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2億多美元的工資收入 體育明星怎樣理財

姚明在NBA將可能獲得2億多美元的工資收入,這不包括巨額的場外贊助、廣告等商業性收入。全球著名運動員每年從企業贊助中獲得高達600億美元收入,並且正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長。他們也在為自己尋求個性化的理財服務。
  
  5月21日,「中國NBA第一人」姚明憑藉其在NBA第一個賽季的出色表現,榮膺2003年勞倫斯體育獎「年度最佳新秀獎」。一些國際私人銀行也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更堅定了他們在姚明踏上NBA賽場時就已經開始的針對他個人的私人銀行服務計畫。
  
  姚明與休斯敦火箭隊簽下了為期4年、總額1780萬美元的新秀合同。新秀合同結束後,以目前姚明的球技,到2005年他很有可能成為NBA的頂尖中鋒,那時他將獲得年薪接近2000萬美元的大合同。正常情況下,類似姚明這樣的中鋒可以打到38-39歲,如果順利地在NBA度過自己的整個球員生涯,姚明的工資總收入將達到2.77億-2.97億美元。扣除個人所得稅及NBA球員基金,實際收入將在1.8億美元左右。而這個巨額收入還不包括姚明獲得的場外贊助、廣告等巨額商業性收入。原外經貿部(現已調整為商務部的一部分)跨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宇測算後說,姚明是中國最大的單個出口「商品」。
  
  為此,芝加哥大學商學院MBA章明基與芝大教授海遜格制定了「姚之隊」(TEAM YAO)未來5年雄心勃勃的計畫-將姚明打造成泰格.伍茲級的商業體育明星。2002年,泰格.伍茲的商業贊助收入超過6000萬美元,邁克爾.喬丹也有3000萬美元。
  
  在國際私人銀行盯上姚明的同時,「姚之隊」也為姚明挑選了私人銀行服務機構。瑞士信貸、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等競相參與,提供了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數十種金融工具在內的設計方案。
  
  給類似姚明的世界著名運動員提供理財服務成為私人銀行開墾的新「荒地」。這些運動員每年從企業贊助中獲得高達600億美元的收入,並且正以18%的年速度增長。
  
  瑞士銀行集團、瑞士信貸集團、荷蘭銀行集團和匯豐控股等跨國金融機構成立了獨立的業務部門,其中瑞士信貸私人銀行(CSPB)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由6人組成的體育與藝術界交易部。小型私人銀行Lombard Odier Darier Hentsch & Cie.(LODH)和 Banque Artesia (Suisse)SA也紛紛效仿。
  
  在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和道富資產管理公司(StateStreet Research & Management Co.)等美資金融機構90年代末開始成立單個小組向運動員提供理財服務後,歐洲銀行和基金經理們也開始逐步開發體育市場,聘用業內人士為銀行的諮詢顧問:瑞士信貸體育與藝術界交易部任命瑞士前奧運會冠軍Josef Zellweger為客戶經理,而瑞士銀行則把業務拓展的重任放在了該行的「體育大使」肩上-「大使」團隊包括瑞士在戴維斯杯網球賽上的決賽選手 Jakob Hlasek、德國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副主席卡爾.海因茨.魯梅尼格(Karl-Heinz Rummenigge)以及原英國足總杯冠軍得主、紐卡斯爾聯隊球星阿倫.希勒(Alan Shearer)等人。
  
  根據英國全球財富管理研究機構Scorpio Partnership的調查,歐洲大陸有8500多名運動員的可投資財產超過100萬美元。Compagnie Bancaire  Geneve SA董事Fernando Riba因此認為,體育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眾消費行業。雖然受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歐洲傳媒巨頭「基爾希」(KirchMedia GmbH)和「維旺迪環球」(Vivendi Universal)陷入困境給體育市場的發展前景抹上了一層陰影,但運動員的收入狀況仍比私人銀行的傳統客戶-跨國公司的高層管理者要好得多。
  
  同時,體育經濟的增長使得年輕的拉美足球運動員在歐洲豪門球隊的爭奪下有機會迅速暴富。過去,廣播與特許經營權的收入佔運動員總收入的15%,其餘 85%來自門票銷售與靜態廣告。現在,情況已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網球明星獲得的公司贊助已達到其比賽收入的3倍。以網壇明星庫爾尼科娃為例,從德國體育用品巨頭阿迪達斯(Adidas)和日本競技產品生產商Yonex Co. 等公司獲得的贊助收入遠遠超過她其他渠道的收入。荷蘭銀行私人客戶服務高級副總裁Eric Toelen表示,該行希望可以在體育與娛樂界的「精選」人士中獲得10億歐元的管理資產。
  
  「姚之隊」的章明基指出,考慮到職業籃球運動員的特殊身份,姚明理財方案的目的並非追求最高的投資收益率,而是追求最好的生活質量。基於上述原則, 「姚之隊」在挑選私人銀行時重點關注在同樣的風險水平上提供的回報率高低。「姚之隊」市場主管比爾.桑德斯則認為,姚明身上埋藏了大把的全球性商機,只要有足夠的耐心,一切將水到渠成。對於全球私人銀行而言,進軍中國市場,拓展私人財富管理業務同樣需要長期的投入、實踐與承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