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地震海嘯滿月罹難人數已近30萬

印度洋地震海嘯浩劫至1月26日屆滿一個月,路透社消息說,總計各國地震海嘯罹難人數已逼近30萬人。使得這場海嘯災難成為近百年來人類遭遇最慘重的天災;目前各國捐助已經進50億美元,但海嘯造成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破壞,使得各國災區重建仍是漫漫長路。

共同社報導,據印尼衛生部1月25日公布,印度洋地震海嘯中死亡、失蹤人數總計達22萬8,429人。根據這一消息,路透社統計的結果顯示,在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嘯發生整整一個月後,災難中各國死亡、失蹤人數總計達29萬7271人。

報導說,此次印度洋地震海嘯死亡人數刷新了有記載歷史上同類災害死亡人數的最高記錄。在此次災難中死亡、失蹤人數達30萬左右,超過了此前一直被看作是20世紀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的24萬人。

據悉,印尼衛生部公布的死亡、失蹤者中,找到遺體的死者約為9萬6,232人,失蹤人數達13萬2,197人,失蹤者中包括憑藉自身能力避難並失去聯繫的居民。亞齊地區直到上週,一天還可以從殘磚碎瓦堆中挖出3500具罹難者遺體,亞齊災難控制小組秘書長亞斯馬拉說,「還需要再花四周的時間找出所有遺體。」

救援當局說,死去的人還不是令災區政府最頭痛的,災民的安置和重建問題才是漫長而艱困的。各國政府對南亞海嘯的捐款至少50億美元,而聯合國疾呼先兌現 10億美元的部分,目前兌現了7億5900萬美元;然而,印尼和斯里蘭卡都傳出政府和叛軍在災害發生前的對立問題,影響救災的情況發生。

在災後重建部分,斯里蘭卡提出35億美元的「行動計畫」,重建該國被海嘯重創的3/4海岸線地區;印尼光是亞齊省地區,重建經費就估計要花5年40億美元;馬爾地夫損失約48億美元,該國政府表示,海嘯讓他們的發展倒退20年,向國際提出15億美元現金支援重建;

最初拒絕外援進入的印度,現在雖然也提出6億美元重建經費,但是實際費用勢必比這個高得多;相比之下較為繁榮的泰國,損失最大的是觀光業,估計災區一個月觀光收入損失就達2億5000萬美元。

海嘯對自然環境的衝擊方面,斯里蘭卡南部港市加勒有10到20公尺的海灘消失,東邊的亞魯加姆灣,海岸線往內縮了150公尺;印度的安達曼群島首府布萊爾港位移一公尺;印尼蘇門答臘島也出現位移現象;科學家也正在瞭解強震對該區海床帶來的改變,而海底珊瑚礁被巨浪和大量殘骸物受到的影響也仍待評估。

法新社報導,為了讓遭到海嘯重創的印尼亞齊省恢復和平局勢,印尼政府正準備召集高級官員組成小組,前往芬蘭與亞齊省游擊隊展開談判,同時此次地震與海嘯在亞洲地區斐傻念灸訝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