟三十幾個中國留學生談了自己的三民主義,沒想到,三十幾個留學生都贊成了三民主義,覺得這是一個集東西方文化、政治、文化精華的好主義,我們就跟你干。然後,三個月之內,他在德國的柏林又講他的三民主義,13個中國的留學生說我們跟你干。下個月,他又在法國的巴黎講三民主義,11個中國的留學生說我們跟你干。三個月之後,由歐洲的留學生聯繫日本的留學生,當時的留學生大本營在日本東京。一千多個留學生邀請孫中山先生到東京,300多人認為三民主義是正確的,於是,在中國近代的這場偉大的共和革命的艱難歷程當中,一個非常正確的、代表了世界潮流和人民追求的思想,三民主義的民主建國的革命思想終於和我們新一代的優秀青年知識份子結合起來。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它的品質,革命開始有了自己的方向,革命是以共和革命的姿態出現在我們中國人民的面前。革命以共和革命的性質劃清了中國歷代王朝革命的那種只推翻舊王朝又要建立新王朝的老套路。
中山先生的革命就是這樣在1905年以後,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一年之內,同盟會從300多人發展到18000人。中國關內除寧夏以外,17個省1年之中發展18000名同盟會會員。中國同盟會創建2年多之後,1908年,安慶的新軍就已經發動了起義。300人拋頭顱、撒熱血,在滿清的妖刀之下。可是,革命的思想、革命的共和主義的目標已經深入到大清的軍隊之內。又過了3年,在黃花崗起義轟轟烈烈震盪全球之後,武昌起義一聲槍響,大清朝瞬間滅亡。求了滿清王朝46年改良的中國改良派們嘩然一聲湧進革命陣營。在短短2個月以內,協助革命派讓中國關內16個省紛紛獨立,瓦解了中央朝廷、滿清王朝。沒有因為上海的高樓大廈而救得了自己的命,沒有因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它在經濟上的巨大發展而救得了它自己的命。孫中山的革命就是在人心的趨向之下,在人民的要求之下,在世界大潮推動之下,在古老中國、在兩千多年君主帝制的中國轟然一聲的成功了。
有人說,辛亥革命是失敗的革命,不是勝利的革命。1987年,我在我自己的長篇小說裡面,借用一個歷史學者的話回答他說:看一個革命是勝利的還是失敗的,關鍵要看這個革命和它對象的關係。這個革命如果打倒了它的對象,戰勝了它的對象,這個革命就是成功的;這個革命如果沒有打倒它的對象,沒有結束它的對象,它就是失敗的。辛亥革命不但推翻了268年的滿清王朝,而且,結束了2100多年的君主帝制。從那以後,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83天就一命嗚呼了。全國人民共敵之,從那以後,共產帝王毛澤東也要走到天安門城樓上去讓人民對它山呼萬歲,可是毛澤東絕不敢穿著龍袍、端坐在北京的金鑾殿上。中國沒有皇帝了,中國人不再把辮子、梳一個長長的豬尾巴。小腳跟我們中國的婦女開始分手了。我們見到當官的不論大的、小的,不需要磕頭了。這就是辛亥革命給我們的人民、給我們的國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難道,這場革命還是失敗的嗎?不是勝利的嗎?
第四,孫中山革命的成果。
第一條、推翻了滿清;第二條、結束了帝制。有一位搞民主的朋友在我剛出國的時候,他曾經跟我講,你認為孫中山怎麼樣?我說,我很佩服他啊!我說,大陸老百姓都很佩服孫中山。他說,孫中山算什麼,他才搞幾天哪!我這個人不算笨,但是我一下子回答不了他的問題。可是,過了一會兒,我想起來了。我說,你怎麼會這麼說呢?孫中山先生是搞了16年吶!風風雨雨16年就推翻了268年的滿清王朝、2100年的君主帝制,你還說他沒搞幾天?這個功勞、這個壯舉比天都大。他把天捅了一個窟窿。我說,你們呢?你們搞了多少年了?他一算,20來年了。我說,20來年了,你一個村委會都沒有打下來。這位朋友是我的好朋友,他現在很明白,是這條道路上堅定的追求者。我們不要平白無故的枉待我們的前輩,我們要記住先輩給予我們的貢獻,先輩給予我們的驕傲。
誰是新中國
孫中山先生還有一個最大的功績,他的革命成果,那就是創建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我心中的大中華民國,那個1945年就收復了臺灣、金馬的大中華民國。我們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我今天想講的是,我這麼高興,我這麼興奮,我這麼驕傲的說我的大中華民國,在座的朋友們報以我掌聲,我告訴大家,我之所以能這樣說,這樣驕傲,是因為這個大中華民國,它真的是一個新中國啊!
第一,在政治上,我用中國共產黨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編的一本中國教科書的話說,它是這麼形容中華民國的,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民主風氣高漲,民主潮流向前。在中華民國民政部註冊的民間自由政黨就有85個,團體22個,國家三權分立的基本態勢得以建立和維繫,人民上可以批評總統,下可以官濟民食,人民可以擁有自己的報紙500多份,對自己所關心的國家大事,社會問題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都可以展開批評。這可是在中共印製的近代史教科書上說的話。就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發現,從中華民國建立之後,中國成了一個沒有政黨的國家。政黨85個,民間自由團體22個,各個黨派可以自由競爭,這難道不是新還是舊嗎?中國從來沒有國會,中華民國建立之後有了參議院,有了眾議院,大家看過《走向共和》嗎?上海法院要追查殺害宋教仁的凶手,那個法院的檢察官莊嚴的站起來,要讓國務總理到庭受審,今天你敢在法院上公開說一句讓哪個市委書記到法庭來嗎?你敢隨便說嗎?政法委書記沒有討論通過你敢說嗎?中國從來沒有一部憲法,可是出現了為憲制復辟而產生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它就具有中華民國第一部憲法的意義。儘管1913年袁世凱已經成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參眾兩院派同等多數人員共同修訂中華民國憲法,在它的第101條裡面是這樣寫的:中華民國,中華民主共和國,是一個永遠統一的不可分裂的民主共和國。這樣的國家,在政治上,你說它像不像一個新的國家呢?是不是有點像要走向共和了呢?跟那個1949年以後,一建立就開始大開殺戒,就開始取締一切言論自由,就開始做了許許多多我們連想都不願意想的痛苦往事的共和國相比,哪一個更像真正的新中國呢?中華民國自己在政治上劃開了自己和兩千多年君主帝制下的傳統專制國土的界限,中華民國從1912年開始,終於開始為了走向共和而進行準備,進行建立自己的民主政治法統。所以我們說在政治上,它是進步的。
第二,那麼經濟上滿清改革開放,其實在經濟上獲得過很大的成就,我這裡報一個數字給大家聽,1820年鴉片戰爭前25年,滿清王朝還沒有進行改革,你們知道,國民生產總值我們中國是多少?我們中國佔全世界的33%,你們知道歐洲佔多少?25%。美國佔多少呢?27%。1840年以後迅速降落,可是降落之後在滿清改革開放過程中又迅速升起來,直至升到與歐洲相等。在全世界佔 25%,這個不可謂不叫偉大的成就,它的年增長率是以18%、20%、25%往上長的,比現在的什麼保7保8多了兩三倍。可是辛亥革命之後,從1912年 1月1日到1919年8年當中,中國民族資本、自由資本的總投資是滿清王朝改革開放46年的總和。就是在這8年當中,中國出現了自己真正的民族工業,民族的自由經濟體制,中國出現了火柴大王、鋼鐵大王、造船大王,中國在晚清和民初早已就能造萬噸輪了。1914年3月15日在上海完全由民間商人自己組織、自己建立的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莊嚴的成立了,在這個聯合會裡,它代表了中國新興的民族企業家們的利益。在這個工商聯合會裡面,沒有黨組、沒有黨委,沒有任何一個黨敢來領導它?難道這還不叫新嗎?還是舊嗎?今天我請問,在我們的祖國大陸哪一個鄉鎮上,哪一個縣市裡,哪一個省到北京上海,我們那些今天所謂的紅色資本家們,敢為自己建立一個不要共產黨領導、控制的工商聯?有嗎?所以說在經濟上它是迅速在建立,而晚清專制型改良經濟所形成的市場經濟基礎在民國建立之後迅速的發展,中國的民族民間的自由經濟體制就是在1912年以後迅速的建立和形成起來。
第三,在思想文化領域,我不多說了,大家想一想,新文化運動為什麼不會爆發在晚清改良的時候,恰恰產生在辛亥之後中華民國創建之後,中國的白話文運動形成波瀾壯闊的民間運動,為什麼沒有形成在滿清的專制改良時代,恰恰形成在中華民國創建之後。那就是因為,中華民國所帶來的思想輿論的自由,給了人民可以為自己的思想和文化進行自由建設的歷史的新歲月。回顧 1912年之後的中華民國,在政治上,在經濟上,在思想文化上,它真的像是一個新中國,它真的是一個新中國。至於辛亥之後,中華民國創建之後,中國為什麼還要出現那麼多混亂狀況,甚至於革命非但沒有結束,革命在變著花樣的變出了各種各樣的模樣出來。為什麼專制勢力在一度還居然重新反撲了回來?一個變相的專制勢力居然打著革命的旗號,在辛亥之後的中華民國的國體之內萌生發展起來了?這一切我將在第二講裡內憂外患和走向共和當中再向朋友匯報。
(大紀元)(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辛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