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許小年等:經濟的軟著陸還沒有實現

經濟學家吳敬璉、許小年等昨日指出,我國經濟的軟著陸還沒有實現,特別是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很低的矛盾依然突出,粗放的、依賴投資增長的模式尚未改變,這必須通過加快改革的辦法來解決。

  吳敬璉指出,目前,許多地方都是用政府的力量來調整經濟結構,認為用政府的力量就可以使得經濟結構改善,就能夠實現經濟結構的升級。於是,許多地方都出現這樣的情況:用大量的土地資源、資金資源來支撐那些產值高、收入高的產業,當地沒有這樣的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靠大量投入資源來支撐這些產業的發展,結果很快就出現了過熱。實際上,要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出路只有一條,就是靠市場。

  他強調,當前首要的問題是加快改革,第一就是積極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過去幾年中,小的國有企業調整得比較快,但大企業不夠快,特別是在最近一兩年對於大企業是不是需要進行有進有退的調整,有人還提出了質疑,國務院和中央強調了、重申了要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鼓勵和引導非公經濟的發展。還有最重要的一項改革就是金融體制的改革,應該說在我們整個經濟體系中可能這是最薄弱的環節,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潛藏風險的環節,改革必須加快。

  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許小年指出,建國以來,我國的投資佔GDP的比重一直在上升。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進行外推,如果中國經濟保持10%的增長達到20年,投資率要超過50%。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單純依靠提高投資率提高經濟增長的模式基本上已走到盡頭。

  他進而表示,我國經濟的增長模式有其深刻的制度背景,只要政府在資源配置方面依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要素配置方面扮演主要甚至主導角色的話,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不可能改變。投資率或遲或早一定要下降,粗放的、依賴投資增長的模式或遲或早一定會改變。如果主動改變損失會小一些,如果你被動的在經濟危機、金融危機下改變則將承受非常大的損失。要改變我國經濟增長的模式,只能繼續推進經濟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加快政府在要素市場的退出。


中國證券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