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珠海機場10歲生日過後僅兩個月,傳出消息,香港欲參股珠海機場,並承擔其巨額債務。
珠海機場耗資69億元,卻沒有給珠海帶來相應的收益,反而給政府背上沈重的包袱,成為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反面教材,經常被引為前車之鑒。
2004年初,記者在惠州參加市委市政府組織的發展規劃研討會時,有市領導雄心勃勃地指出,惠州要建一個大型國際機場。但中國社科院的一位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惠州應滿足於現有的小型民用機場,不要搞大型國際機場,君不見珠海機場,硬要建成國際機場,結果建成十年後,不僅不賺錢,每年還虧欠2000萬元,總負債40億元。"專家一言,四座皆驚,建大機場的議案,會議期間再無人提及。
巨額債務堪稱全國第一
這個當初擁有多個"全國第一"的國際機場,甫一建成,名震八方。它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民用機場,全套設備從瑞典IMT公司引進,堪稱國際一流。它還是全國惟一完全由地方政府投資的機場,全國惟一規劃建設一步到位的機場。
但"第一"的數量越多,與現實的反差就越是強烈。
機場候機樓建築面積91600平方米,每小時最大處理能力達5000人次,年設計客流量1200萬人次。但從1995年運營至今,旅客吞吐量始終沒有突破百萬大關,長期在70萬人上下徘徊,僅為設計能力的6%;設計貨郵吞吐量為每年60萬噸,但迄今為止,尚未突破1萬噸,不到設計能力的60分之一。
珠海機場目前僅基建拖欠的債務就達17億元。2001年夏,被稱為珠海機場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由於被拖欠巨額工程款,天津航道局等多家債主上門"追數",從此,珠海機場所有的經營收入(包括機場建設費、客貨銷售收入)被凍結,用於償還債務。
珠海機場目前每天起降航班不超過15架,平均一個多小時才有一個航班,機場長期閑置,閑時乾脆用作訓練場。現在,珠海機場已經成為香港國泰和南方航空公司的飛行訓練場。有網友戲稱,目前,除了巨額債務堪稱全國第一,珠海機場只剩下"亞洲最佳飛行訓練中心"可資誇耀了。
轉眼間,珠海機場10歲了,這十年光陰,珠海機場卻步入窮途,個中原委,頗費思量。
超前建設豈料欲速不達
機場最受時人詬病的,莫過於其"超前建設".根據記者掌握的資料,整個機場,從候機樓到跑道,全部超出了最初的規劃。
候機樓原本設計僅為2.5萬平方米,隨著施工進展,近乎瘋狂地擴大,竣工時候機樓已經達到9.28萬平方米,幾乎達到規劃面積的4倍。
機場在建時,時任珠海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黃貞山經常到施工現場觀察進度。
雖然在經委主管整個珠海的交通、能源和通訊,但珠海機場的施工現場,還是讓黃貞山感到費解。黃貞山說,原計畫只建國內候機樓,待將來客流量增加,有開通國際航線的必要時,再建國際候機樓不遲。但在施工過程中,一切都向著最完美的方向發展。幾個億砸進去,國際候機樓一步到位了。
機場跑道原設計是3000米,後來改成3600米。《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茹晴(現為前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之妻)透露:早在1990年,一位國際友人提醒梁廣大,如果想爭取"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落戶珠海,機場跑道必須從3600米延長到4000米。於是,跑道真的延長到了4000米。
這些改動,都未及時向國家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報告和審批,當然也沒有經過專家的規劃和論證。隨著珠海機場一步步走下坡路,市領導意識到後果的嚴重性。後來,梁廣大親自去北京,向有關部門和國務院作了檢討和自我批評。
黃貞山還記得,1998年11月,第二屆航展時,有位國家領導人親臨參觀,由於警衛工作的需要,惟一一條進入機場的通道被封鎖。但航展主辦方已經售出上萬張門票,每張票100多元。道路戒嚴後,很多群眾無法進場,紛紛退票。
航展過後,市領導班子進行總結,有領導突發奇想,如果多修一條路,就不會出現群眾進不了場的情況。不久後,這個想法被付諸實施,修路花了幾個億,名字就叫機場路。三四年後,有人告訴黃貞山,機場路邊的茅草已經很高了,由於少有人走,附近村莊的農民,開始在路上晒稻穀。
沒有打通周邊疏港通道
珠海機場在項目論證時,就已瞄準了毗鄰的中山、江門等地。茹晴指出,當時很多人認為,珠海只有幾十萬人,自建機場是浪費。"但與珠海近在咫尺的中山、江門、臺山、恩平、開平等市,有近500多萬人口,加上珠海的幾十萬人,已經超過600萬人口,而且有眾多華僑和數以萬計的外資企業,經濟發展迅速。" "按國際標準300萬人口建一個機場,珠海早已超過了標準。"茹晴補充說,"這是經過國家計委和國家民航總局論證的結果。"可見,珠海機場的生存和發展,周邊城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如果不把這些城市考慮在內,珠海機場根本沒有存在的理由。
黃貞山告訴記者,事實上,機場修建前的規劃裡,的確沒有考慮到打通到周邊城市的快速通道。機場修好後,都認為梧桐樹已經栽好,只須靜候鳳凰。然而,事實上,鳳凰飛來的道路不太通暢。
珠海機場,屬於一個區域性的空港,既然規劃之初就以周邊城市為重要客源地,就應建設多條快速通道,連接中山、江門、臺山等地。這些快速通道,用術語來說就是"疏港通道".黃貞山說,這些城市,與珠海的空間距離都在50公里左右,但從這些市區到達珠海機場,必須拐幾個大彎道,如果把彎拉直,可以少走10到 20公里。
"就好比修了一個豪華公廁,完工後才發現,水管沒有扯進來。沒有水管的公廁,其利用率肯定要大大降低,根本原因是配套設施沒搞好。"珠海市市政管理處高級工程師游海燕談到這個話題時說。
道路不暢,加上珠海至今沒有一條跨區經營的直達班車。中山、江門的人,寧可到新白雲機場和寶安機場乘坐飛機。新白雲機場甚至派出豪華大巴,來珠海搶客源。
公交車少本地客源流失
珠海機場是全國惟一不通高速公路的幹線機場,這個尷尬的"惟一"已經廣為人知。
珠海機場位於三灶島,距離市區40餘公里,開車從市區趕到機場,需要40分鐘。而從珠海最北面的金鼎開車到機場,則要一個小時。珠海最有可能乘坐飛機的商務、公務旅客,大都集中在市區和金鼎兩地。
按照國際慣例,機場離市區一般在20公里左右,而珠海機場離市區的距離超過這個標準的一倍。珠海機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珠海機場更應該優先發展市區到機場的高速公路,但遺憾的是,10年來一直沒有動靜。
除高速公路外,到機場的公交線路也相當有限,僅有民航班車、207路等兩三路班車通往機場,斗門、金鼎則根本沒有直達班車,只能坐的士或自駕車。
在這種情況下,珠海機場又失去了一部分本地客源。對於慘淡經營的珠海機場而言,本地客源的流失可謂雪上加霜。
人口規模小難做大物流
珠海人口少,至今只有130萬常住人口,暫住人口數量也遠遜於東莞、深圳等城市。
黃貞山認為,珠海始終沒有發展成相當的人口規模,人口數量總體太小,減弱了經濟活力,導致珠海始終沒有形成大商貿、大物流,機場雖然運能很強,但珠海的經濟總量太小,決定了機場當前只能無所作為。
簡而言之,無人可拉,無貨可運。
珠海人口規模太小,取決於珠海的人口政策,即"嚴格控制外來人口大量湧入珠海".為什麼要控制外來人口?黃貞山說,主要是怕外來人口氾濫,像東莞和深圳一樣,社會治安被外來人口攪亂。
為達到這個目的,珠海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制定了全新的購房入戶政策,規定購買二手房和小戶型的業主,不能入戶珠海。
另外,黃貞山指出,以前珠海在中山、江門、新會等市進入珠海的要道上把關設卡,欲到珠海機場乘坐飛機的旅客,一路要經過多次審查。旅客不勝其煩,必然產生"到珠海坐飛機真麻煩"的想法。黃貞山認為這也是對外來人口的一種不必要的限制。
旅客愈少,機場為成本計,不得不提高票價,高票價又會嚇走一部分旅客,形成負反饋(惡性循環),長此以往,旅客只會越來越少。
南方都市報
- 關鍵字搜索:
- 珠海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