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時報:為獲得石油中國四處擴張

根據臺灣《中國時報》引述美國《華盛頓時報》獨家取得的美國防部題為「亞洲的能源未來」報告指出,中國正採取「珍珠鏈」方式,從地中海到南中國海以設立軍事基地或投射軍力方式,確保石油運輸通道不受威脅。
報告說,此舉危及在公海航行的各國船隻,而由於美中之間存在「臺灣問題」,一旦衝突爆發,勢必對美國海軍構成威脅,報告說,中國相信一旦「臺灣問題」衝突爆發,美軍將打斷中國大陸能源供應。

該報告是由美國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主導,該單位負責為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研究長期戰略趨勢。「華時」取得報告的複印本。根據報告,中國的相關部署如下:

瓜達爾:中國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建造新的海軍基地,並在該處設立電子監聽站,瓜達爾港位在巴國西南端最接近波斯灣之處,可監視從赫姆茲海峽到阿拉伯海之間的船行航行動態。

安格達旭:中國在孟加拉的吉大港建立貨櫃港,並加強和孟加拉海事關係及商業關係。

烏瑪:中國與仰光軍事政權發展密切關係,把緬甸當成中國接近麻六甲海峽的一處「衛星國」,中國大陸八成的石油船運進口需行經馬六甲海峽。

柬埔寨:二○○三年十一月,中國與柬國簽署軍事協議,柬國並協助北京興建連接中國西南方至柬國海港的鐵路。

南中國海:中國在南中國海積極加強軍力,以期能夠從內地大陸與海南島投射海、空軍力。中國最近翻修了在Woody島的機場並且加強了探油平臺裝備及海洋調查船。

泰國:中國考慮資助在克拉地峽建運河,運河預計需要兩百億美元。有了運河後,船隻就不必再經過馬六甲海峽。

── 原載《中國時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