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傳統文化】喝茶有「道」

 2005-07-12 20:2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傳統文化中,中國人一向以禮為先。以家茶待客便是中國的傳統禮儀之一,自宋代起已十分流行,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重。不僅如此,飲茶還有更深的內涵,喝茶也要講「道」呢。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秦漢時期的《神農食經》已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中國人在唐朝以前,就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通過茶藝對人們施以禮法教育、提高人的道德修養。

茶道是以修道、行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也可以說把道德和禮法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以茶為媒,通過沏茶、賞茶、飲茶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進友誼、學習禮法、品味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的唐朝人陸羽接受儒、道、佛諸家影響,融合諸家思想於茶理之中。把諸家精華與唐代文化的特色結合起來,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礎。被後人稱之為茶聖。

陸羽對飲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單純的解渴了。唐《茶經.一之源》記載:「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即飲茶者應是注意操行具有儉樸美德之人。

唐末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把飲茶的好處歸納為「十德」:即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身養性,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和朝鮮等地。「和、敬、清、寂」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節人際關係;清、寂是指環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熏陶。

朝鮮的茶禮精神其實也就是茶道精神。「清、敬、和、樂」或者「和、敬、儉、真」,是朝鮮人對茶禮的總結。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