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閣府:建立日中自貿區好處多

日本內閣府經濟社會綜合研究所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經過嚴密的科學推算,認為同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區對日本經濟的好處最大,每年可以提升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5%。

  為了加快同有關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步伐,確定談判的優先順序,為日本政府經濟財政諮詢會議提供決策意見,內閣府經濟社會研究所對日本有可能同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18個國家和地區的各種情況進行了嚴密的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認為單純從經濟角度來看,日本同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好處最大;而已經同日本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的新加坡和墨西哥,對日本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十分有限;而同韓國建立自貿區的好處排行第7,可提升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1%。

  日本經濟產業省下屬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相當於中國的國際貿易促進會)在這之前的調查研究結果也表明,包括香港在內,今年中日兩國的貿易總額有望超過美國,中國將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有望大大促進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經濟界人士也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國民購買力大幅提高,中國市場不斷擴大,中日兩國經濟互相依賴的程度越來越大,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是大勢所趨。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日本政府準備加快同經濟貿易關係密切的1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日本除了同新加坡、墨西哥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之外,已經同菲律賓基本達成協議,並已經同韓國、馬來西亞、泰國開始了有關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而且還開始研究同印度和智利舉行談判的相關問題。日本開始重視一直被忽略了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發展經濟貿易關係。

  儘管中國即將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日本至今還沒有將中國列入考慮同其建立自貿區的國家之內。就日本有沒有在近年內同中國就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舉行談判的打算,記者曾向前任和現任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平沼赳夫和中川昭一提問過,但遺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分析家認為,日本不願意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主要原因是,擔心經濟日益發展和不斷強大起來的中國取代日本掌握東亞地區的經濟主導權。長期以來,日本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在亞洲經濟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在亞洲經濟中的地位迅速得到提高,其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日本擔心中國以不斷增強的經濟為後盾,借同東盟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氣勢,提出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設想,進而掌握亞洲經濟的主導權。

  日本政府的經濟財政諮詢委員會將於今年1月從經濟效果的角度,重新評估同其他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的優先順序。儘管日本內閣府的研究結果再一次表明,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對日本經濟發展的作用最大,但日本政府有關方面從冷戰思維出發,這一研究結果恐怕也難以改變對華自由貿易戰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