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最大泡沫 亞洲可能成全球大調整的導火線

日前,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發表報告《周圍都是泡沫》指出,世界仍處於一個巨大的流動性泡沫中。如果泡沫破裂,出現全球大調整的話,亞洲有可能是導火線。

  最大泡沫可能在亞洲觸破

謝國忠指出,世界可能正處於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泡沫當中。這個泡沫(比如:房地產、股市和大宗商品)的價值可能超過20萬億美元或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50%。

亞洲可能是觸發全球大調整的導火線。假如已流入亞洲的熱錢(超過7000億美元)恐懼會發生像1998年金融危機等事件,它有可能急速撤離亞洲並湧進美國。如果這樣,美元將走強而美元債券收益率將會下降。在兩者的綜合影響下,可以起到支撐美國房地產市場和美國經濟的作用。世界將會重現1998年的情景。

 石油可能是最大商品泡沫

謝國忠指出,大宗商品市場是有史以來泡沫最多的資產市場,尤其是在19世紀。從穀物到白銀,每一種商品都有過泡沫。今天,石油可能是歷來最大的一個商品泡沫,油價似乎每天都不乏上升的藉口。

石油是全球經濟中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油價飆升3倍應該對全球經濟構成嚴重的影響,但它並沒有。理由是站在石油投機活動背後的流動性也同時推高了房地產和股市價格。來自房地產和股市升值效應的財富增長,大大超越了石油成本的升幅,石油泡沫只是全球流動性泡沫的一部分。

目前認為泡沫會破滅的人不多,泡沫可能會在出其不意的時候破滅。曾與謝國忠會談的大部分投資者均認同泡沫的存在,但他們都認為它不會在幾年內爆破。投資者對每一個泡沫都傾向有如此的想法,如此的思維延長了泡沫的週期。

謝國忠認為,房地產市場是支撐著全球經濟的最重要支柱,特別是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全球房地產泡沫的價值可能超越15萬億美元--價值增長超越收入增長。根據對亞洲和澳大利亞的觀察,美國房地產市場仍未走近終極。因此,它有可能再延續幾年。這個設想本質上就是維持現狀:儘管有可能出現週期性增長恐慌,但投機者總會回來。

  美聯儲更快加息或可消除泡沫

謝國忠認為,全球泡沫經濟可能已接近終局。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最近承認其貨幣政策在促使美國房價上升、有關消費熱潮和美國儲蓄率下降中所起到的作用。美聯儲也許已計畫消除泡沫,但不斷擴大的風險承擔意願削弱了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特別是金融市場對槓桿使用的增加,沖銷了美聯儲加息減低流動性的作用。

依謝國忠所見,如果美聯儲能以更快的步伐加息或表達其對目標資產價格的意向,泡沫可能已破滅。

另一個可能情況是美國房地產市場停止上升,但也沒有走低。在這個設想下,世界將經歷增長放緩而非泡沫破滅。油價將崩潰並讓世界的淨收入休生養息,此舉將有助於全球穩定增長。這是一個軟著陸設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