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那些觸目驚心的「留學垃圾」誰來「清掃」?

 2005-04-28 21:5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觸目驚心的「留學垃圾」

2002年4月到7月,本報記者在德國對中國留學生進行了3個月的調查採訪,曾經採訪的城市包括柏林、慕尼黑、漢堡、科隆,還有一些小城市。之後,本報記者又在日本進行了一個月的調查採訪。還有,通過對世界將近20個國家的駐華簽證官和教育官的採訪及其他場合進行的各種採訪,都獲得了大量的觸目驚心的「留學垃圾」事實。

「留學垃圾」,這是一個非常刺耳的用詞,但是,本報記者在眾多國家對中國留學生,尤其是對中國高中出國留學生的採訪後發現,他們當中的一大批人,除了「留學垃圾」,再也沒有更好的詞去形容了。即便沒有本報記者的親自採訪,僅從充斥在媒體的各種令人扼腕的留學故事,也能看出端倪,諸如留學賣淫、留學拉皮條、留學吸毒、留學成非法移民等等,不一而足。需要說明是,這裡所指的「留學垃圾」並不是個別留學生的個別行為或個別現象,而是存在於整個中國留學生這個大群體中。

紐西蘭:一個不願提起的殘酷故事

一個在國內原本就嬌生慣養而又飛揚跋扈的女孩蕭蕭(化名),高中還沒有畢業就橫下心要去紐西蘭留學。為了留學甚至威脅父母,如果不允許她出國留學,她就拒絕參加高考。蕭蕭原本學習成績不錯,據說,由於早就想出去留學,故意不好好考試。

對蕭蕭的父母來說,蕭蕭如今就像斷了線的風箏。蕭蕭的父母除了女兒打電話來索要錢物外,對她在紐西蘭的行蹤都一無所知。據悉,蕭蕭在紐西蘭留學已經消耗掉了大約60萬元人民幣。據來自蕭蕭家裡消息說,蕭蕭在紐西蘭老是丟東西,僅手提電腦就丟了4臺。當然,對於一個有錢的家庭來說,這也許並不算什麼。問題是,蕭蕭到了紐西蘭,人們就再也不知道她在幹什麼。給家裡打電話僅僅是張口要錢,而且,不告訴自己所住地方的電話,也不允許父母去紐西蘭探望。不得已,據說,蕭蕭的父母規定每月只給她寄500美元。

蕭蕭的故事確實是一個比較殘忍的留學故事,也許這只是一個個案,不具有代表性,但卻令所有的留學生父母深思。據悉,蕭蕭的父母如今一提起她就傷心落淚。

在採訪很長一段時間後,本報記者又從網路看到一篇有關中國留學生在紐西蘭賣淫的文章,其中有這麼一段:「我從2000年開始先後在奧克蘭多家按摩院工作,兩年以來看到許多中國女人(不少是女留學生)為了錢,一步一步走向罪惡,出賣自己的肉體。不久前,我辭去了那份工作,但是這兩年的所見所聞,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紐西蘭簽證官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說,中國留學生在紐西蘭發生問題的畢竟是少數人,但是,正是這樣的「少數」在整個世界積累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中國留學垃圾。


德意志:一個不可理喻的荒謬故事
其實,有關「留學垃圾」大量觸目驚心的事實都是我在德國採訪接觸到的。我的採訪本足足記了一本,最後只能用8個字描述他們:「觸目驚心,慘不忍睹」。這其中有很多很荒唐的留學故事,比如,初中剛畢業跑到德國留學,就開始男女同居的;跳樓自殺的;為了留在德國而嫁給剛剛從建築工地上認識不久的德國建築工人的;為了留在德國而成為非法移民,整天提心吊膽地躲避德國警察的;在學校佔一個床,然後就整天打工的;在學校談戀愛,幾乎是公開地洗「鴛鴦浴」的;公開毆打德國校方人員的;被德國警察遣送回國的;在夜總會跳脫衣舞的……

小晨(化名)到德國時大約是16歲,而本報記者採訪他時,他還不到18歲,甚至表示死都不回國--他認為回國很沒有面子。

小晨的家在北京,其父是生意人,目前在歐盟某個國家。其母是某大電視臺的中級幹部。小晨看到他的同學紛紛出國留學,也誓死要出去。所有規勸他的人都說,他這時出國,其實前面就是火坑。小晨說,我知道那是火坑,那我也要跳下去。離異後的母親沒有辦法,花了一大筆錢,通過中介公司把他送到了德國。當時,他在國內讀高一。

小晨到了德國後發現,中介公司在國內所許諾的與現實有很大的差距。本報記者去那個學校A看過,在柏林郊區一個偏僻的地方,幾乎是專門為中國人開辦的一所所謂的學校,而且是第一次招收學生,幾乎全是中國人,其他國家的學生極其稀少。

說白了,這是一所專門為賺中國人的錢而開設的學校,這樣的學校在德國有很多,自然,被騙的學生也就有很多。而且據悉,這樣的學校大多都是中國人拉來德國人做招牌辦的。「中國人坑中國人」幾乎已經成為海外華人的共識,尤其是在德國。

由於對這個學校不滿意,小晨又花了一大筆中介費,私下裡在德國另外一個小城市找了一所學校 B。根據德國的規定,小晨是不得隨意轉學的,否則,簽證失效。小晨在B校上了大約一個月的課,校方通知他,不得繼續上課。

A校是回不去了,B校又無法上課,簽證眼看就要到期,一個前途無限的小夥子就這麼在德國飄著。在誓死不回國的前提下,他決定在德國開辦一個公司。在德國,註冊一家公司很容易,但是,一個不滿18歲的孩子,沒有中國的大學學習背景,更沒有德國的學習背景,要經營一家公司談何容易!他只是為了要留在德國而留在德國,甚至他還表示,哪怕成為「黑戶」也要留在德國。

本報記者採訪小晨時,他已經花費了20萬元人民幣。就在和本報記者見面前幾天,他母親又從國內寄來2500歐元(約合兩萬元人民幣)。據說,他要註冊一家公司還需要2.5萬歐元。這些錢都是母親提供的。母親說,如果他不出國,那麼,他們家的車子和房子都有了,但現在,他母親只能住在北京人氣不佳的南城,而且是一居室。

日本國:東京紅燈區裡的皮條客
撇開去日本留學是否正確的是非不談,本報記者曾從很多從日本回國的人那裡聽到:「去日本留學是個錯誤」。然而,仍有很多中國人在「將錯就錯。」

就在2002年初,中國媒體曾報導,200名中國留學生在日本酒田短期大學「集體大逃亡」。儘管人們對逃往真相有不同的解讀,但是,反映出的中國留學生自身的問題則不容忽視。根據有關報導至少有以下幾點事實:

「352人的學校裡竟有339名中國留學生」(這已經很不正常了);

「在2002年新年即將到來之際,近200名中國學子卻面臨被迫變『黑』的險境」(為什麼會變「黑」);

「打工的日子對於這些原本應坐在寧靜的課堂裡的年輕學子來說,是無比艱辛的,尤其是一些女學生,她們被迫走『黑』,走上了陪酒、按摩等被入管局明令禁止的『黃業』」(是否「被迫」無從考證);

「1月10日,東京入管局和警視廳以違反《入管法》的嫌疑,搜查了位於新宿歌舞伎町的一家風俗店。兩名在該店打工的酒田短大女留學生被收容。這兩人是短大經濟科的學生,年齡分別為25歲和30歲……這兩位中國女留學生會被強制遣送回國」(來短大是否是幌子?這是問題)……

還有很多內容,限於篇幅無法一一列舉,但是,這些留學故事給人的印象是,這不是留學,而是上演一出鬧劇,留學生自身扮演的角色更是可悲可嘆。

自上個世紀90年代後,日本眾多的民意調查都發現,日本國民總體對中國人的行為印象不好,甚至很不好。香港《太陽報》2002年3月7日說:「華人在日犯案數量飆升」。日本電視報導說,2001年每天有25個中國人因犯罪被日本警方拘捕。除此之外如地鐵逃票、垃圾不分類、任意侵佔公共用地、隨手丟棄東西、吐痰等等,也令日本普通民眾反感。一些日本人告誡說:「中國人來了,趕快搬走!」大阪市政府官員對記者說,不知為什麼,每個月都有100個中國姑娘嫁給第二次或第三次結婚的日本人,不久之後又破裂了。事實是,她們因此在大阪留下來不回去了。

儘管上面這些說法都是關於在日華人的,但是,據日本當局提供的數據,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有8萬名之多。本報記者相信中國在日留學生的大多數都是莘莘學子。可是,上述案件也表明至少有很多留學生參與其中,僅從2002年11月日本37所學校到中國推屆時,公開表示要提高中國留學生素質就很能說明其中的問題。

除此之外,本報記者在日本東京、大阪、橫濱等地都看到中國留學生,尤其是很多中學生留學的不良表現:在東京新宿紅燈區,有拉皮條的中國男留學生;站在馬路邊強行拉客按摩的有中國女留學生;日本中文網吧個個爆滿,很多留學生都是整天整夜呆在網吧裡,高聲喧嘩,語言極其粗俗。此外,本報記者在東京曾專訪一位 74歲高齡的日本老太太,她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中日民間友好,但是,在我們討論中,她疾言厲色地抨擊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的種種令人失望的表現。


相關鏈接:當今中國留學三大現象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後半期,在中國留學市場有三類發人深醒的現象:

第一,逃難情結。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越發濃厚的「逃難情結」問題一直存在。一位年輕漂亮而且口袋比較殷實的中國女子居然以獲得一本獅子山護照為榮,而國際機構對獅子山的評價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

第二,留學垃圾。「留學垃圾」從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逐漸顯露在中國留學市場,並在21世紀的初期出現一個高潮現象。由「留學垃圾」導致的各種留學問題層出不窮,在世界上的窮國與富國,幾乎都存在中國「留學垃圾」。紐西蘭的問題比較突出。

第三,新興人類。「新興人類」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後半期開始越來越成為潮流,並將在21世紀主導中國留學市場。他們在國內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拓展天地,有自己的經濟實力,他們出國純粹是「為了留學而留學」。一旦學成,立即回國。

  誰對中國留學垃圾負責

中國有龐大的留學需求市場,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是否出國留學,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去留學。

儘管中國不存在也不必要有統一的出國留學標準,但是,從目前中國中學生出國留學的總體效果看,負面效果遠遠大於正面效果。對一個中國中學生出國留學來說,其在國外的成功難度其實要遠遠大於一個在國內讀完本科的大學生。本報記者在國外看到的種種令人不安的留學現象,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中國的中學生。有德國人就曾毫不客氣地對本報記者說,正是中國中學生把中國的社會問題帶到了德國。本報記者所瞭解到的也證明,尤其是中國中學生留學所產生的問題都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問題。

而目前,中國留學生市場上最盛行的說法是,中學生出國可以很快適應當地的語言環境。然而,當本報記者看到眾多的中國不滿18歲的學生被圈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他們又怎麼能很快適應呢?更何況這些年輕的孩子特別喜歡扎堆兒。金山軟體公司董事長求伯君在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就表示,他堅決反對過早將孩子送出國。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眾多的中學生出國留學都是報喜不報憂,沒有客觀如實地把自己在國外留學的實際情況傳達給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甚至對自己的不幸遭遇難以啟齒,總是給人在國外留學很風光的印象,其實,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的表現都很糟糕,把他們說成是「留學垃圾」一點都不過分。可以說,造成大批不明真相的人一次次重複那種不幸的留學故事,他們也起了到非常不好的作用。

2003年,新的一年來了,中國的留學浪潮又會掀起波瀾,也許又有一批高考「落榜」或根本就沒有參加高考的孩子們要踏上出國路。很多家長和孩子都以為出國留學就意味著前程似錦,然而本報記者調查的大量事實表明,出國未必是他們的最佳選擇,中學生出國一定要慎重。

其實,中國政府對中學生留學一直態度很明確,並不主張中國學生過早地留學。教育部駐某國教育參贊就曾對本報記者公開表示,從其個人角度來說,堅決反對中學生出國留學。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中學生在國外糟糕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都與中介公司有直接關係。目前,中學生出國留學已經成為某些中介公司獲取不義之財的重要途徑。這些中介慣用的手法是與國外的中介或學校聯手。中介想盡辦法把錢從學生口袋裡掏出來,然後,再想盡辦法把學生送出去。只要跨出國門,一切都與中介沒關係了。然後,學生、中介和學校開始無休止地扯皮。但是,學生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前途;家長付出的代價是巨額金錢;學校付出的代價是名聲,但即使名聲壞了,還可以重新註冊學校;而中介付出的代價是,雖然無法再中介同一個人,但可以中介別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國家駐中國的大使館已經紛紛向中國外交部投訴,稱中國一些中介公司的廣告不實,欺騙學生等。

的確,有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強大壓力下,往往屈服而把孩子送出國;有些家庭則是帶著「逃難情結」把孩子送出去;有些家長是為了把自己來路不明的錢洗乾淨而把孩子送出國;有些家長是看到孩子在國內學習不好沒有前途而他們送出去的;有的是因為有一些正規交流項目(這樣的項目很不錯,但很少)而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國;還有更多的家長則是被中介公司連蒙帶騙把孩子送出去的。遺憾的是,他們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後,就像面對斷了線的風箏,對孩子的留學真相缺乏真正的瞭解。

現在,在海外華人圈子裡已經流傳這麼一種說法:要想毀掉自己的孩子的前途,那就把他們送出國。這話可能有些偏激,但確實又有大量的留學垃圾故事在佐證這種說法。

EF總裁細數中國留學生6大軟肋
近日,EF國際語言學校副總裁菲利浦先生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對目前中國部分留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在海外求學時出現的不適應現象,甚至是不良表現表示遺憾。

7年來EF國際語言學校一共安排超過300萬的學生人次,向他們提供海外學習的安排,是世界上最大的語言國際機構。

在談到中國留學垃圾現象時,菲利浦先生表示,中國學生相比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更容易出問題,有以下6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生活自理能力差。因國內獨生子女獨立生活能力差,比如不會燒飯,不會用洗衣機;他們要麼亂花錢,要麼自己不會購買生活必需品。

第二,溝通能力差。很多中國學生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相對於別的國家的學生而言,他們不喜歡主動把問題說出來,或者主動跟別人溝通。總是期待所有人包括寄宿家庭都能像國內的父母一樣無微不至地主動詢問他問題,照顧和呵護自己。一旦碰到任何問題,他們比較傾向於首先打越洋電話跟自己的父母抱怨。而父母再通過中介溝通,中介再打越洋電話與海外學校溝通,大多數僅僅為瞭解決諸如洗衣、為趕上公車、丟了書包之類的芝麻小事。

第三,禮貌不夠,不知道感謝人。中國學生不善於表達感激,或者沒有這樣一個禮貌用語的習慣。特別在英國,很多中國學生被寄宿家庭視為非常粗魯,不懂得禮貌,不懂得感激。在英國幾乎一天到晚每個人都不停地說「謝謝」、「請」這兩個字。

第四,自我中心,很少為他人考慮、很少顧及他人感受。

某些學生不經寄宿家庭同意,擅自留宿外來朋友;或者不經許可隨意取用寄宿家庭房東個人生活用品;不顧及他人的生活習慣和感受,將內衣褲晾在浴室內,不停滴水在人家地毯或牆紙上。菲利浦說,此外很多寄宿家庭打電話告訴他,很多中國學生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也不出來跟別人溝通,也不告訴別人他在想什麼,也沒有好奇心瞭解一種新的文化,或者融入一種新的文化,把自己封閉起來。

第五,大部分學生對國外的期望值過高。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大都來自條件不錯,收入相對較高的家庭。他們到了國外後,很多學生寄宿家庭的生活條件可能沒有他 (她)在家裡的好,不是很新的房子,不是全新的裝修,或者設施各方面還沒有國內的條件好,所以有一個很大的心理落差。

第六,中西方飲食習慣大不相同。菲利浦說學生不應該總期待出國也能吃到地道而熟悉的中餐。應該學會適應當地飲食。

為此,菲利浦先生想提醒其他想要出國的學生及其家長,要有一個非常正確的符合客觀實際的期望值,幫助孩子盡早自立。培養正確的使用金錢的觀念,既不可浪費也不可過於節約,捨不得吃午飯。還有要注重社交技巧,怎麼樣更禮貌對待周圍的人,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在飲食上一定要做好最充分的心理準備。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與他人溝通的能力。盡早讓孩子脫離父母過分的呵護與保護,產生一定分辨是非、明辨事理的免疫力。在出國之前有意識讓孩子多吃點「苦」,比如自己坐公共汽車上學,學會自己燒飯、自己洗衣服、自己問路、自己選購衣服和日常用品等等。

稿件來源: 出國在線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