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灣區 . 矽谷 . 亞洲人 . 美國夢(2)(組圖)

 2005-03-08 16: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早期中國勞工的苦難歷程是亞洲人在北美大陸夢想實現過程的一個縮影。儘管世界歷史上任何族裔在他鄉的立足都會遇到挫折, 但顯然亞洲人在北美的生存似乎更加艱難; 而亞洲人中的中國人所經歷的痛苦又是最深重和久遠的。這一點也同樣表現在美國的鄰國加拿大。無論加拿大人多麼強調他們在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上與美國的差別, 前往加拿大的早期中國勞工的命運卻一點也不比他們在美國的中國同胞兄弟們更強。

亞洲各國勞工彙集灣區

在中國人到來以後, 亞洲其他地區的一批批勞工也陸續加入到美國西部開發的熱潮之中。他們中有日本人、朝鮮人、菲律賓人和越南人等。這些亞洲人構成了美國西海岸最初的亞裔社區。1850年代, 一些日本人來到美國參加加利福尼亞金礦的開發。從1868年開始更多的日本人又以農業合同勞工的身份來到美國, 參與開發種植和養殖業(包括種植甘蔗、茶、水果和蔬菜, 以及養蠶和家畜等)。他們不像中國人那樣大量地集中在舊金山一帶, 而是分布在加利福尼亞和加州以外的許多地方, 甚至夏威夷和西北端的華盛頓。日本人相對比較集中的地區是加利福尼亞的金丘(Gold Hill)。當時美國西部地廣人稀, 從事種植和養殖業的外國人似乎沒有受到從事金礦開採的中國勞工所經受的那種強烈的敵視。




1920年代前後的舊金山中國城。受到美國移民政策的影響,華裔人口中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調。另外,當時類似中國城的日本城在舊金山和聖荷塞也都具有相當的規模

1882-1883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之後, 日本人取代中國人成為加利福尼亞廉價勞動力的主要來源。與日本人類似, 菲律賓人和少量朝鮮人也在美國太平洋沿岸參與種植和養殖業。但菲律賓人的情況比較特別。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的軍事衝突(史稱「美西戰爭」)結束, 原屬西班牙的菲律賓群島和關島被迫割讓給戰勝國美國。這些地方的居民隨之便成為美國的海外國民(the nationals) (但不是美國公民)。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到達北美的時間較晚。1907年最初到達美國西海岸的印度人曾根據種族特徵被美國政府劃分為白種人, 因而獲得了與當地人通婚和宣誓成為美國公民的權利。但1923年印度人又被禁止移民到美國, 已經居住在美國的印度僑民也不再享有歸化的權利。另一個亞洲族裔是越南人, 他們中的許多人在1970年代以後以政治難民的身份來自曾與美國發生過戰爭的國度越南。

1907年美國總統西奧多 • 羅斯福簽署了一項法律, 限制日本勞工進入美國的人數。同時受到該法律影響的還有菲律賓和朝鮮人。1913年加利福尼亞外國人土地法(California Alien Land Law)禁止中國人和日本人在加州擁有土地, 同時還禁止他們租用土地超過三年。這一禁令一直延續到1956年。在上個世紀的20至40年代, 美國對菲律賓人的移民政策也發生過多次的反覆。




1941年12月日本在與美國進行外交談判的同時以海空軍對夏威夷美國海軍基地發動突然襲擊,重創美軍官兵、艦隊和作戰飛機。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國公開和全面地捲入世界大戰之中。對美國的大多數亞裔而言,儘管當時沒有任何預見,但實際上這一轉機的意義是極為深遠的

1942年, 即珍珠港事件和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第二年, 美國總統福蘭克林 • 羅斯福簽署了著名的9066號總統行政命令, 將旅居加利福尼亞等地的12萬日本人和具有日本血統的人關進集中營, 當時這些人中的3/4已經是美國公民。這一事件的正義性一直存在爭論, 但它與美國對中國、印度和菲律賓人的歧視和不公正對待有著明顯的差異。

美國亞洲移民政策的轉變

鑒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情勢, 美國終於放鬆了對中國的移民禁令。然而這一變化卻極為有限:每年僅允許105個中國人移民到美國(主要是到美國與他們在美國的親屬團聚)。這的確令中國人感到羞辱。因為當時中國是美國的反法西斯同盟國, 而且許許多多旅美中國勞工的後代正在美國陸海空三軍中服役、流血甚至犧牲生命。珍珠港事件後美國立即向日本其後又向德國和義大利宣戰。據記載, 當時在美國的華人青年積極報名參軍, 有的小夥子為了入伍甚至按照中國傳統上報自己的虛歲。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在內的全美40多個州中有將近兩萬名華人子弟參加到遠赴歐洲和亞洲作戰的美軍行列之中, 他們中間有將近20%的人在海外陣亡。




這幅著名的戰爭海報也同樣感召了旅居美國的華裔青年。他們全然沒有因為父輩的淒慘經歷而逃避兵役,相反卻勇敢地走向戰爭。在歐洲戰場,華人子弟參加了美軍第三和第四步兵師的戰鬥。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華人子弟參加了美軍第六、第三十二和第七十七步兵師的作戰。在美軍中的華人甚至有婦女參戰,讓海外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是美國空軍中還曾出現過華裔女飛行員。華人不僅在美國遠征軍中服役,他們還參加到美國海岸警衛隊的行列。有資料顯示,加利福尼亞的華裔青年參戰的比例是相當高的

美國對亞洲人的歧視甚至敵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才有了一些的明顯的變化。當然, 導致加利福尼亞乃至全美亞裔境況的更大改善是在1960年代。這些值得稱讚的歷史性進步使旅美亞裔的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1965 年, 作為肯尼迪總統執政時期社會和民權改良運動的一個後果和延續, 美國國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消除種族歧視的新移民法。據此, 每年有兩萬個移民可能從亞洲各個獨立國家(當然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定居美國。1975年越南戰爭接近結束, 北越共產黨武裝攻陷西貢, 引發了第一波越南難民潮。這些到達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越南難民有不少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士, 與其後的幾批越南難民潮頗為不同。1978年和1990年, 第二、三批越南難民來到美國。1988年美國同意越南政治犯移居美國。




在國會的支持下,肯尼迪總統在其執政期間領導美國進行了一系列民權改革。1963年11月,肯尼迪在準備連任的活動中於達拉斯被謀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會改良的艱鉅和阻力。他的繼任者約翰遜完成了美國60年代龐大的社會改革計畫,使以黑人為主的美國少數族裔的民權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旅美亞裔境遇的變化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實現的

1980年美國國會通過難民法, 允許更多的外國人以難民身份居留美國。同年, 美國國會成立平反委員會(The Redress Commission)重新審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西海岸各地關押日裔民眾的問題。1983年平反委員會呼籲美國政府向被關押的日裔民眾正式道歉, 並賠償每個曾被關押的日裔倖存者兩萬美金。1988年里根總統簽署法律, 對日裔倖存者進行賠償, 但賠償因故被延遲。

自從矽谷創建初始, 就有一些亞洲專業人士介入。上個世紀60和70年代, 戰後從香港、臺灣和東南亞留學北美的華裔畢業生參加到矽谷的創業者行列之中。1970年代末, 中國政府開始向北美派出以攻讀工程技術學科為主的留學生。1980年代大陸中國留美學生的人數激增, 而且開始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學習與高科技創業相關的經濟、金融、法律、財會、管理和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專業。印度留學北美的學生數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一直呈上升趨勢。在矽谷1990年代中後期大規模發展的階段, 上述這些亞洲人中的精英分子都已經具備了專業和管理方面的學歷、經歷與經驗。亞洲人在矽谷開辦公司或工廠已經不再是奇聞。1998-1999年, 即矽谷經濟發展的頂峰時期, 華裔和印度移民在灣區經營的由風險投資資助的高科技公司佔當地同類公司總數的將近30%。

萬維(待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