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會學者認為,隨著就業壓力增大,以及獨生子女逐漸成年,中國「啃老族」的隊伍還將擴大。而中國將在10多年後進入老齡化社會,「啃老族」很可能成為影響未來中國家庭生活的「第一殺手」。
人口學者預測,從2020年到204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平均每年將增長4%以上,65歲以上老人的年增長速度將超過5%,中國將完全進入老齡社會。而由於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仍很不健全,贍養老人將成為未來中國子女的沈重負擔。
但嚴峻的現實是,眾多子女不僅不能贍養老人,而且還在坐吃老人們微薄的養老金。
今年25歲的北京青年李曉斌是獨生子女,5年前從部隊退役後當起了保安,但他很快就覺得這份工作收入低、沒有前途,於是就辭職回家。李曉斌後來又找過幾份工作,也都不滿意,便逐漸對找工作失去信心,甚至產生恐懼。如今他已經在家閑了兩年,無論父母如何相勸,都不願再找工作,整天在外閑逛、玩電子遊戲,沒錢就找父母要。
李曉斌的父母雖然都有工作,目前養活兒子問題還不大,但眼看著老兩口離退休已經不遠,兒子卻不願工作,也沒有工作技能。老兩口擔心:他們退休後,家庭收入將大幅減少,而兒子還要娶妻生子,老夫妻的晚年生活會是什麼光景?
三類「啃老族」
據中國媒體調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人群:一是大學畢業生,由於就業比較挑剔,總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這一類約佔20%;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緊張、不適應為由自動離崗離職的,佔10%左右;三是「創業幻想型」的青年人,他們雖有強烈的創業願望,但沒有目標,缺乏真才實學,總是不成功又不願「居人籬下」當個打工者,這一類約佔20%;四是頻繁跳槽者,跳來跳去最後找不到工作,這一類佔10%;五類是單位裡下崗的年輕人,習慣用過去輕鬆的工作與如今的緊張繁忙相對比,越比越不如意,乾脆不就業,這一類佔10%左右;最後一類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勞動力市場上找苦髒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這一類佔30%。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高丙中對本報說,如今許多年輕人之所以淪為「啃老族」也不願工作,與中國只重視分數的應試教育和父母對獨生子女的溺愛有很大的關係。
一些獨生子女自小衣食無憂,習慣在生活上由父母包辦一切,等進入社會後常常發現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父母也還有能力養活自己。在「父母的錢等於是自己的錢」的觀念驅使下,這些人就心安理得地繼續「吃」父母。
他指出,大量「啃老族」的存在不但影響會老一代人安度晚年,也將影響下一代人的生活態度,因為「啃老族」不僅對父母缺乏贍養能力,對子女也必然缺乏教養能力,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