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女性別比例120:100 老夫少妻的時代將來臨

嬰幼兒人口的性別比迅速攀升 導致男女比例失衡 專家指出長此以往--本報訊 今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我國男女(0至4歲)性別比例的失調,將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多年後「老夫少妻」的現象將增多。

昨日,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在《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狀況》白皮書發布會上指出,中國男女(0至4歲)性別比例接近120:100,遠超國際認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線107。

張翼就此表示,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嬰幼兒人口的性別比就迅速攀升。這種現象帶來的危害首先會使婚齡段人口中「光棍」的數量增加,還可能拉大男女婚齡差,出現「老夫少妻」的現象。

在接下來的5年內,80年代中後期出生的人口將逐漸進入婚配期,由那一歷史時期出生性別比的失衡所造成的男女婚齡人口的比例失衡問題將會逐漸凸顯,一部分男青年由於找不到配偶,只能到下一年齡組的女青年中尋找,如此循環下去,將形成男性初婚年齡推遲,女性初婚年齡提前的現象,致使該年齡段夫妻年齡差可能增長到5歲以上甚至更大。而再過10年,這一問題將更加嚴重。

張翼認為,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衡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他說,「圍牆」外的人多了,家庭穩定性也會受到衝擊,從而導致離婚率的上升。更大的問題在於,大量未婚成年男性的存在,會潛在製造出一個龐大的性需求市場,這會使屢禁不止的性交易更加氾濫。

人口出生性別比

人口出生性別比是重要的衡量男女兩性人口是否均衡的標誌。國際上一般以每出生100名女性人口相對應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數值來表示。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生育史說明,在不進行人為控制的情況下,新生嬰兒的性別比在102-107之間。對這個數值的任何人為控制和改變,都會對人口的兩性結構造成危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