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麼 基金「勤王」能走多遠?

 2005-06-05 08: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

  俗語還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中國的俗話很多,但是最適合描述近期中國股市的就是這兩句,因為這兩句針對的不是別人,針對的都是一個機構投資者:基金。

  6月2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上海出席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發展中市場論壇,尚福林提出「尚八點」,承諾要在股權分置改革中實現資金供需的動態平衡。當天下午上證指數輕輕的摸了一下1000點的臉,在1000.52點的地方鷂子翻身,尾盤拉回1012點,1000點虛驚一場。

  6月5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北京親臨第291次基金業聯席會議併發表講話,要求基金業統一思想,辯證看待近期市場情況,更要充分發揮基金作為證券市場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更加理性地看待當前所面臨的困難。基金公司一定要從資本市場的發展大局和基金行業持續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改革對基金行業長遠穩定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共同推動資本市場的改革,實現證券市場基金業發展的良性互動。尚福林「喊話」見報的當天,上證指數在早盤跌破1000點整數關,在觸及998點之後放量大漲20點,以1034點報收,收出近期罕見的大陽線,1000點成為不破不立的一個支點。

  1000點對於中國證券市場而言,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意義,象徵著中國股市8年抗戰一覺回到解放前。當然,8年前的1000點和8年後的1000 點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市場的公司規模,還是投資者的規模,8年中間都實現了翻兩番的成長,沒有成長的是指數。8年前的1000點,中國股市處在跨年度大牛市的上升途中;8年後的1000點,中國股市卻處在長期大熊市的下跌途中,更為重要的是8年前的1000點是股權分置時代的1000點,而8年後的 1000點是股權分置改革後的1000點。此千點不同於彼千點。

  8年前的1000點,中國股市幾乎沒有機構投資者,8年後的1000點,僅基金淨資產總規模就已經達到4400億,持有的股票市值已經佔到流通市值的22%以上。8年中間,管理層傾心打造、超常規培育的投資者不是中小散戶,正是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

  但是,又有誰在8年前就能想到,8年後將中國股市推到1000點的不是別人,正是來自基金的那根最後的稻草呢?

  盤面上氣勢如虹的1000點絕地反擊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的早盤,吹響衝鋒號的不是別人,正是基金的重倉股中集集團。

  毫無疑問,中集集團是持續四年的大熊市少數堅挺的大牛股之一,2003年以來始終處在上升通道之中,2005年3月14日更是創出32.98元的歷史新高,成為基金理性投資的標本,目前中集集團的市盈率僅有6.2倍。但是,就是這樣一隻熊市牛股,4月29日之後卻開始了大跌特跌,股價一路從16 元附近直砸到6月2日的9.45元,成為基金重倉股的領跌股。同樣在近年也曾為基金追捧的中國石化,4月29日的股價還在4.17元左右,6月6日,居然被砸到3.20元,長江電力更是在4月29日之後的四個交易日中,股價從8.20元直落7.30元。不客氣地說,正是這些基金重倉股的砸盤,將指數砸漏了1000點,而相對於砸盤而言,在股指1700點被基金經理奉為指南的價值投資理念,在1000點卻被視為敝帚,直接造成整個市場的非理性恐慌。

  基金的行為自然有基金的道理。

  清華同方宣布試點方案後,股價拉出兩個漲停板,以6月3日收盤後的十大流通股股東與4月29日的統計相比,我們發現排名居前的易方達50指數基金、華安180、電訊器材和飛樂股份已經退出了股東行列。基金的這種選擇也沒有錯,在相對高點拋售,是以持有人利益為本,並不是直接對改革有意見。

  基金有基金的選擇,管理層也有管理層的殺手鐧。管理層的殺手鐧就是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一方面透露將有六大利好。

  利好之一是允許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尤其是市價已經低於淨資產的公司的流通股。回購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回購流通股等於上市公司自己托自己股票的底,有利於股價穩定。回購非流通股又可視作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方案選擇,不管哪一種回購,都有利提高公司的單股利潤和淨值,減小將來的流通盤子。這個利好已經在6日晚兌現。

  利好之二是允許上市公司買基金,上市公司買基金,基金買股票,一樣形成托市效應。

  利好之三是擴大入市資金。

  利好之四是股息免稅。

  利好之五是成立投資者保護基金。

  利好之六是批准商業銀行成立基金公司。

  利好之二、之三、之四、之五雖然沒有兌現,但是利好之六也在6日晚間兌現,工商銀行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合資的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成為首家銀行基金,建行和交行報批的基金公司也即將獲批。

  如果六大利好是「利誘」,那麼四大要求就是一種「威逼」。

  同樣是機構投資者,基金的操作差距和QFII是不言而喻的。在瑞銀第一次下單中,寶鋼、中集、上港集箱和中興通訊號稱四大名旦,但是無一例外的是,QFII選擇的是高位退出,低位進入,而基金十有八九選擇的是高位追漲,低位斬倉。而就在基金重倉股跳水的時候,QFII 又開始頻頻現身十大流通股的行列,瑞銀入主的上市公司達34家,較去年的28家多6家,德意志銀行入主的達9家,而去年為6家。或許正是有感這種差別,參加基金聯席會的證監會副主席直言不諱要求基金公司向QFII學習。同時,對基金公司參與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提出四點要求。

  要求之一,在即將到來的試點公司投票中積極投票。

  要求之二,要從有利市場發展,股權分置改革、恢復市場信心的角度投票。

  要求之三,投票權要上收公司決策委員會,而不能放任由基金經理自作主張。

  要求之四,試點公司復牌後不要砸市。

  桂敏傑的要求不算過分,但充滿了殺氣,尤其是投票權的上收更是明確了公司高管的責任,公司高管的烏紗帽不是拎在自己手裡的,是拎在管理層手裡的,基金可以不要臉,高管不能不要官。

  於是乎,我們看到了什麼呢?

  我們看到中集的漲停,中石化近50%的振幅,大盤近20點的大漲,看到了波瀾壯闊的由基金重倉股反彈而帶動的「勤王」行情。

  「勤王」行情能走多遠呢?並不樂觀。

  首先所謂的利好都屬於被動修補型的利好,充其量也就是防守力量。有點像二戰時期的馬其諾防線,抵抗有餘,進攻不足,指望大盤由此進入戰略反攻是不可能的。

  其次所謂的威逼更不具備主動進攻的持久性,行政命令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更替代不了利益的分配。

  因此,「勤王」行情更確切的講是一種態度行情,而人們對1000點不破不立的預期又從心理上對反彈給予了同情。

  態度能夠決定一切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